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日本蒔繪「人間國寶」,所做漆碗讓珠峰攀登者吃上了熱食

他是日本蒔繪「人間國寶」,所做漆碗讓珠峰攀登者吃上了熱食

這是InnoTalk記錄的第079個手藝背後故事

【蒔繪】

【日本 · 室瀨和美

-瓷器在歐美被稱為China-

-而漆器則被稱為Japan-

蒔繪——日本傳統技藝瑰寶

蒔繪,簡而言之就是在漆器的外表

用大漆將各種裝飾固定

從而使生活中的漆器用具變得美輪美奐

南天蒔繪自鳴琴

這門手藝源自一千多年前的奈良時代

日本人從繩紋時代就開始收集漆樹汁液

製成的大漆強度驚人

成品過個一千幾百年的依然如剛剛上漆一般

而且防水耐酸耐鹼,是古今都少見的材料

蒔繪螺鈿箱 朱光

這門手藝實操起來步驟極多

對操作細緻度和精度的要求也極高

且不算漆器的製作工藝複雜

光是在漆器上進行蒔繪

就需要上漆、粘貼、填補縫隙

晾乾後打磨、再上一層又一層的材料

最終才能達到完美的親膚手感

蒔繪圓形盒子 思考

日本登山家三浦雄一郎先生

80歲時第三次登上珠穆朗瑪峰

為了能夠在海拔幾千米的山峰上

也能吃到熱騰騰的飯菜

(一般容器,剛盛出來就會涼掉)

使用的就是蒔繪大師室瀨和美製作的漆碗

蒔繪——讓金色變得多彩

製作蒔繪漆器,首先需要在漆器上塗上大漆

將處理好的貝殼(螺鈿)仔細粘貼

由於貝殼哪怕是同一根素材上

也能折射出不同的光芒

所以大師還特意將貝殼切斷拼接

得到層次感更豐富的圖案

GIF

完成一種材料的粘貼後

便開始接下來的步驟

GIF

使用不同粗細和純度的金粉

放在特殊的容器內均勻地灑在漆上

噠噠的響聲不絕於耳

對於室瀨先生而言無比美妙

GIF

完成了工作量驚人的蒔繪圖案之後

由於粘貼在表面的圖案之間會有縫隙

還需要室瀨先生進一步進行填補

GIF

七天後,終於晾乾

匠人用碳條將覆蓋著金色的表面打磨

得出平整光滑的表面

GIF

完成之後還要塗上黑漆,再打磨

這樣的步驟需要反覆進行三次

既不能打磨過多傷害到金粉

也不能打磨過輕倒置顏色暗淡

GIF

GIF

最後再畫上更細的金粉圖案

然後用角粉一次又一次地打磨

最終用手,細細搓勻

才完成一件小小的蒔繪作品

日本蒔繪「人間國寶」

而今年已經68歲的室瀨和美大師

正是掌握了這樣複雜精緻的技藝

被封為了日本「人間國寶」

這個稱號專門頒發給傳統技藝的守護者

並且每年都會有兩百萬日元撥款

用於支持傳統文化的傳授與發展

室瀨和美的父親就是漆藝家

從小接觸漆藝,耳濡目染

漆器那柔和親膚的手感讓他愛不釋手

這也是他日後在演講中提到

「應該讓孩子使用漆器」的原因

初中二年級的時候

患有心絞痛的父親要重操舊業

於是室瀨和美便第一次接觸到了漆器的製作

當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展覽上出現時

他與漆器的羈絆再也解不開

在漆器對他的吸引力中

父親製作漆器的姿態讓他印象尤為深刻

「面對世事一直保持平常心,

無論在怎樣的狀況下都不會慌亂。

發生什麼都悄然不動,

不焦慮,不憤怒。」

而且認為「創作者一旦有了財富,就不行了」

父親也從來不提出任何金錢上的補助請求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超人的品格

父親的身邊總是聚集著許多友人

高中二年級的時候

他終於鼓起勇氣向父親提出想學習漆藝

雖然找份工作謀生才是「正經事」

但是他仍然想傳承這門手藝

於是聽取了父親的意見進入了東京美術大學

不僅學習技藝,更深入研究其歷史

室瀨和美不僅在大學期間

師從當時的蒔繪界「人間國寶」田口善國

更由於父親的關係

頻繁拜訪漆藝大師松田權六

而兩位大師都同樣向他傳授了「三段學習法」

即「向人學習、向物品學習、向自然學習」

向人學習技藝,最多追溯三代前

而向物品學習,能夠回到八百多年前

能夠向歷史與自然學習的話

上千年的文化與技法都能瞭然於心

「人間國寶」田口善國作品

為了從過去的物品中學習

他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從事了十年以上的修復工作

而給他人生帶來轉機的則是40多歲時

先仿造後修復的三嶋大社「梅花蒔繪小箱」

從仿製到修復

一個小盒子竟然花了五年時間

為了精準地複製和修復

採用了熒光X射線檢測金粉純度和粒子形態

這800多年前的作品

竟然已經能通過金粉的純度區分顏色

表達出不同的色彩和紋樣

讓室瀨和美深刻地感受到了傳統手藝的驚人

三嶋大社收藏 梅花蒔繪小箱(仿)

金刀比羅宮·主殿天井畫復原 櫻樹木地蒔繪

身為傳統文化的傳承人

室瀨和美並不拘泥於舊式的圖案和紋樣

為了能夠讓傳統一直「流行」下去

他也十分重視對「潮流」的敏感性

「最重要的是把握這種平衡感。追求這一點並不容易,但是克服了這種困難才能夠創造讓人感動的世界。」

祐天寺講堂壁畫 祐光

蒔繪螺鈿棋盤 草創

他將自己秉持的態度稱為「不易流行」

這一概念出自俳句大師松尾芭蕉

「不易」即世易時移亦始終不改的本質

「流行」是跟隨時代不斷演變的創新

結合這兩點,才能讓傳統在演變之中

不失初心地傳承下去

蒔繪螺鈿豎琴 西遊

採集 撰文 西青

想了解更多人間國寶室瀨和美的信息,歡迎留言

原文為InnoTalk原創,轉載請留言授權

關注公眾號,還有很多有趣的靈魂與你相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noTalk文創 的精彩文章:

加州護林員:用最溫暖的鉤針昭示動物滅絕的殘酷

TAG:InnoTalk文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