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流浪漢」讓火箭重新燃奪冠希望,連哈登都「抱」他大腿!

「流浪漢」讓火箭重新燃奪冠希望,連哈登都「抱」他大腿!

從去年開始,火箭和雷霆似乎就在進行一種緊張的零和遊戲,哈登和威斯布魯克的MVP爭奪戰,延續到了季後賽的戰場。

然後今年,他們仍舊在和彼此做鬥爭。就算不是正面作戰,這兩支球隊卻維持著一種奇妙的此消彼長的狀態。

火箭在開季時是取得過優勢的,他們沒有克里斯·保羅但依舊在西區取得統治的地位,哈登為球隊帶來了源源不絕的能量,甚至幫助了卡佩拉進入到了MVP榜前10。

後來保羅歸隊,他和哈登的配合好的不像是真的,兩人就像台上馮翊綱/宋少卿一樣,進行著一種不需要言語的交流,他們用一種高球商的方式在領導球隊。更令人驚其的是,哈登找到了一種隨心所欲的切換模式,就像他當年在雷霆隊那樣,他可以讓出20分鐘的球權,自己只出全力支配15分鐘,然後依舊打出高效的成績。

靠著這種獨特的能力,他在2012年扮演著這個世紀最好的第3號球員之一。但真正了不起的是,他居然能在自己成為了聯盟前5的球員後,願意讓出自己的球權。

但他們之間仍有一些問題,保羅已經32歲了,歷史上那些偉大的後衛在這一年都會開始退化,在第一次復出的蜜月期後,他又傷了左腿,這逼使德安東尼(Mike D"Antoni)開始再次啟用「七人行」,在隨後的5場比賽哈登、阿里扎(Trevor Ariza)、戈登(Eric Gordon)場均時間都來到40分左右。

然後哈登在開始了一連串得分表演,等到了保羅回來,然後自己傷了。

現在莫雷(Daryl Morey)沒轍了,他沒辦法在承受另一名側翼也受傷,於是他打算找來一名能頂上10分鐘左右的前鋒球員。

電話打來的時候,格林(Gerald Green)六歲的兒子Jeremiah正產生很嚴重的過敏反應,因此他必須立刻趕回波士頓,他曾經為這支球隊效力過3個球季,去年也待在這。但現在,多想都只剩下淚。

但這一次,他等到了上帝給他的一個機會。

對上前東家綠軍的比賽,格林表現的很普通,他打了11分鐘,就像是那種簽下非保障合約,然後隨時都可能得飛到別的國家打球的那種球員(他的確也是)。

但是第二場對奇才他把握住了,三分球6投4中、拿到18分,儘管火箭那一場輸了,但是德安東尼很開心,他找到了能拿來當喬·強森(Joe Johnson)用的選手。

接下來三場比賽格林砍下36分,火箭拿下2勝1負的戰績,輸的那一場是敗給勇士。

如果是在童話里,故事已經結束了。但這裡是NBA,無數球員們的碎夢大道。

如果我們仔細看連敗期間的火箭,會發現進攻端並不是火箭失速的真正原因,他們的外線燃料配給是沒有問題的。他們是一支勝在戰略的球隊。

他們進攻只在籃下和三分出手,防守也只守籃下和三分,就是說他們是一支完全打算用外線和你正面對決的球隊,可是只要有哈登這樣的球員在,他們總是能夠保證打出漂亮的交換比,就算和勇士也是一樣的。

那麼,真正困擾他們的是什麼呢?卡佩拉缺陣後,他們只能讓塔克頂禁區,這傢伙的身高還沒科比高呢。

如此這樣干是要學勇士用格林來小頂大,可是火箭在包夾和輪轉方面的能力並沒有勇士那麼好,只要一個交代不清,塔克的護框能力不太可能可以擋下衝鋒中的對方後衛,如此很容易就會造成防線的崩潰,他們在連敗期間場均失分超過120分,就是明證。

他們現在進攻端場均轟下115.2,仍是僅次於勇士而以,但每一場要丟107.1,則排在聯盟第20。在年底吞下三連敗之時,塔克和安德森正負值為-58,他們內線就像乳酪蛋糕一樣可口。

但這個缺口實際上是很難用交易來修補的,首先防守很重要的一個要素是默契,一個完全不了解球隊防守策略和隊友習性的選手來,能為球隊帶來多少防守能量,恐怕值得商榷。

其次,換上來得球員,還要確保不會影響他們外線的戰術體系運行,要真有這種即插即用的極品,早就被人給簽下了,哪還輪的到現在給你救急呢?

所以,簽下格林其實只是一個權宜之計,他只需要在那些主力回歸之前分擔掉一些時數,不要讓其他人因為出賽時間太長而累倒,這就行了。

格林的表現事實上也沒有我們看到的這麼棒,他的正負值是-16。打的很好,但遠不是能讓火箭起死回生的主。他目前為止的球權使用率(USG)是21%,在隊中排第4,僅次於哈登、保羅、戈登,德安東尼讓他這麼打,有這麼點去年威廉斯的意思。

另外格林有201的身高,這讓他在打小陣容上的靈活性就高,對抗起來也不吃虧,第3節和勇士對飆時,火箭當時場上的五人是:塔克、布萊克( Tarik Black)、韋伯(Briante Weber)、保羅、格林。

但就僅僅是這樣了。

保羅、哈登還有火箭,他們自千禧年以來的眼淚哀愁,絕不可能靠一位生涯待過8支球隊的浪人來終結。

但是,我們仍然能從此之中,看到一些積極的東西。

德州是個殘酷的地區,除了馬刺之外,其實火箭也是一直維持季後賽強隊的水準。但他們永遠不是最頂尖的那一個。姚麥時代,他們擁有兩位聯盟前20的球星,不過當時他們的副手都難堪大任,浪人傑克森,永遠令人失望的霍華德,他們能給予兩位球星的援助實在是比范甘迪的頭髮都少。

麥迪在他05-07的這段時間,場均數據大約是25+6+5.5+1.5;姚明則是22+10+2。與之相比,科比02年場均25+5.5+5.5+1.5,奧尼爾27+10+3+2。姚明數據不如奧尼爾,但也僅是差了一級,科比和麥迪則幾乎不分軒輊。

然而,後者拿了三座冠軍,前者從未過首輪。

2015年西區季後賽首輪,保羅第7戰腿筋拉傷,但他隨後復出,然後用一條腿「推」進那計打板絕殺;格里芬成為史上唯一一位系列賽打出24分13籃板7助攻的球員,給了GDP馬刺最沉重的一擊。

在對火箭的系列賽,他們在保羅缺席前兩戰的情況下,依舊取得1:3的領先,第6戰一度領先到20分。

然後他們就吞下3連敗被淘汰了。

2017年西區季後賽第2輪,哈登正面擊敗他的MVP的競爭者—威斯布魯克(Russell Westbrook),場均33.2、7助攻、6.4籃板;戈登、威廉斯在季後賽的高光集錦,狠狠抽了那些媒體一記耳光,用實際表現說明了誰才是這個賽季的最有價值球員。

在對馬刺的系列賽,他們一度戰成2:2,天王山之戰,倫納德(Kawhi Leonard)受傷退場,情勢看起來對哈登和火箭大好。

然後,哈登被將近40歲的吉諾比利(Manu Ginobili)蓋掉追平三分,接著第6戰徹底神遊,火箭提前放假。

這些事件難道全部都是巧合嗎?難道姚麥真的一生沒有得到過好幫手嗎?難道保羅真的是代表所有傳統後衛的宿命、註定一生無法作為主力奪冠?難道哈登真的一到季後賽就跳針嗎?

如果姚明沒有左腳的傷勢、如果麥迪沒有背傷,如果他們兩人能健健康康的在09-10這兩個賽季的其中一個出賽,那麼他們可能有機會突破湖人。

火箭史密斯(Josh Smith)、布魯爾(Corey Brewer)兩人生涯三分命中率還不足三成,但他們在第7戰的最後12分鐘,卻一次用光了他們此生的手氣。如果他們其中一人「正常發揮」,那保羅肯定是能踏進西決的地板。

我們可以說只要運氣再好一些,那麼上述的主角們就幾乎確定會有不同的生涯、不同的評價和高出現在許多的生涯榮譽積累。

時運不濟,似乎真是這樣。

然而,若我們只從05年開始看,科比和麥迪這兩人所享有的資源是相同的。

那年奧尼爾剛離開湖人,那年麥迪加入了火箭,兩人回到同一起跑線。甚至,前三年科比的隊友要更差不少,但他同樣打進季後賽。

08年加索(Pau Gasol)來了,但火箭也有了巴蒂爾(Shane Battier)、阿爾斯通(Rafer Alston)、海耶斯(Chuck Hayes)、斯科拉(Luis Scola)等人的加入。然而那時麥迪的背就被消耗殆盡了,他沒能等到自己球隊最好的時候,這是問題的癥結點。

14-15賽季是青黃不接的一年,熱火馬刺在連續三年的磨損後,不可避免地離開了爭霸的舞台,不得不說勇士那一年奪冠之路上是順遂許多的。馬刺被快艇做掉、雷霆杜蘭特受傷、快艇又被火箭給逆轉,騎士連傷兩員大將。

難道不是因為他們拿到了最佳成績,所以才能佔有全部主場優勢,並好整以暇的等待對手嗎?難道不是科爾(Steve Kerr)堅持用他的團隊哲學,保護了庫里(Stephen Curry)易受傷的腳踝嗎?

我們還可以繼續說,馬刺05年等到了OK失和,07年等到了小牛被黑八、14年等到了伊巴卡(Serge Ibaka)受傷。但他們全是靠漁翁之便嗎?

難道他們的成功不是因為他們長年保持著雄霸聯盟的實力?

難道他們的成功不是因為以鄧肯、帕克(Tony Parker)、吉諾比利三人為核心的這支球隊已經再一起打球很久,並建立了牢不可破的默契和革命情感?

難道不是帕波維奇(Gregg Popovich)用最科學的方式領導他的球隊,從不讓球隊最重要的資產過於操勞的努力?

難道不是馬刺眾將對於職業道德的堅持,日復一日的進行枯燥罰味的隊內訓練,使的球隊總是能展現出高人一等的戰力?

難道不是管理層在數據和球探體系上的多年耕耘,讓他們總是能用開天眼的方式撿到別人看不到的珍珠?

事實上就是,成功者總是能等到開花結果的機會,最好的球員和球隊隊總是能拿到相稱的歷史地位。

這些球隊等到

,隨時準備好要上場展現自己的實力。

而格林在這一段時間,再次為我們證明了這一點。

一個31歲、過去以體能著稱的球員,能重新加入一支球隊,是很不容易的。

如果不是他在太陽時期曾經單季砍進200顆三分,、如果不是他去年季後賽在休息室展現一個老將所能帶來的經驗和能量、如果不是他將自己狀態保持在高峰,能一上場就做出貢獻,那他現在可能仍失業著。

但就在兩天前,火箭決定給他一張保障合約了。

「這有點艱難,但是堅強的人才能走到最後。」在波士頓的比賽結束後,格林這麼說。在之後的5場比賽,他投進了33顆三分球。

機會難道不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球客 的精彩文章:

TAG:懂球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