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洪啟樂:腦波交流 「重啟」視聽神經

洪啟樂:腦波交流 「重啟」視聽神經

《羅博報告》一月刊封面

本期媒體策展人:洪啟樂

本期媒體策展人洪啟樂以新媒體作品《腦波交流》為靈感,結合凱迪拉克CT6汽車,設計本期《羅博報告》專屬封面。

何為「媒體策展」:《羅博報告》以雜誌外衣為媒介,打破設計與藝術邊界,呈現獨一無二的藝術形態。「媒體策展」項目自創刊之初便啟動,每期邀請一位藝術家擔任策展人。

凱迪拉克CT6汽車強調獨立與個性,用顛覆感官的體驗詮釋新美式風範。藝術家洪啟樂追求獨特與創新,以振聾發聵的藝術現場「重啟」觀眾視聽神經。二者的相遇,成就了本期《羅博報告》令人驚艷的藝術封面。

洪啟樂,藝術家,電子音樂人。廠牌Bwave創始人,新媒體藝術現場Pixel? Echo發起人,組織者。

洪啟樂

《羅博報告》2017 Best of the Best 「致敬臻榜」美好生活方式盛典開始於一場激動人心的聲、光、電藝術盛宴。打造這場視聽盛宴的其中一位藝術家是洪啟樂。現場寬大屏幕上,炫目的影像跟隨電子音樂的起伏而跳動著,在節奏中幻化出一幅幅奇妙的景象,不斷衝擊著我們的視覺和聽覺神經。這不過是洪啟樂藝術現場作品《腦波交流》的冰山一角。

洪啟樂 今日.ZIP未來展 參展作品:腦波交流

洪啟樂 今日.ZIP未來展 參展作品:腦波交流

洪啟樂 今日.ZIP未來展 參展作品:腦波交流

洪啟樂 今日.ZIP未來展 參展作品:腦波交流

《腦波交流》在今日美術館完整呈現時,影像無縫流動在四面牆壁以及地面之上,觀賞者被全方位包裹於聲光幻影之中,獲得更加震撼的沉浸式體驗。《羅博報告》本期封面策展畫面,正是藝術家截取自作品中的一個瞬間。濃烈的色彩蜿蜒噴薄,如風、如海、如火,彷彿訴說著凱迪拉克 CT6 汽車縱橫馳騁、信馬由韁之風範。車身躍然封面之上,如同跨越了沙漠、丘陵、都市斑馬線的時光隧道幻化的二維空間,駛向廣闊的碧海藍天。凱迪拉克和藝術家洪啟樂如是這般通過「腦波」完成了一次火花四溢的「交流」。

《腦波交流》的創作靈感從何而來?洪啟樂給出了他的答案 :「人與人之間最難的是溝通,最容易發生的事是誤讀。但是人的想像力又如此的無窮盡。當文字和語言限制我們表達的時候,就需要進化我們自身的溝通『裝備』。理想的狀態應該就是『腦波交流』了吧——無須言語和文字,當心意相通,情感相連,一個眼神、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洪啟樂 演出現場

他還告訴我們,作品以分形的形式呈現,是因為這種形式更加趨近複雜系統的真實屬性與狀態。「我們的大腦和思維可說是已知最複雜的『計算機』,思維方式跟分形一樣環環相扣,連綿不絕。我們不但能創造數學的美感,也可以呈現藝術的美。」

作為一位視聽藝術現場創作者,洪啟樂的《日常的平行世界》、《HUMAN VOICE》、《蟲洞穿越》、《粗音計劃》等作品曾在全國多地震撼呈現,與中央美術學院、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今日美術館等藝術機構均有過密切合作。但他的另一個重要身份是電子音樂人。

上海當量1862·HBC當代藝術展 - 開幕專場表演,LED裝置:UFO

上海當量1862·HBC當代藝術展 - 開幕專場表演,LED裝置:UFO

上海當量1862·HBC當代藝術展 - 開幕專場表演,LED裝置:UFO

上海當量1862·HBC當代藝術展 - 開幕專場表演,LED裝置:UFO

2006 年 8 月,洪啟樂和兩個朋友在福州共同發起並創辦了廠牌 Bwave,如今發展運營於北京,主要從事唱片出版、演出策劃等。Bwave 自由游弋於電子音樂、硬體噪音、環境音樂、極簡主義、器樂演奏、聲音藝術、即興音樂等各種音樂風格之中,出版了 20 多張唱片,舉辦了數十場現場活動,足跡遍布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福州、廈門、長春、青島等地。

洪啟樂 唱片 - 引力圖 2017

洪啟樂 唱片 - PIXEL3 2017 綠色

洪啟樂 唱片 - PIXEL3 2017 藍色

「我個人現在主要以電子音樂、視聽藝術(Audio Visual)的創作為主。」洪啟樂介紹說,「同時我也組織策劃新媒體藝術的落地項目 :Pixel Echo。」

Pixel Echo 是有關聲音、音樂和影像的現場系列演出,也是國內唯一每月都會發聲的視聽藝術現場(audiovisual performance)。演出聚焦於電子音樂、聲音視覺藝術、舞蹈與裝置藝術以及其他創造性的藝術形式。每一次的現場表演依據不同的建築空間、場地條件進行了許多有意義的嘗試,對相關跨領域的知識交流起到了積極作用,並逐漸在國內獲得了廣泛關注。

洪啟樂 - pixel echo 今日.ZIP未來展 格式大廳現場

洪啟樂 - pixel echo 今日.ZIP未來展 格式大廳現場

洪啟樂 - pixel echo 今日.ZIP未來展 格式大廳現場

從單純的聲音藝術到如今的視聽現場,洪啟樂笑言可能是因為自己好奇心太強,所以一直都不是個「專註」的人。「多元的形式、自由方式和對未知的探索是我創作的動力,我願意在這樣一個數字信息的時代去做盡量多的嘗試。形式不重要,腦袋裡的想法才是最好玩的。」他一直對具有設計感、強調結構性的東西感興趣。

在他看來,現實社會信息過載,人們無法觸及信息的真實樣貌,於是他「更願意去表現一個架空的世界,與現實生活平行的自我世界」,因為這從創作上能給他更自由的想像空間。

洪啟樂 - 像素矩陣 pixel matrix洪啟樂+毛嗡嗡 現場,矩陣裝置:錢弘霖

洪啟樂 - 像素矩陣 pixel matrix洪啟樂+毛嗡嗡 現場,矩陣裝置:錢弘霖

科技的發展為藝術創作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互聯網的發展又加速了作品的傳播。這讓洪啟樂對藝術的新未來抱持樂觀的態度。如今,他的創作重心逐漸往影像裝置方向偏移,一些新作的概念正在逐步完善中,而由他策劃的新媒體視聽藝術節將在春節後鳴鑼。洪啟樂和他的 Pixel Echo 也在開啟更新的未來。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博報告 的精彩文章:

TAG:羅博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