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盛世,如您所願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盛世,如您所願

他一輩子喜愛讀書,年少時就立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他為新中國的建設嘔心瀝血,為爭取國際地位鞠躬盡瘁。他將一生奉獻給祖國,最後化作祖國的一部分。他就是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

如今,山河猶在,國泰民安。

這盛世,如您所願。

2018年1月8日,

周總理逝世42周年,我們永遠懷念您!

周總理一輩子喜愛讀書,讀書也是他成為一代偉人的基礎,他「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豪言,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少年。下面,湘圖君為大家分享幾個關於周總理愛讀書的片段。

1

讀的第一本書是《西遊記》

1946年9月,周恩來在南京雞鳴寺里曾三次接受美國著名作家沃爾特·李勃曼的採訪。周恩來對李勃曼說:「我小時候在私塾念書。從8歲到10歲我已開始讀小說。我讀的第一部小說是《西遊記》,後來又讀了《鏡花緣》、《水滸傳》和《紅樓夢》。」

在周恩來牙牙學語不久,嗣母陳氏就超前地教他認字了。後來,陳氏又怕兒子到院子里和別的孩子戲耍時有閃失,乾脆把周恩來關在房中,直到能上家塾館時為止。幼兒認字久了,難免會覺得枯燥和倦怠,陳氏便利用自己廣博的閱歷和豐富的知識為兒子講故事、說笑話,以提高周恩來辨明是非的能力。

可以說,周恩來是先聽陳氏母親講述《西遊記》,而後再讀《西遊記》的。

2

10歲就開始讀《醒世恆言》

1908年夏天,周恩來隨嗣母陳氏來到了其娘家寶應陳家。周恩來到寶應陳家後就提出到陳家塾館讀書。陳式周是周恩來的表哥,比他大16歲。陳式周的國文造詣很深,曾是清末秀才。

經過表兄弟倆親切交談後,陳式周感覺他這位小表弟已經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礎,甚至對時局、政治都已有他獨到的見解,遂謙虛地說:「我的家塾館只收一些啟蒙學生,哪能教你呢?你還是到我的書房看書吧。」就這樣,周恩來成了表哥陳式周書房的常客。

在陳家書房裡,周恩來先讀了明朝末年馮夢龍纂輯的《醒世恆言》,後來又讀了《天雨花》和《西廂記》等文學書籍,還閱讀了《繡像施公案傳》(也叫《施公案》)等書。周恩來記憶超群,他讀了這些書不僅能記得書中情節、故事,還熟知書中人物的行為舉止和性格特徵。

3

讀書為他種下了革命的種子

1908年的冬天,周恩來和他的兩個弟弟一起到龔家塾館寄讀。負責人龔蔭蓀是周恩來的表舅,對他們進行簡單的面試後,只同意周恩來一個人在龔家讀書。

龔蔭蓀是個追隨孫中山的革命黨人,家裡藏有大量進步書刊和報紙,一直秘不示人。但龔蔭蓀見周恩來好學上進,談吐脫俗,又能博聞強記,十分喜歡他。不僅允許他在家塾館寄讀,還破例允許周恩來進書房讀書。

在龔家書房,周恩來第一次讀到了《今日中華》等進步報紙,也先後讀到了嚴復的《天演論》和鄒容的《革命軍》。這是清末兩本重要的宣傳革命和推翻清王朝的書籍。《天演論》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號召民眾起來救亡圖存,「與天爭勝」。《革命軍》主張建立獨立、自主的「中華共和國」。《革命軍》、《天演論》是周恩來少年所讀書籍中對他影響非常大的兩本書。

1952年秋天,周恩來在上海會見時任華東幼兒園保育員的表姐龔志如時還深情地說:「表舅(指龔志如的父親龔蔭蓀)是我政治上的啟蒙老師,你們龔家塾館的周先生是我文化上的啟蒙老師。」

4

跟從名師,學習傳統文化

1910年春,周恩來來到瀋陽東關模範學校學習,學校有一位學識淵博、思想進步的高老師,周恩來入學後經過和高老師的一段時間的接觸以及相互的了解,高老師感到周恩來是個懂事明理、人小志大的孩子,是他「執教以來碰到的最好學生」。

高老師後來回憶,當年他在課堂上講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英勇事迹時,課堂上靜得連一根針落地都能聽到。當時他看到坐在前排的周恩來淚流滿面,悲憤填膺。這使高老師對周恩來更多了一層的看重。

為了加深周恩來對中國歷史與現實的理解,高老師將自己的《史記》、《離騷》、《漢書》、《後漢書》等統統向周恩來「開放」,允許他讀,允許他帶回家。

5

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在瀋陽東關模範學校上學的一天,魏校長親自為學生上修身課,魏校長講到精彩年突然停頓下來,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請問為什麼讀書?」

教室里靜靜的,沒有一個學生回答。魏校長指定了幾個學生回答,所得的答案令他不滿意。最後,周恩來站起身來,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來非常鄭重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魏校長沒有想到,竟然有這樣出眾的學生,非常高興。他示意讓周恩來坐下,然後對大家說:「有志者,當效周生啊!」意思是說,有志氣的青年,都要向周恩來學習啊!

6

讀《旅順口》後,修改了部分策略

1950年1月10日,周恩來乘專列前往蘇聯,臨出發前,他特意帶上一本當時名噪一時的長篇歷史小說《旅順口》。可是,周恩來剛看了一半就說:「《旅順口》是一本壞書。作者斯捷潘諾夫完全站在反動的沙皇統治階級立場上,竭力美化、宣揚沙俄的侵華戰爭。」說完之後,周恩來還自言自語地說:「這樣的書居然獲得斯大林文學獎?」

1955年蘇軍從我國旅順撤走時,赫魯曉夫對周恩來提出在旅順建蘇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城裡建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紀念碑,還提出要建當年沙俄打下旅順口的兩座方尖紀念碑和沙俄海軍中將馬卡洛夫銅像。周恩來經過思考,同意蘇方建二次大戰時打敗日本關東軍的兩組建築,而對蘇方想建的方尖碑和馬卡洛夫銅像給予了堅決的否定。

可以說,周恩來對沙俄當年侵佔我國旅順口,而《旅順口》卻醜化中國人,宣揚侵略那一套的顛倒是非做法早已刻骨銘心。周恩來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他不會因為新中國剛從廢墟上誕生、處處有求於當時的蘇聯「老大哥」而向蘇方屈服。

7

為了遵守圖書館規定,冒雨到館看書

1960年8月的一天,暴雨狂瀉。周恩來想看世界地圖以了解出訪相關國家的情況,就讓衛士給圖書館打電話,想借一本《世界地圖》和其他有關圖書。圖書館的管理員不知道這是周恩來總理要用的書,就公事公辦地說:「你要的這幾本書只能到閱覽室來看,不能外借。」

周總理為不破壞圖書館不外借的規定,捲起褲腳,撐著雨傘,來到了圖書館。周恩來即請管理員將《世界地圖》等幾本參考書找給他看看。當管理員把這幾本書捧到這位要書人的面前時,這才發現竟是周總理,連忙不好意思的到歉。

周恩來笑著回答她:「沒有章程制度辦不好事。我為了看書,淋點雨、走點路根本不算什麼。」說完,周恩來就翻開書,坐在桌旁認真地翻看起來。

當年送您的十里長街

今日已是十里繁華

雄獅已醒 復興在即

願以吾輩之青春

護衛這盛世之中華

編輯:湘圖君

綜合自:中國共產黨新聞、人民日報、新華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這位世界上最著名的90後,從這裡出發,改變了世界

TAG:湖南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