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體世界與現實人生

三體世界與現實人生

最近在看《三體》,感覺這確實是中國科幻作家最好的小說之一。小說從廣袤的宇宙時空著眼,給出了宇宙社會學的兩條公理: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第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其實,仔細分析,這兩條所謂的宇宙公理依然沒有跳出地球文明的思維框架。從地球人類的發展史看,文明的腳步越來越快,這無疑於藉助了科技的力量,但無論這些力量多麼強大,都是以對自然資源的瘋狂掠奪開始的。掠奪的始作俑者都是人,從來都不認為可孔子的「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天性是自私和充滿慾望的,這一點和自然界的所有動物沒有區別。相反,人的性善也許只有在通過後天的教育和社會實踐獲得,因此,「性相近,習相遠」倒是挺符合人的特點。當充滿自私慾望的自然人成為社會人之後,也就分出了每個人心目中的好人和壞人。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這無疑是正確的。可現實世界中,這種生存需要往往是通過不文明不道德的手段獲得的,無論是人類社會還是自然界,第一需要的生存一代都是在弱肉強食中實現的,從整個意義上說,沒有什麼文明與不文明之分。同理,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物質總量保持不變。這個公理隱含的意思是:一個社會的文明要向前發展,必然要消耗資源,而物質總量保持不變,資源是有限的,一個群體獲得資源就意味著另一個群體將失去獲得資源的機會,這無疑是一種「零和遊戲」。於是,很多時候,這種增長和擴張需要掠奪來實現,不管是向同類掠奪還是想自然界掠奪。很多時候,掠奪從來都是佔有支配地位的種群的最優選擇。不論人類社會還是自然界,甚至外星文明也是如此。

將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動物相提並論,似乎會有不同的聲音。人是地球的主宰者,是高智慧的生物,怎麼能和低級動物相提並論呢?《三體》給了人們答案:「生物的自然進化要產生明顯的效果需要至少兩萬年左右的時間,而人類文明只有五千年歷史,現代技術文明只有二百年歷史,現在研究現代科學的只有原始人的大腦。」甭說宇宙,就是銀河系也有100億年的歷史,與這個年齡相比,人類幾萬年的生命周期簡直可以忽略不計。如果真的存在更高維度更高級智慧生物的文明社會,用宇宙的時間計算,人類在這些文明面前真的像《三體》中所說:蟲子——而且是尚未開化的蟲子。它們看地球人類,與人類看螞蟻世界的秩序沒什麼區別。

既然人尚處在這麼幼稚的階段,那麼自然界的一切生存法則在人類生活都是適用的,這裡面當然包括動物界維持生存弱肉強食的善與惡的法則。不同的是,自然界的善與惡是一種生存本能,而人類社會的善與惡則是在有意識支配下的行為。人之所以有時候比動物更惡,是因為有了思維的人類能夠將惡發揮到極致。

作為科幻小說,《三體》可以隨意發揮想像的空間。然而它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天的現實社會。人性的惡讓當時的人們對這個社會失去了最後的耐心,期望通過毀滅這個世界來解脫煉獄般的痛苦,包括人類選擇終極威懾的極端行為,三體世界對地球人類弱肉強食的奴役,無疑都是現實世界惡性暴露的真實寫照。現實社會中的人類又能比小說中的「惡」好多少?即使人類的腳步邁入文明門檻之後,也出現了納粹對猶太人的殘暴屠殺,日本人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罄竹難書的罪行,這些都是弱肉強食的原始動物基因在文明社會的迴光返照。

所有智慧生物都會面臨著宇宙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的問題,因此,資源的掠奪會成為所有集團或獨裁者的選擇。在生存面前,「一個人被推崇為救世主與被推上斷頭台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都沒有選擇」,大到國家小到團隊和個人。人從直立行走並解決了溫飽之後,慾望也隨之擴張和發展,恨不能佔有地球的全部資源。這種貪得無厭的慾望,讓人們理解了為什麼利益集團總是無休止的攫取社會財富,為什麼揮霍無度的貪官擁有幾輩子花不完的錢財仍不滿足……

現在這個社會喜歡談信年,談價值觀。誠然,人不能沒有信念,但是在沒有解決資源合理分配之前,侈談信念和價值觀顯然沒有意義。在沒有解決社會分配不公和貧富差距的情況下,漂亮的詞句都是蒼白無力的,畢竟人類尚處在蟲子階段,崇高同樣是初級的。

生命的誕生依賴於大自然超出想像的精巧,保證生命誕生的各項宇宙參數哪怕有幾億億分之一的誤差都不可能實現。這種精巧讓人們懷疑真的有上帝存在,因為依靠人的力量完不成這個無與倫比的偉大壯舉。畢竟文明的發展和擴張,需要無數次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偉大是需要時間沉澱和實踐歷練的,人們永遠只能接近真理而沒有人能夠窮盡真理。

說這個觀點的目的,是提醒人類擁有權力的人不要把自己看成主宰者,打扮成救世主。號稱掌握了宇宙真理的鑫胖在超自然的力量面前,也是不堪一擊的。——地球人都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軍戰士007 的精彩文章:

TAG:海軍戰士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