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FLIPPED DAILY-漢語和英語的區別

FLIPPED DAILY-漢語和英語的區別

08

星期一

2018年01月

漢語和英語,是當今使用人數最多的兩種語言,也是人類語言系統的兩個極端,本文就來對比一下。

一日一簽

漢語和英語

漢語是象形文字,現在的簡體字可能不是很直觀,因為簡體字是通過繁體字進一步抽象出來的。漢字是直接取材於真實世界中的事或物,通過它們的形象或意義,一次或多次抽象出來的符號。

英語是字母文字,每個字母有固定發音。使用英語的人,是通過一件物品的發音,然後通過英文字母拼出這個音,組成一個單詞。那麼這個單詞就代表這個物品。

所以,漢語和英語的本質不同,就是二者的抽象方法不同。一個抽象出物體的樣子。一個抽象出物體的發音。

所以,漢語世界中,對同一個字,不同地區的人讀法不一樣。比如「車」字,普通話讀che,粵語讀ce,我的家鄉話讀ca(客家話)。在中國的古代,字是全華夏地區共用的,發音卻在各個地區大相徑庭。普通話是從國民黨時代開始統一約束的,也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五四運動的時候,很多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要求廢除漢語,改用拉丁字母語言,也就是現在的漢語拼音。開國以後,一開始毛主席主張完全改用漢語拼音,後來又有人主張漢語和拼音都要學,最終拼音成了我們學習漢語的一個輔助工具。

而在英語世界中,英語其實是拉丁字母體系語言中的一種。各個地區對各個事務的發音肯定也是不同的,拉丁世界發明文字都是通過發音創造的,所以各個地區對同一個事物使用的文字也是不同的。比如說車,英語是car,德語是- auto,法語是Voiture,漢語拼音是che。所以學英語的小孩子,看到陌生單詞,把它讀出來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為文字本身就隱含了發音信息。但是,千萬不要以為他一定能默寫出來,因為同一個發音有很多潛在的拼法,英語只是其中的一個標準拼法。

在中國歷史上,總是能分裂以後再度統一,而歐洲一直是分裂狀態。一方面跟統治者有關,中國的最高統治者就是皇帝,既受命於天又把持朝政;歐洲的最高統治者是天主教皇,不主持具體的朝政,但是任何世俗政權都拿他沒辦法。所以教皇沒必要去統一全歐洲,因為全歐洲都信奉天主教,國王也沒辦法去統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中國古代文字是統一的,而歐洲的文字是不統一的。所以中國人統一起來比較容易。這也是為什麼古代中國比歐洲繁榮的原因。

漢語拼音為什麼不能成為一個推廣到全中國的獨立拉丁字母系語言呢?正是因為漢語不是從發音起源的,而是通過事物的外表或意義起源的。所以,漢語的發音有很多歧義,比如說che,就是好多字:「車」,「扯」,「撤」,「徹」……要消除這些歧義,必須根據上下文來消除。而如果廢除漢字,改用拼音的話,外表和意義的抽象信息也消失了。學過資訊理論的人都知道,丟失了信息,就必須通過冗餘來還原信息。所以學習漢語拼音將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而英語和其他拉丁字母系語言的發音天然沒有歧義,學習起來就很簡單。

所以,對世界有一定認知並且會說英語的孩子,學習英語是很容易的。而對世界有一定認知並且會說普通話的孩子,學習漢語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漢字並沒有直接映射到發音。這也就是我們小學學習語文的時候要藉助拉丁字母系的拼音的原因。

漢語和英語還有一個重大的區別就是編碼方法的區別。英文字母只有26個,所有的單詞都是由這26個字母排列組合而成。而常用漢字就有五六千個,漢語的詞語是幾千上萬個字排列組合而成。所以,漢語的記憶量比英語的記憶量大很多很多。當然,如果是一個中國小孩學英語,他的記憶量和學習漢語相差無幾,因為他事先不知道真實事物和英語發音的關聯,他的記憶對象就變成了幾千個單詞而不是26個字母。所以做中國小孩是非常辛苦的。

但是,我們的漢語的表達能力比英語表達能力可強了很多,也可以說是表達的意義複雜了很多,效率很高。我們可以用漢語寫出很美很美的詩,用漢語創造出很多很多很美的名詞,比如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這些詩詞蘊含了很大量的信息,用英語來表達一定會很冗長,每句發音長度不可能相等,讀起來也不可能朗朗上口。但是因為這種複雜性,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漢語文化的推廣。比如,很多中國的電影,只有中國人才看得懂,這種電影在國際上是不可能有票房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