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宋朝之後為啥越來越弱?

歷史上宋朝之後為啥越來越弱?

感謝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喜歡的話加個關注哦!小編會持續更新大家喜歡的內容,希望大家支持小編哦!

北宋之後卻屢屢被動挨打甚至最後悲慘亡國呢?

這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網上追溯這些原因的文章很多,但是大多是只見冰山一角、林中一木,不能談及最根本的問題,對於這種大歷史事件,單純的去找某一個人或者某一件事的原因,都是不能概括整體事件走向的內部發展規律的。

對於這種大周期的歷史事件,我們必須站在更高的角度,從千年的時間跨度上、從最深層次的民族文化上進行剖析,才能有所見地。

本文我們將從兩個大方向上的原因深入地剖析:誰才是神州陸沉地罪魁禍首?

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從戰國到秦到漢再到三國,無論華夏內部打得再激烈,面對關外的蠻夷游牧軍事力量,總是能分分鐘胖揍對方教做人,相關案例在海佑講史之前很多文章裡面有提到,比如秦朝蒙恬大軍出擊北方蠻族,漢朝衛青、霍去病、班超等等名將,三國時期曹操一夜之間可以滅了西域不小的一個國家。

在對外強硬的這些表現後面,有著中國人一脈相承的「華夷之辯」思想,我們打是自己兄弟打架爭家產,而蠻夷入侵則是外人想要破門而入搶家產,自然槍口一致對外。

除此之外,當時的武將勛貴集團還是朝堂的核心勢力,並沒有在後面「以文治武」的模式下被欺負得那麼慘,武將可以放心自主帶兵打仗,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結果自然也就更好。

除了上面這些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但是一直被大家忽略的原因,那就是雙方之間的武器代差。

華夏民族從上古時代,就率先走出採集游牧時代,進入農耕時代,被解放的生產力大大的促進了人口的增長,社會的物質富餘也足夠養起一定數量的「有閑階級」,這些「有閑階級」平時就會思索家國大事、自然科技,於是產生了很多思想著作和生產技術,比如夏朝就有了易經和指導人們種田的24節氣,商朝就有了青銅器冶煉技術。

我國商周時期青銅器 — 西周妊簋

到了東周戰國時期,由於各國之間戰亂不斷,大大促進了冶煉技術的發展,我國青銅器的冶煉技術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那個時代,產出了2000多年後的今天依然寒光閃閃的越王勾踐劍,以及當時名動天下的秦國弓弩,還有很多著名的鑄劍師。

越王勾踐劍

可是當時中國周邊的游牧民族過得依舊是茹毛飲血的生活,沒有成型的社會生產體系,更遑論青銅器生產、連弩等當時的「高新科技」了。

這就使得中原王朝的軍隊與游牧民族的軍隊之間存在「武器代差」,到了漢朝時,冶鐵技術的出現與發展,更是拉大了這種代差,在對外戰爭中,漢朝是成績最好的朝代。

衛青、霍去病掃蕩匈奴王庭,班超三十六騎平西域諸國,李陵僅憑5000步卒就可以和匈奴8萬對抗五天五夜,還傷亡對方一萬多人。這些成績,放到後來的宋朝、明朝,簡直想都不敢想。

因為到了宋朝、明朝時,雙方這種「武器代差」經過千年的發展,已經漸漸被抹平了,更甚的是,宋明被僵化的理學思想綁架,文官集團打壓控制軍隊,也使得軍隊的戰鬥力大不如前。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些道理在幾千年前就在我們的祖先身上印證過,只不過那個時候是我們打別人,清末民國是別人打我們。

秦漢時期,我國的冶金技術極為發達,而包括匈奴在內的西北游牧民族金屬武器很少、質量也很差,根本經不起對砍。

當時我們的軍隊去打匈奴,就像後來晚清時期西方列強打我們一樣,兩者之間都存在武器代差。漢軍的箭是銅箭頭或者鐵箭頭,而匈奴騎兵的箭則很少有鐵箭頭,主要是用木料削尖的箭頭,這樣的箭頭很難穿透漢軍配備的皮質盔甲。而相反的,漢軍的鐵箭頭,想要穿透匈奴的皮革盔甲,卻輕而易舉。

此外,漢軍的弓弩在關鍵部位也是銅鐵所鑄,精確度和射程也遠非匈奴可比。秦漢時期我國軍隊弓弩的機芯不僅是金屬製成,而且已經成了標準件,可以在不同的弩架之間互換。

兵馬俑中出土的秦國弓弩

在這種情況下,當時漢朝軍隊打匈奴軍隊就像一群狼進攻一群羊,漢軍不僅有尖利的武器,還有厚實的盔甲。

司馬遷在史記裡面就有記載,西域之地人「不知鑄鐵器」。西漢末年,大將軍陳湯遠征2000多里,擒斬匈奴單于,立下蓋世奇功。後來回到長安做官,有次皇帝問他:前線有部隊跟烏孫國的軍隊打仗,戰鬥很激烈,我們該不該派兵支援?

陳湯當時就說:「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何者?兵刃樸鈍,弓弩不利。今聞頗得漢巧,然猶三而當一。」

這就是典故「一漢敵五胡」的來歷,不過,這句話也同時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當時中原王朝對比游牧民族也就是關外蠻夷們,有著壓倒性優勢的原因,先進的武器製造技術就是其中極大的緣由。

那麼,在後來的時間裡,就算過了一千多年,到了宋朝,到了明朝,我國科學技術依舊是領先世界,更是領先周圍蠻夷的,為什麼那個時候打不贏它們呢?這就牽扯到下面這個原因了。

二、腐朽的理學集團掌權後外行指導內行

在秦漢之際,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戰爭都比較多,東周戰國時期打內戰,兩漢時期對外戰爭。這使得朝廷的主導力量都是武將勛貴集團,那個時候最大的官職都是大將軍、大司馬,兩者都擁有不小的軍權,就算是宰相,很多也是像諸葛亮這樣總攬軍政大權的。

當時的大將軍,甚至還能擁有自己的幕府養家臣,這在後來是不可想像的。

自兩漢以後的四百年來,中原幾乎就是在混戰中度過的,三國、魏晉、五胡亂華一路打下來,到了隋朝,蠻夷們打得差不多了,就統一了。

這個地方需要講一點,對於五胡亂華、蒙元滅宋、滿清滅明的那幾段歷史,我們的教科書都被別有用心的人寫成是「民族大融合」。其實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真的是民族大融合嗎?

其實並不是,我們漢族是這個世界上血統最純正的民族,這一點在上篇文章中已經講過。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講究華夷之辨,是不會輕易跟異族人通婚的。

那麼「民族大融合」真正的歷史真相是什麼呢?那就是那些蠻夷少數民族都被打沒了,他們人本來就少,長達幾百年的戰爭,他們的男丁,早就消耗光了。最後剩一些女眷,被漢族娶媳婦兒比較困難的男性所吸收。注意,是「吸收」,不是融合,遑論中國這個自古以來的父系社會,就算是蠻夷們那麼一點人口,也不能叫「融合」啊,融合是要兩方對等才叫融合,像歷史上的這三次事件,只能叫吸收,被我們漢族所吸收,然後他們就獲得中國人的編製了。

談不上融合。

好了我們言歸正傳,在之前一直有仗打的時候,武將們得到重用,所以力量就一直在增長,到了唐朝時,力量增長到了天下一統的程度,所以中華迎來了一個強盛的一大一統時代。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建立在強大軍事力量上的唐朝,繁華很快就落幕了,武將力量得不到抑制,最後爆發安史之亂。

其實對於武將力量失衡的問題,當權者一直在想辦法解決。科舉就是這種問題催生的解決辦法,特別是經過武則天推廣以後,大批底層的讀書人開始進入權力中心。

從魏晉南北朝延續下來的士族門閥制度漸漸土崩瓦解,到了宋朝時,科舉取士已經完完全全成了主流。而且經過兩個大一統王朝,內部的治理顯得更加重要,於是通過科舉進入政治的士人們越來越重要。

太極圖給我們傳遞的,除了陰陽互生的思想以外,更重要的陰陽的相互平衡的思想。對於國與國之間,國家內部之間,這種平衡顯得尤為重要。國與國之間失去了平衡,就會引發戰爭,國家內部失去了平衡,就會引發動亂。

隨著科舉士人的進入,他們漸漸掌握了權力的重心,在政權之後,文官集團的那雙手就漸漸伸向了兵權。由於宋朝本來就是建立在黃袍加身上面,歷代皇帝都對武官集團比較忌憚,這樣的忌憚加速了文官集團的權力泛濫,最後形成了以文抑武的局面。

蒙古族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受宋朝所賜。由於以文抑武的政治體制,宋朝在對蒙古的戰爭上節節敗退,一旦戰敗,就大量割地賠款。我們都知道,自古以來,西北少數民族的生產力就比較低下,而中原王朝物產富饒,生產力水平高。

但是在以前,中原王朝都能抵擋蠻夷的進攻,蠻夷們進攻中原王朝也不是閑的,而是為了來搶東西,也就是掠奪,以供自己發展。

現在有了宋朝這個富得流油的軟柿子,北方的游牧民族們,缺什麼就去搶一搶。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是被宋朝供養著,大量的物資糧食,被他們使用軍事力量掠走。

游牧民族的劣勢就在於物資稀缺,現在有一個富饒的中原給他們提供物資了,於是他們的崛起速度自然成指數級別增長。最後滅掉南宋,橫掃歐亞大陸,深層原因便在於此。

南宋滅亡以後,蒙古不到一個世紀就倒了,而且南宋以後,蒙古再也沒崛起過。因為歷史上只有這麼一個南宋,所以也就只有這麼一個蒙古帝國,蒙古帝國,在其強大武力的背後,其實它就是一個寄生於中原王朝身上的寄生物。宿主死了,寄生物自然也跟著消亡了。

這群文官集團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最後發展成了阻礙社會進步的理學士大夫集團,喊出「存天理,滅人慾」的口號,人為天地所生,人慾即是天理,這個時候的士大夫們,已經步入了腐朽墮落的死胡同。

理學士大夫集團們的極致,就是後來明朝的東林黨,這群唯恐天下不亂的傢伙,滿清來了跪得比誰都快,禍國殃民遺恨千古。

自宋以降,以文抑武,外行指導內行,導致中華帝國戰鬥力下降嚴重,最後付出滅國的慘痛代價,這是值得深刻反省的。

雖說國滅,但是文化一直在悠遠傳承,孟子說:「五百年有王者興」,從明朝土木堡之變到新中國成立,剛好500年,古人誠不我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現在這把火越燒越旺,就要燒遍全世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