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區塊鏈和比特幣:華爾街入局、ICOs爆發增長、山寨幣興起、區塊鏈發展空間更大

2017年區塊鏈和比特幣:華爾街入局、ICOs爆發增長、山寨幣興起、區塊鏈發展空間更大


自從匿名人士(或匿名組織)中本聰提出名為比特幣的P2P電子現金系統以來,已經過去了近十年時間。

雖然最初虛擬貨幣的概念僅在極客、程序員、自由主義者和計算機朋克等少數圈子中流行,但2017年,虛擬貨幣及其相關技術開始走向主流。

同樣在2017年,我們不再是僅僅聽說比特幣和去中心化的概念,而是切身地看到了它如何改變世界。大眾開始意識到,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事情,實際上只是資料庫中的記錄而已。想一想,我們的名字、公民信息、銀行賬戶、車輛登記證、房產證、結婚證、公民權益、法律、法庭案卷,等等,都只是資料庫中的數據而已。

一些權威公司和機構在管理著這些資料庫,以保證安全性和完整性。然而我們為什麼信任這些權威的公司和機構呢?我們不知道。我們終於開始質疑「需要有人來看管我們的數據」這個大前提了。人們越來越相信去中心化的世界是這個問題的最終答案,這個思想,也終於在2017年得到發展,並成為主流思想之一。

當然,過去的一年是瘋狂的,因為加密貨幣展現的價值和發展狀態完全超出預期。在短短365天中,虛擬貨幣世界發生了如此多的事情,讓我們在這篇文章中一同回顧過去一年比特幣、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的瘋狂發展。

區塊鏈>比特幣

「區塊鏈在做一件事:利用數學證明來取代第三方信任機構。」——?Adam Draper

隨著比特幣大熱,驅動並且使它真正去中心化的技術——區塊鏈,也大受關注,世界各國政府和大公司開始研究和應用這項技術。印度的維沙卡帕特南已經和瑞典的初創公司Chromaway合作,利用區塊鏈進行土地財產記錄,以避免房產詐騙和腐敗。

像IBM和微軟這樣的科技巨頭也啟動了分散式賬本技術的相關項目,在2018年還將加大投入。IBM與Stellar(Stellar Lumens虛擬貨幣的母公司)聯手推出全球首個跨境支付區塊鏈網路,提升跨境支付速度並降低手續費;IBM還啟動了和雀巢、聯合利華等食品業巨頭的合作,利用區塊鏈技術監測和保障食品安全。從食品鏈到供應鏈,區塊鏈正在將每一個鏈條去中心化。

點評:區塊鏈大於比特幣本身。比特幣推動了區塊鏈的發展,但從未來趨勢上看,區塊鏈的發展空間更大。

華爾街的加入

「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比特幣,而是它使用的技術和思維擾亂了華爾街和其他行業。」——Patrick M. Byrne

即使是曾經看輕弱化比特幣的華爾街和其他金融機構,也開始理解並研究加密貨幣的重要價值。在2017年底,我們看到了CBOE和CME推出比特幣期貨Bitcoin Futures,任何人都能買漲或者買空比特幣,而無需進行比特幣的買賣。這是比特幣的一大勝利,因為人們不再止步於警惕它的投機性,而是開始建立比特幣監管體系。明年,甚至納斯達克也可能在交易所中推出這類期貨,屆時,我們將有望看到比特幣ETFs。

另一方面,銀行開始使用比特幣進行記錄的防篡改保存。在印度,SBI(印度國家銀行)和其他27家銀行聯手推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系統,來自行管理KYC協議;美國運通和英國桑坦德銀行與區塊鏈網路Ripple合作,啟動實時跨境支付項目。

到目前為止,所有的大型機構和公司都大力發展區塊鏈技術,在投入和重視程度上與專營於區塊鏈的公司不相伯仲,他們的技術即將趕上區塊鏈公司,這是2017年的趨勢之一。

點評:曾經因為波動性和不穩定性而輕視加密貨幣的公司,大多承認了區塊鏈的優勢並投入研究。

山寨幣的興起

「風箏頂著風高飛,而不是順著風。」——溫斯頓·丘吉爾

coinmarketcap.com(展示各個加密貨幣價格、市值、趨勢圖等相關內容的網站)的數據告訴我們,已經出現了將近1400種電子貨幣。然而,一個更重要的事實是:儘管比特幣是最早出現的,也是最重要的加密貨幣,但它的重要性正在降低。

2017年初,比特幣在加密貨幣市場的份額佔到了90%,但現在已經下降了47%,在估值上也呈現類似的下降。儘管比特幣的價格從2017年1月1日的963美金上漲到峰值的20000美金——幾乎上漲了2000%,但某些其他貨幣有著更加爆炸性的增長。

以以太坊為例,從今年年初每枚8.26美元的價格,上漲到800美元。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我們看到的,已經是第二代和第三代虛擬貨幣,它們的目標已不再局限於存儲價值,這就引出了將要談到的下一點。

點評:比特幣不再是唯一的巨量貨幣,儘管它仍佔據最大的市場份額,但其他貨幣也不容忽視。是時候關注「山寨幣」了。

ICOs的爆發增長

「賺錢即藝術,工作即藝術,好生意即最棒的藝術。」——安迪·沃霍爾。

ICOs是山寨IPOs出現的一個詞,但它的前身TGE(Token Generation Event)可不是個新詞。今年,ICOs募集了超過30億美元的資金(數據來自Coindesk』s ICO Tracker),這完全打亂了傳統VC公司的投資思維。不同於其他形容融資的最有趣一點是,ICOs允許任何公司通過發行代幣從投資者那裡募得資金,即使這家公司沒有任何實體產品。

可以預期的是,儘管一些項目確實價值數百萬美金,但也存在大量騙局;此外,和任何淘金熱一樣,許多投機資金和非理性投資已經進入了加密市場。值得慶幸的是,隨著監管和防範意識的提高,在2018年,ICOs騙局和無腦投資的情況會大幅減少。

ICOs還給非區塊鏈公司提供了新的融資方式。比如即時通信應用Kik,推出了它自己的名為Kin的代幣。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可以預見未來會出現一些脆弱但去中心化的金融生態系統。

點評:2017年,ICOs幫助公司融資上億美元;2018年,成功融資的一部分公司將依靠它們的優質產品維持資金鏈、存活下來,而另一些將會破產。

政府和監管機構的壓制

「政府的首要職責是保護人民,而不是犧牲人民。」——羅納德·威爾遜·里根

你知道愛沙尼亞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行加密貨幣的國家嗎?作為電子居住計劃的一部分,這個命名為Estcoins的加密貨幣,將允許公民有他們自己的電子身份證;而白俄羅斯不僅承認了加密貨幣的合法地位,還免除了加密貨幣未來五年的稅收;日本也已經支持合法的加密貨幣交易。

不過,不是每個國家都對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採取這樣的積極態度。在2017年6月份,中國成為了第一個禁止ICOs和加密貨幣交易的國家;美國的SEC(證券交易委員會)也對ICOs發出過正式警告;印度政府繼續對虛擬貨幣持中立態度,只是建議謹慎投資並且聲明任何損失都由投資者自己承擔,目前還無法判斷印度是否會將虛擬貨幣合法化。

點評:儘管各個國家對加密貨幣的態度不甚相同:一些國家張開雙臂擁抱新世界,一些國家以保護投資者的名義明確禁止,一些國家仍在觀望。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沒有一個國家忽視了加密貨幣可能帶來的巨大破壞性和不確定性。

黑客成倍增加

「垃圾箱為黑客提供了重要信息:姓名、電話號碼、公司機密。」——Kevin Mitnick

理論上,加密貨幣是十分安全的,但前提是,不要把你的貨幣存在交易所。過去我們很少聽到黑客實例,但2017年,黑客攻擊成為了普遍現象。主要的交易所比如Bitfinix、NiceHash和Youbit被黑客竊取數百萬美元。可悲的是,即使錢包也不安全,主流的錢包提供商Parity被竊取了兩次!在Parity的代碼里有一處關鍵bug,導致悲劇兩次上演。據估計,在2017年,黑客總共竊取近5億美元!

勒索者也開始使用加密貨幣。2017年5月,WannaCry病毒在Windows筆記本上廣泛傳播,以修復病毒為條件,黑客向受害者勒索價值300到500美金不等的比特幣。

點評:儘管區塊鏈技術本身是十分安全的,但在2017年,黑客在各個交易環節中,竊取了上千萬美元。「把你的私人鑰匙當做生命一樣重視」這個建議永遠是奏效的。

分叉還是不分叉

「每個團隊都會有分歧和爭論,但只要沒有分崩離析,爭吵就只會讓團隊更強大。」——Ken Wallace

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的一個最大成就是一致的授權交易機制。但如果社區在某些事情上意見不一致怎麼辦?這就是分叉之所以存在的基礎:虛擬社區分化出不同的路徑(或者區塊),也就是創造了另一種邏輯相似但更好用的虛擬貨幣。

隨著比特幣的關注度飆升,每秒7次交易的吞吐量顯然不過低,而同時交易費用卻越來越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起初,不同的利益代表方希望利用Segwit2X達成交易一致性。但在一些人將比特幣分叉,創造出有更大的區塊、更高運算效率的比特幣現金後,關於Segwit2X的討論就銷聲匿跡了。

當然,2017年並不是分叉技術元年,但分叉卻在2017年發展壯大,尤其是考慮到比特幣網路已經被交易阻塞了。我們還看到了名為黃金分叉的比特幣分叉在近期緩解了比特幣需求,甚至在2017年12月25日,比特幣上帝這種分叉方式剛剛被提出。分叉這一趨勢將在2018年延續下去,並且可能出現比比特幣數量更多的衍生貨幣,EtherZero(旨在分叉以太坊)預計會在2018年1月10日推出。

點評:2017年,比特幣幾乎一直在被分叉。2018年,分叉的趨勢會延續下去,我們能看到更多的分叉,以及更多衍生的虛擬貨幣。

結語

2018年,區塊鏈將對世界有怎樣的影響?

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但有一件事是明確的:區塊鏈和比特幣將一直發展下去,總有一天會真正的改變世界。

對陌生人比對熟人更信任,這還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

我們終於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我們能真誠地、基於統一原則的合作,我們就不需要權威告訴我們該做什麼和不該做什麼。

來源:玩幣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