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回顧2017輝煌成就,開啟2018全新征程!

回顧2017輝煌成就,開啟2018全新征程!

轉眼間,時光的齒輪轉入了嶄新的一年。在這辭舊迎新之際,中國航天基金會向辛苦了一年的航天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關心和支持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和基金會建設的社會各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全國人民致以節日的祝福!

2017年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1周年,也是實施「十三五」規劃中重要的一年,中國航天人一次又一次向太空挺近,完成了一個又一個航天壯舉,在九天之上傲嬌地鐫刻下中國印記。今天,讓我們一起展開這張讓國人驕傲、世界尊重的「航天成績單」,回顧2017年,中國航天人那些激動人心的時刻,開啟2018年新的征程!

2017年中國航天「開門紅」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點火發射 張文軍 攝

2017年1月5日23時1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二號發射升空。中國航天2017年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二號,是我國新一代大容量通信廣播試驗衛星,主要用於衛星通信、數據傳輸等業務,並開展多頻段、寬頻高速率數據傳輸試驗驗證。

國內首次商業發射任務成功

▲成功發射吉林一號靈巧視頻03星

2017年1月9日12時1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三顆衛星發射升空,實現一箭三星發射。這也是「快舟一號甲」的首次飛行任務。本次任務由國內第一家商業航天發射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牽頭組織,這也是國內首次商業發射任務。

高景一號衛星發布首批影像

高景一號01組兩顆衛星於2016年12月28日11點23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截至2017年1月10日,已完成衛星姿態軌道調整,地面系統已成功接收處理了全球範圍內的15軌1241景影像,標誌著我國首個完全自主研製的0.5米高解析度商業遙感衛星星座正式具備運營能力,現將首批影像向社會發布。

風雲四號首批圖像與數據發布

衛星獲取的首批圖像1:南極地區渦旋監測圖

衛星獲取的首批圖像2: 青藏高原監測圖

2017年2月27日,國防科工局、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了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獲取的首批圖像與數據。此舉表明,風雲四號衛星與地面應用系統協調匹配、工作正常,標誌著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成功實現了升級換代。

「天鯤一號」新技術試驗衛星發射升空

▲「天鯤」與旭日同升

2017年3月3日7時53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開拓二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鯤一號」新技術試驗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天鯤一號」新技術試驗衛星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獨立自主研製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首顆衛星,它的發射成功使航天科工自主擁有了一型高功能密度小型敏捷衛星平台,拓展了我國小型低軌通用衛星平台型譜。

實踐十三號衛星心成功發射升空

▲實踐十三號衛星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

2017年4月12日19時04分 ,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迄今通信容量最大的寬頻衛星,也是國內首個應用電推進技術的衛星,同時也是東方紅三號B平台全配置首發星,設計壽命15年,創下國內通信衛星技術的多個「首次」,將使我國通信衛星能力實現重大跨越。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成功

▲搭載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點火發射

2017年4月20日19時41分,搭載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在我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約596秒後,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於4月27日成功完成與天宮二號的首次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

2017年9月12日23時58分,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順利完成了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試驗。

2017年9月22日18時左右,天舟一號在完成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及後續拓展試驗後受控離軌再入大氣層。

天舟一號飛行任務,是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的收官之戰,對於空間站工程後續任務順利實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天舟一號任務的圓滿成功,突破和檢驗了空間站貨物補給、推進劑在軌補加、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為我國空間站研製建設和運營管理積累了重要經驗。 這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勝利完成,也正式宣告中國航天邁進「空間站時代」。

發射首顆X射線空間天文衛星"慧眼"

▲我國成功發射首顆硬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

2017年6月15日11時0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顆X射線空間天文衛星「慧眼」。同時,這次發射還搭載了國內外3顆小衛星。

北京時間10月16日22點,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宣布,首次探測到雙中子星併合引力波事件。這是人類第一次探測到雙中子星併合引力波事件,並同時探測到引力波及其電磁對應體,也就是說第一次既「聽」到了引力波,又「看」到了電磁波,也就是光。中國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望遠鏡在引力波事件發生時成功監測了引力波源所在的天區,參與監測首個引力波電磁對應體。

遙感三十號01組衛星發射升空

▲遙感三十號01組衛星發射升空

2017年9月29日12時2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1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遙感三十號衛星採用多星組網模式,主要用於開展電磁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

委內瑞拉遙感衛星二號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2017年10月9日12時13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將委內瑞拉遙感衛星二號(VRSS-2)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委內瑞拉遙感衛星二號又名蘇克雷衛星,委遙二號衛星,是我國向委內瑞拉出口的第二顆遙感衛星,也是我國向委內瑞拉出口的第三顆衛星。

FAST取得首批成果

2017年10月10日,中科院科學傳播局和國家天文台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取得的首批成果。FAST望遠鏡已探測到數十個優質脈衝星候選體,其中6顆脈衝星已通過國際認證。這是我國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新脈衝星,也是中國人首次用自己的望遠鏡發現新脈衝星。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的新時代

▲北京時間11月5日19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二十四、二十五顆北斗導航衛星。

北京時間11月5日19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二十四、二十五顆北斗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第一、二顆組網衛星,開啟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的新時代。

自此我國迎來新一輪北斗組網衛星高密度發射。2018年前後,將發射18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2020年左右,將完成30多顆組網衛星發射,實現全球服務能力。

風雲三號D星發射成功

2017年11月15日2點35分,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風雲三號D星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的托舉下順利升空,發射成功。

風雲三號氣象衛星作為我國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已分別於2008年、2010年和2013年成功發射了風雲三號A星、B星和C星三顆。作為下午星,風雲三號D星將與此前發射成功的風雲三號C星開展全球對地組網觀測,我國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的遙感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

「吉林一號」視頻04、05、06星成功發射

2017年11月21日12時50分,由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吉林一號」視頻04、05、06星在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入軌。距離發射成功僅僅9個小時便下傳了首幅影像。

▲墨爾本 06星 視頻

「吉林一號」視頻衛星(04星、05星、06星)主要開展高空間解析度視頻成像技術應用,將逐步完善增強星座觀測能力,促進遙感行業應用、商業市場推廣。

遙感三十號02組衛星發射升空

▲遙感三十號02組衛星成功發射 新華社發 楊中州 攝

2017年11月25日2時1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遙感三十號02組衛星採用多星組網模式,主要用於開展電磁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

「悟空」衛星獲得世界上最精確的高能電子宇宙線能譜

「悟空」衛星在軌運行的前530天共採集了約28億顆高能宇宙射線,其中包含約150萬顆25GeV以上的電子宇宙射線。基於這些數據科研人員成功獲取了目前國際上精度最高的電子宇宙射線探測結果。該成果於2017年11月30日(北京時間)在Nature雜誌在線發表。

陸地勘查衛星一號發射升空

2017年12月3日12時11分,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陸地勘查衛星一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該星主要用於開展陸地資源遙感勘查。

阿爾及利亞一號通信衛星發射

12月11日0時40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阿爾及利亞一號通信衛星發射升空。這是阿爾及利亞的第一顆通信衛星,也是中阿兩國在航天領域的首個合作項目。

阿星採用東方紅四號衛星平台,發射質量為5225千克,服務壽命為15年。阿星一號衛星共有33路轉發器,主要用於阿爾及利亞的廣播電視、應急通信、遠程教育、電子政務、企業通信、寬頻接入和星基導航增強服務等領域。

▲長二丁火箭成功發射陸地勘查衛星二號(李聖成 攝)


▲ 長二丙火箭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03組衛星(楊中洲 攝)

12月26日3點44分,有「金牌火箭」美譽的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近3個月來第三次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起飛,托舉遙感三十號03組衛星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

遙感三十號03組衛星由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抓總研製,採用多星組網模式,主要用於開展電磁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

至此,中國航天2017年最後一次宇航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開啟新征程,共築航天夢!嶄新的2018年已經開啟,中國航天事業也將開啟新的輝煌篇章。中國航天基金會將與關心、支持航天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一起,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再立新功!

中國航天基金會已與眾多企業達成戰略合作

如有合作意向,請直接在微信留言

或聯繫合作郵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航天基金會 的精彩文章:

「胖五」重出征、「嫦娥」再登月:2018年一幕幕航天大戲令人期待!

TAG:中國航天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