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家氣功三成丹法

道家氣功三成丹法

一、小成法

小成法,功法簡單,易學易煉,具體包含如下諸法。

1.安爐立鼎法。煉丹者先要正其爐,爐為鼎之外垣,指人身而言。爐分八門,指目耳口鼻,是為視聽吐納之關,,橐龠辟闔之戶,運動各取其宜。常固守之,勿使形色滋味八邪六賤傷於內真,這就叫做安爐。齋戒入室,擇日俟時,背陰向陽,閉目而坐,握固冥心,開闢爐門,以運火候,修鍊藥物,這既為立鼎。爐安鼎立,方可煉功。

2.天童不老法:每日幾起,以舌頭攬口中津液,咽入腹中,接著呵氣。以左右手搓其臉。久而行之,皺少紅多,此即「天童不老」。

3.聚火還元法:戌亥(午後九時左右)之間,閉口咽氣,下搐膀胱而上起,微收其腹,定意不亂,於是內觀存想,使心火下降,外腎之火入,兩火相合於下田,此為聚火還元法」。

4.放火鍊形法:旦起,蟠膝正坐,以左右手上摩臉面,漱津咽液,呵氣,叩齒,以瀉心中積氣而集神,繼而俯身伸縮,其手足如挽弓張弩。於是經絡通暢,氣血無滯,此為「放火鍊形法」。

5.配合陰陽法:或因時候寒熱,忽有疾病,則以鼻引其氣,其氣入至九分以咽。斷氣勿使往來,嘆目冥心,存三放七,始治其疾,則想其疾之所在,氣急則難止矣,故當開口徐放焉,而勿盡疾。如未愈也,則再作之,及於三五,未有不愈者也。此即「配合陰陽法」。

二、中成法

在練好小成法的基礎上,可進一步練中成法,具體包括肘後飛金晶、玉液鍊形、金液鍊形、焚身、內觀、存想、觀心,觀天、觀鼻諸法。

1.肘後飛金晶:子時在靜室中披衣正坐,兩手握固,兩腿盤膝,胸略挺,頭向前俯,意守腹部丹田,微動腰部。內視尾閭穴,自覺一股熱氣從丹田入尾閭,湧向夾脊關。此時慎勿開關,覺得脊背甚熱時,頭向後仰,始慢饅放氣過關,熱氣便沿督脈至腦後玉枕關,此時腦後熱極氣壯,勿輕開此關,待熱脹氣減,始慢慢放精氣入關以補泥丸腦海。是為「還梢補腦」之道,鍾離權叫作「肘後飛金晶」。因為子時,肺之精華併入腎中而成「金晶」。

2.玉液鍊形法:於辰已之時,靜坐絕思慮,以舌拄牙縫,雙收臉頰(作鼓腮動作),待津唾滿口,便將津唾咽下,以氣送至中丹田,意想津唾隨經絡而入於四肢百脈。練此功百日,則可使「肌如玉」,「顏如嬰」矣。

3.金液鍊形法:於子時靜坐,掩耳,閉息,意想腎氣經尾閭上升,一幢三關(尾閭、夾脊、玉枕),入於頭頂,再入上齶,化為金液流入口中,即有清涼甘美之感,然後咽入腹中,意想金液流向四肢,以壯形體。

4.焚身法:獨居靜室,散發披衣,吸氣宜少,閉氣片刻再遲遲呼氣。默想臍下有一火輪,其大如斗,須臾火起,火光萬道護罩全身,於是陰邪不敢進犯二虛寒體質的人可練此功,若屬陽盛火體者則不宜。

5.小河車法:入靜,瞑目意想,顛倒五行,使腎水(虎).上升,心火(龍)下降,龍虎交媾于丹田而生「黃芽」之氣,如此周而復始,是為「小河車」。

6.大河車法:精氣自尾閭(下關),經督脈,過夾脊(中關),上玉枕(上關),人泥丸(上丹田),再由泥丸,過鵲橋,經任脈,入黃庭(中丹田),到氣海(下丹田)。如終任替循環,如河車之運轉,故稱「大河車」。

7.紫河車:在小河車的基礎上,進一步烹煉,添汞(心液之中正陽之氣),抽鉛(腎藏之中的元陽之氣),鉛自後抽(同肘後飛金晶功法),汞自中降,以中田還下田而養丹胎。子時(一陽生時),意念五臟元氣朝中元(會聚中丹田),午時(一陰生時),意念五臟之液朝下元(下丹田).再以意領三陽之氣(腎之元陽、心之正陽、五臟氣液化生之陽),自尾閭,沿督脈直入內院(上元、泥丸宮),化成紫金丹。煉成紫金丹後,有如火龍湧起,金光萬道罩全身,玉樹亭立,鮮葩燦爛蓋形體。這便是上乘功夫的「紫河車」的效驗。

中成法尚有內觀法、觀心法、觀鼻法等,目的是引導入靜,功夫簡單,故不贊述。

三、大成法

大成法,是道家追求的理想境界,即所謂成天仙之法。鍾離權,呂洞賓雖有「神仙」之稱,這個就得悟道了。

文章 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一派道家養生 的精彩文章:

TAG:正一派道家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