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呂思勉談三國歷史:十分里倒有八九分是我們現在不知道的

呂思勉談三國歷史:十分里倒有八九分是我們現在不知道的

後人讀歷史,往往有這樣的疑問:那些所謂的密謀是如何記錄下來的?假使兩個人密謀反叛,依著常理,斷不能有第三人在場拿筆記錄,但待到後來當事人失敗被誅,密謀時的言行舉止卻能被流傳地繪聲繪色,這真是很詭異。

個人揣測,原因有二:一是當事人自己說的,二是後人腦補的。當事人自己說的情形也有多種情況,成功了的自不必說,公布出來也無妨,失敗了的則可能是他本人覺得如此驚天秘計若不傳於後人,那自己的一世英名就得不到傳頌,這屬於人之將死其言也真,但更大的可能是當事人受不了嚴刑拷打,直接招了的,這也情有可原。但實際上這種情形在整個歷史中佔多大比例呢?其實很少很少,那麼大部分故事就應該屬於第二種情形了,後人腦補的。腦補的故事,說好聽點,是根據現存的證據,依著當事人的性格以及常理推斷,細節可能稍有不同,但事實當無大礙,說難聽點,就是胡編亂造而已,水平高的,他編的故事就圓滿,水平差的,那故事就毫無邏輯可言。

以上一段廢話是讀呂思勉先生的《三國史話》有感。接下來談談這本書,字不多,但內容很豐富,是三國題材難得一見的好書。

為什麼編這本書?就是為了讓人們知道不管是正史、野史、別史、雜史,還是什麼史,它們都不是很準確,甚至是謬誤的,因著《三國演義》在我國婦孺皆知,所以以這個時期的歷史為例談談人們讀史時的謬誤,是呂先生的初衷。

三國時代,是人們最熟悉的,就此加以講論,自然最為相宜。——呂思勉

呂先生認為以史為鑒是個偽命題,為什麼這麼說呢?一來因為歷史無從知曉,只要你不是當事人,你就不知道他做這件事之前心裡考慮了多少事,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也是個偽命題,因為當局者的環境,旁觀者總不能盡知,旁觀者想的事情少,總會認為這樣簡單的事情都決定不了,豈不是迷了?但實際上旁觀者只看到一兩個方面,而當局者要考慮的是三四個方面,因為下決定的是他,後果也是要他承擔,他斷不能像旁觀者那樣草草決定。

假如一個人對付一個問題要顧到三方面,而旁觀者只知道兩方面,那在旁觀者看來,這個問題自然要好對付得多。在當局者,還要多顧全一方面,旁觀者所主張的方法,他就決不能採用。在旁觀者看來,他的手段就很不高明,而要說他是一個迷者了。——呂思勉

二來歷史哪有重複的故事?或多或少,總有詫異,若總以為這件事辦得好,就拿來當模板,那件事沒辦好,就拿來當反例,這樣辦事遲早要出大問題。

所以呂先生認為歷史上的情形,十分里倒有八九分是我們現在不知道的,只有那些太完備、太顯著的情形,後人才能知其大略,但話說回來,真要這樣,就沒有歷史了,呂先生也不走極端,他認為研究歷史的趣味就在於在很小的範圍之內,撥雲見日,找到一點點事實的真相,那就很知足了。

既然是《三國史話》,而且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來講歷史,呂先生開炮了!這裡試舉兩例,一是赤壁之戰前,劉備被曹操追擊,從樊城一路跑到襄陽,當時的劉備帶著數十萬百姓,行軍速度緩慢,被曹兵追上,他想入襄陽一避,奈何劉琮禁閉城門,不讓他進,此時一位喚做魏延的大將很是氣憤,他大呼:「劉使君乃仁德之人,今為救民而來投,何得相拒?」他打開城門,欲把劉備放進來,另外一位喚做文聘的大將認為魏延太放肆 ,與其爭鬥了起來。據著《三國志·先主傳》的記載,當時諸葛亮勸劉備趁機攻入襄陽,取劉琮代之,劉備說:「吾不忍也。」呂思勉認為劉備的這句話未必確實,而諸葛亮也不大可能出這樣的主意,因為按當時的情形,攻破襄陽的確很容易,但攻破之後又能怎樣呢?轉瞬之間,曹操的大軍就來了,拿什麼來抵擋呢?

另一例則是關於小霸王孫策的,在曹操與袁紹相持之際,孫策欲襲許都,關於出兵的因由,《三國演義》中寫的是僅僅因為郭嘉幾句嘲諷而已:

使者曰:「曹操甚懼主公;其帳下謀士,亦俱敬服;惟有郭嘉不服。」策曰:「郭嘉曾有何說?」使者不敢言。策怒,固問之。使者只得從實告曰:「郭嘉曾對曹操言主公不足懼也:輕而無備,性急少謀,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於小人之手。」 策聞言,大怒曰:「匹夫安敢料吾!吾誓取許昌!」遂不待瘡愈,便欲商議出兵。——《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

《三國志》的記載則與此有所不同,大意是說孫策趁曹操與袁紹對峙,他表明上與曹操結盟,實際上想找個機會襲擊許都,目的則是迎回獻帝。呂先生認為這兩種說法都不甚確實,他認為根本沒有襲擊許都這回事,因為首先曹操善於用兵,雖和袁紹相持,但後方不可能沒有防備,而且江東離著許東,距離很遠,孫策又不是傻子,他難道不會事先揣摩下自己的能力嗎?另外,迎了獻帝,除了能得罪曹操,又有何用?如此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以孫策的智商,他是肯定不會做的。

呂思勉先生評價三國的很多人物,多與《三國演義》甚至《三國志》相反,比如他說張松、法正,那都是賣主求榮之徒,魏武帝曹操,不僅光明磊落,而且公忠體國,他和諸葛亮一樣,是有著封建社會傳統道德的人,而司馬懿則完全相反,封建社會的道德,到了司馬氏那裡,則完全淪落了。舉這幾個例子,想說明的是,本書里的三國與大家平常所知道的三國有很大的不同,這就是作者的意圖,不要盲目相信歷史,因為古時候的情形,十分里倒有八九分是我們現在不知道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夜思學 的精彩文章:

此人守城一絕,令諸葛亮無計可施,後人評價堪比墨翟

TAG:靜夜思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