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鋼珠迷宮-破界BAZAAR150周年時尚藝術大展上海站

鋼珠迷宮-破界BAZAAR150周年時尚藝術大展上海站

2017年12月21日,由《時尚芭莎》出品,YT策劃的「破界/BAZAAR150周年時尚藝術大展」,在MoCA 上海當代藝術館開幕。

跨過北京與成都兩地巡展,「破界/BAZAAR150周年時尚藝術大展」終於來到上海。在回顧 Harper』s BAZAAR 150年歷史的同時,「破界 / BAZAAR150周年時尚藝術大展」也藉助 Harper』s BAZAAR 的視角,回望了百年時尚歷史,向時代致敬。

「破界/BAZAAR150周年時尚藝術大展」上海站現場

為了更完美的貼合上海這座亞洲風尚大都會的時尚氣質,「破界/BAZAAR150周年時尚藝術大展」上海站,也有不同於北京、成都站的全新驚喜。大展的最大亮點,則是完全採用柔美的弧線形展廳設計,它與MoCA 上海當代藝術館弧線形的建築語言巧妙呼應,又烘托出了 Harper"s BAZAAR 綿延150年的歷史詩篇。

「破界/BAZAAR150周年時尚藝術大展」上海站現場

YT新媒體獨家採訪了為「破界/BAZAAR150周年時尚藝術大展」上海站,獨立完成全部展陳空間設計的House Fiction設計師冀雅瓊。聽聽她是如何整理 Harper"s BAZAAR 的經典時尚時刻,並透過自己獨特的設計語彙,向上海觀眾傳達出 Harper"s BAZAAR 150年的悠長歷史。

設計師冀雅瓊

學習建築學的冀雅瓊,除了空間,有時工作還涉獵裝置、書籍、視頻等。2017年10月,由冀雅瓊設計的一家甜品餐廳的立面改造與室內設計在成都完工。

冀雅瓊為甜品店打造的外立面與一層室內空間

冀雅瓊介紹自己的設計作品說:「我很喜歡店面所對著的大慈寺和紅牆,為虛化室內外界限做金屬網和玻璃幕牆雙層立面,兩層立面之間分別為大慈寺,行人和櫥窗開了三個窗口,並「近赤者朱」地從色典中選出一個飽和度很低的紅—「珊瑚珠」用給這個空間串聯一層,夾層平台和二層的交通通道。」

夾層平台看向戶外以及二層的旋梯

冀雅瓊近期創作的時尚空間,還包括一家買手店在北京潮流地標的Pop-up裝置。這個臨時建築是個供遊人打乒乓球的半透明盒子,叫做PING PONG PAVILION,功能本身脫於時裝之外,比單純的展示多了與遊人的互動, 根據需要關閉或開啟。主要材料用角鋼,陽光板,簡易五金件,白色地膠,讓需要承擔人跑跳等活荷載的結構看起來盡量輕鬆。

PING PONG PAVILION關閉和開啟時

YT:你認為展覽空間的設計與其他形式的空間設計有什麼最大的不同?

冀雅瓊:展覽空間的設計一定是和策展更緊密關聯的,對內容的研究和分析組織的工作量更大,這決定了流線,空間和材料。其間各個展品出現的位置和前後連接都需推敲。又由於觀眾主要是流動的,需要設置有節奏的停頓甚至迂迴,防止無聊和疲憊。

YT:可以介紹一下你為破界/BAZAAR 150周年時尚藝術大展上海站做的設計嗎?

冀雅瓊:在保留之前兩站的黑色背景和故事線外,主攻在空間質量和內容關聯這兩點上優化。這個場地面積並不足夠大且有明顯的網格柱子關係存在,多條弧形牆用厚薄變化消隱柱子,同時用牆斷開的位置和走向製造人所感知的空間。

「破界/BAZAAR150周年時尚藝術大展」上海站一層與二層平面圖

展覽設計是根據場館本身外立面帶弧度的玻璃幕牆,和室內明顯的弧形坡道這兩個特點自然得出的,希望整個展覽在建築層面上空間上統一,同時也可以讓各個篇章之間的行走的動線流暢。有評價說像小時候玩的鋼珠尺子里的迷宮,這個解讀挺逗的同時還挺貼切的。

以大展上下兩層空間模型 延伸出的House Fiction 2018賀年卡

內容邏輯上有受到行內的 BAZAAR 150周年展的啟發,在眾多向150周年致敬展品的陪襯中,十分需要點出幾個關鍵編輯的貢獻, 這些內容雖在展示形式上受限,但卻應是此展覽本身的主角。同時中國版《時尚芭莎》的歷史發展在篇章之間單獨呈現出來在特殊的坡道部分點出。

設計師冀雅瓊精心整理 Harper"s BAZAAR 歷史上的經典瞬間

中國版《時尚芭莎》的歷史也呈現在此次大展中

各篇章區域內又有獨立空間,內都為襯托這篇章氛圍的藝術裝置,外皮材料作為對這個篇章性格的反映。避開了不必要的裝飾和桌櫃等陳列傢具,讓空間和展品直接對話。另外,創刊合集是我認為是重要的部分,讓它在整個展覽最開始出現並重點展示。

「破界/BAZAAR150周年時尚藝術大展」美好時代篇章

YT:為什麼會給大展中的每一個篇章的牆面,都選擇一種材質來表現,有什麼特定的意義嗎?

冀雅瓊:「美好時代」是大展中離我們最遙遠的時代,為了突出這種歷史的朦朧感選擇了透光膜,無明顯材質屬性;「裝飾主義時代」用了中等磨砂的拉絲不鏽鋼,能一定程度反射周邊的環境使此區域喧鬧一點;「叛逆時代」選用粗獷的仿水泥漆刷出水泥的斑駁質感,事實上如果時間允許,這個部分將採用混凝土澆築;「東方美學時代」藝術家徐龍森的作品《山水圖騰》,本身就很好得表達了此處溫婉又個性的氣息,只添印有孫郡攝影作品局部的薄紗; 「跨界時代」則用了橡木軟木,因為柔軟而薄適合包弧形,其本身的紋理與此篇章的展品搭配起來更活潑。紅色是因為所選主視覺上圖像的顏色,在接下來的兩個點上稍作延續:「裝飾主義時代」的絨布紋理漆和二層結尾的「S」型牆漆。

「破界/BAZAAR150周年時尚藝術大展」上海站現場

YT:作為一位女性設計師,你認為女性身份,在工作中給了你怎樣的不同?你怎麼看待BAZAAR一直倡導的「女性的力量」。

冀雅瓊:主要還是看個人吧。 工作中由於是女性原因,有時會得到照顧有時會被糊弄,可能尤其工地上需要更費勁兒地建立專業的工作方法。其它方面沒發現不同了,司機這個職業前面加「女」能明白特別之處,設計行業沒有分男性女性設計師啦。

從當時著名的作家、翻譯家 Mary Louise Booth任創始主編開始,Harper』s BAZAAR 有多位傑出的女性編輯,攝影師和造型師,她們不僅有驚人的察覺力和創造力,更有韌性使雜誌經過兩次世界大戰未停刊,時至今日一直都在延伸發展。Harper』s BAZAAR 所倡導的力量是通過超前的意識傳遞的,現在雜誌上看到的各品牌服飾,明星作為這種意識的載體更接地氣兒得傳達給讀者。有時代的原因使女性的工作顯得更為值得讚揚,「女性的力量」已得到證明,到今天再強調會有點自我設限嗎?

YT:在過去的150年中,有眾多藝術家、設計師為BAZAAR工作過,你怎麼看待雜誌與設計師之間的關係?

冀雅瓊:很明顯在合作中是相互成就的,雜誌在源源不斷得發現並收集好的設計,有時轉化為自己的內容; 藝術家和設計師從而被激發,或審視之前的成果,或影響到之後的創作。

1935年,達利為 Harper』s BAZAAR 創作的插畫

1960年,安迪沃霍爾為 Harper』s BAZAAR 創作的插畫

YT:在破界/BAZAAR 150周年時尚藝術大展中,有沒有哪一位設計師、藝術家的作品,或是哪一段BAZAAR的歷史給你帶來新的啟發?

冀雅瓊:在設計過程中我常常是驚呆的,因為時不時會發現一些最經典的時裝照片或故事竟然都來自 Harper』s BAZAAR ,可能是對五六十年代設計的黃金時期的偏好吧。

印象很深的是 Harper』s BAZAAR 曾經的美編Alexey Brodovitch的平面設計,找不到現在普遍做平面時較嚴謹的規律,也不是現在的雜誌內頁基本都撐滿的風格。在還有沒有各種軟體的時候,製作出這些照片,手繪和文字拼貼畫的疊圖製版需要更好的技術能力和更多的時間精力。其革命性在當時或現在應該都給很多設計師啟發的,不受當下流行的干擾很重要。

Alexey Brodovitch為 Harper』s BAZAAR 設計的內頁

Alexey Brodovitch的工作現場

另有開幕時坡道上一段表演。有四位戴帽舞者,其中一位從相對靜止的陣列中脫出,原本戴著的帽子由舞伴拿著保持原位,她做一段像即興的動作又舞回帽下,整體節奏連貫無中斷,四人都相互感知,控制得很好,整個畫面好像看到Rene Magritte似的;經過控制的美感是值得學習的。

藝術團體Hexagon Collection為大展開幕當然獻上的表演《IV Oriental Aesthetics》

2017年12月22日至2018年3月11日,「破界 / BAZAAR150周年時尚藝術大展」在MoCA上海當代藝術館,開啟 Harper』s BAZAAR 150年芳華。

Contact Us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email我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T藝術雲圖 的精彩文章:

TAG:YT藝術雲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