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重磅‖2018年,醫改將出現8大動向,醫療機構將面臨6大發展機遇!

重磅‖2018年,醫改將出現8大動向,醫療機構將面臨6大發展機遇!

專業、權威、深度

醫藥行業報道盡在中部第一行業自媒體

大醫道

—MEDIMUST—

來源:看醫界

醫道君按:日前,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主辦的第二屆醫療健康產業投融資高峰論壇上,國家衛計委體改司司長梁萬年對未來幾年內醫改政策的新風向做出了一些分析和預測。分析內容涵蓋衛生費用增減、醫療控費、非公立醫療機構醫聯體建設、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公立醫院改革、醫療衛生行業監管等多方面。

同時,美年大健康董事長俞熔在本次會議上也表示,未來醫療行業發展會面臨6大機遇,而非公醫療,將成為醫療服務行業的核心。

政策的8個動向

1.衛生總費用GDP比重將繼續增長

在美國,健康產業對美國GDP的拉動作用在2016年已經達到了19%。但是,中國現在的總體量還很小,2016年底才到6.2%的水平,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間。

2.醫療控費勢在必行

控費就是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一方面要控制大處方、大檢查導致的不合理增長。另一方面,如果費用增長速度,超出了GDP發展水平和人們的承受能力,也必須控制。

3、鼓勵非公醫療參與分級診療醫聯體建設

分級診療制度有兩個重要抓手:一是醫聯體建設,二是家庭醫生簽約。但現實情況是,醫聯體建設往往是公立醫療機構在做。未來必須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讓非公立醫療機構加入醫聯體建設中來。

4、商業保險的發展將是大趨勢

隨著民眾醫療需求的增加,僅僅依靠基本醫療保險來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遠遠不夠,必須大力發展健康保險。商業保險的發展,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會是主要趨勢,要開發更多的產品,提供更好的服務,把商業保險和基本保險(包括醫療救助、大病保險、應急救助)等各類保障形成有效的功能定位,各司其職,相互聯動,實施信息共享。

5、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是重點

在2018年,至少要在全中國推廣100個病種的單病種付費,並要對這100個病種制定統一規範的臨床路徑。

單病種付費和臨床路徑管理的核心問題,是要將基本醫保對醫療機構的付費,由後付轉向預付,由過去的項目付費轉向按病種打包付費。機制就是總量付費、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激發各級醫療機構控制醫療費用的內生動力,把過去的檢查、檢驗藥品,由過去的利潤變成成本,讓你合理實施,最終省下的費用,就作為你的留用。這個政策,會在今後作為重點來推進。

在藥品標準方面,衛計委會制定標準,按通用名的形式對藥品制定一個醫保支付標準或支付價,這種支付標準定了以後,就按照這個支付。如果某個醫療機構所進購該通用名藥品比支付價便宜的話,醫保仍然按支付價給你支付,結餘就是醫院的。如果高了會會分情況處理,如果確實是需要的,也是經老百姓知情同意的,這一塊兒是患者和醫院共擔。但如果老百姓不知情,而且這些高價葯可以被替代的話,就由醫療機構負擔高出來的費用。

6、現代管理醫院試點啟動

2017年,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數量接近所有醫院的60%,比2016年上升了8%。雖然其門診量只佔到所有醫院的22%,但增長速度很快。

面對新形勢,公立醫院必須由粗放型發展轉向精細化內涵發展。公立醫院改革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公立醫院的功能定位要清晰,不能是盲目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公立醫院必須堅持公立性運行機制,不能獨立。公立醫院的管理要規範科學。公立醫院的治理要完善。公立醫院的運行要高效、有可持續性。

2017年,國務院發布《關於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了如何推動包括社會辦醫在內的醫院健康發展,從制度保障、醫保支付等方面促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

2018年內,政府會選取若干醫院做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意見》明確要求所有醫院(包括公立和非公立醫院)都要建立章程,要以章程作為醫院根本的行動指南,要把醫院的性質、文化、決策、辦事程序等方面固化下來,對章程如何制定、批准、實施都做出了明確規定。

7、醫護6月底前要完成電子化區域註冊

2017年,從醫生的多點執業到醫生、護士、醫療機構電子化註冊,由過去註冊單個醫院,到現在註冊後在一個區域內全部有效,這個力度相當大,這是推動醫生多點執業的一個有力舉措,為社會辦醫、基層醫療衛生髮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和空間。而2018年的全國衛生計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全國要在6月底之前,全面完成醫師、護士和醫療機構的電子化區域註冊。

8、醫藥衛生行業將出台專門的監管政策

目前,衛生主管部門正在制定《關於醫藥衛生行業綜合監管的指導意見》。這個綜合監管,對公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同樣適用。從監管體制、監管方式、監管內容、監管結果的使用上都做出了規定。強化監管是大勢所趨。

醫療的6大機遇

俞熔認為,醫療服務最核心的痛點是優質醫療資源供給不足,而支持非公醫療的發展,是國家對醫療服務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要戰略舉措。非公醫療將成為未來整個醫療服務業發展的一個核心關鍵點。

1.醫療服務閉環

2017年,美年大健康服務了2000萬人次的健康體檢,產生了大量醫療服務和健康促進需求。在服務鏈中,把商業保險融入到「服務需求-服務供給-支付保障」的閉環中會有很多機會。

2.醫療大數據

大數據會帶動醫療核心要素的流動,遠程醫療、智能診斷,互聯網醫院等都在釋放積極信號。

3.基層醫療

在基層,基礎醫療服務和健康體檢都有巨量剛需,很可能在消費升級下呈現井噴式發展。大家有必要關注三四線城市對醫療服務提升的巨大需求。

4.金融支持

未來十年,以保險為代表的健康險、壽險、以及第三方支付、消費信貸、融資租賃等等,會對整個醫療服務業的變革和發展起到強大的加速、推動和催化作用。

5.資本市場

醫療服務行業,特別是非公的醫療服務行業,從0到1的過程非常漫長;但從1到10,假如有資本、專業以及其他各種積極因素的推動,速度會快很多。俞熔強調:「非公醫療請堅持下來,把品質、標準化、服務做好,一旦在細分領域形成優勢,未來的發展將難以阻擋。」

6.專科行業格局

俞熔非常看好專科醫療服務行業的發展。目前,愛爾眼科、美年體檢等已經具備了相當強的競爭力。「非公醫療的突破,在與公立醫療的互補、競爭和協同發展中突出專科優勢,是未來5-10年的主旋律」。

大醫道,醫療行業資源中心,是鄭州大學互聯網醫療與健康服務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的協同機構:醫療政策解讀,精準行業資訊,醫院管理研究,高端人才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醫道 的精彩文章:

TAG:大醫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