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詞漫話蘇詞巡禮(2)《水調歌頭》下

宋詞漫話蘇詞巡禮(2)《水調歌頭》下

宋詞漫話(十九)蘇詞巡禮(2)《水調歌頭》下

費秉勛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這幾句省略了主詞「月」,而句句都是說月。從月說到對月懷人,通過這幾句作為過渡。先讓月與地上的所有居民發生關係,人格化地寫月,突出了月的動感。月光如水,流轉於紅色的樓閣,又低低地爬進人家的雕花窗戶,照著,干擾著那些心事重重不能入睡的失眠者。《苕溪漁隱叢話》說:「先君嘗云:坡詞『低綺戶』當雲"窺綺戶"。勛按:其實還是「低綺戶」好,「窺」字雖然靈動,但有點過,把月光寫得偷偷摸摸的,境界不高。這九個字寫月亮的光照著整個地下的房屋,意境是非常宏闊博大的,對月亮雖然人格化,但仍然顧及到它的客觀性,因而照下界是從容的、自自然然的,如用「窺」字,就破壞了這種意境,有油滑之感。這九個字使月亮與地下的整個居民發生關係,下邊過渡到懷人就很自然,不留絲毫人工痕迹。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何事」一詞我在柳 永《八聲甘州》已講過,是古詩詞慣用語,是「為什麼」的意思,不是「什知事」的意思。這裡的「恨」是誰恨?可有兩種講法,一種是人恨,一種是月恨,都能講通,但意思不一樣。人恨:「月如無恨月長圓」(石延年詩句),現在月亮正圓,該是無恨之時了,然而我和子由不能團聚,這就是恨事,既然我們相別著,有恨事,月亮就不應圓,為什麼偏偏在這個時候月亮要圓呢?「長」不是經長的意思,而是一個形容詞,表示事物的狀態,長圓,就是老圓老圓的,圓得很充分。毛詩「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中的「長」字同此。月恨:月亮不會恨我,不會和我有什麼過不去的吧,那為什麼要在我和兄弟相別的時候這樣圓,而使我們都倍感遺憾呢?!花好月圓,好天良夜,良辰美景,而人卻不能相聚,這樣的良辰美景卻不能以賞心樂事來配它,這就比中秋夜時黑洞洞的更叫人遺憾惋惜了。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陽圓缺,此事古難全。

「此」字和「事」字不要連讀,而應斷開。「此事古難全」是說:此——「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陽圓缺」這個道理表明著,一切事情自古以來就是難於十全十美的。「悲歡離合」承上句「別」字;「陰陽圓缺」承上句「圓」字。「人有」兩句語意淺近自然,容易成誦,而又闡發了一個樸素深刻的哲理,蘇軾詩詞中經常有這類句子。這三句又推宕開去,為月開脫,為人寬懷,用物理和人事兩方面規律性的道理,來強調人應當達觀處事。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的人生觀和處世態度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這種體系在很大程上是改造老莊哲學而成的,一方面超然外物,與世無爭,曠達曬脫,隨遇而安;一方面又積極追求人生意義,追求美好事物。物理、人事都是"古難全",這是規律,但人在這個規律下,卻應該有自己的希望,長久而健康地生活著。全首最後歇拍的兩句就是對子由的良好祝願,也是提出來雙方共勉的話。嬋娟,本是美女,這裡是用嫦娥指代月亮。雖然兩個人不能團聚,但只要我們都健康長久,千里之外就可以共賞一個明月,在精神上權當我們已經在一起了。南北朝劉宋時的謝庄寫的《月賦》有這樣兩句:「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唐許渾有「唯應洞庭月,萬里共嬋娟」的詩句,蘇詞此句即化自類似句子。

這首詞通過中秋月夜對宇宙人生的思考探求,表現了他對世外明月的嚮往和對人間的眷戀,也表達了傷離與達觀相統一的情緒。想像奇特,思想博大精微,感情曲折迴旋,語言清麗自然,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這在詞中確是超人一籌的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費秉勛雜俎 的精彩文章:

TAG:費秉勛雜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