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郁土:向我親愛的讀者致敬

郁土:向我親愛的讀者致敬

伴隨著新年鐘聲的響起,我把第一聲祝福獻給親愛的讀者朋友。一年來,正是因為有你們的陪伴,2016年底開通的「郁土」微信公眾號才走到今天。自「留言」功能開通以來,則我拋出的「磚」,每每能引來眾多的「玉」。為表達對各位讀者朋友的感謝,今特從「留言」欄里精選部分「寶玉」以饗大家。

祝大家新年快樂!


2017-12-18 10:05:56

2.《「文 革」中的荒謬邏輯》

微微風吹阿:邏輯是理性之光,是掃暗除霾的陽光,只要哪怕是一縷,就能照亮魔影幢幢的世界。2017-12-12 09:17:39

魚在江湖:「文 革」中的種種荒誕不經,於今皆可寫成段子。郁兄引經據典,分析得很到位。愚以為在群體狂熱諸因素之外,權 力也是造就這一切的根源。

2017-12-12 09:11:05

3.《新上海人》

六兒:所謂上海人者,持有上海戶口者也。像我等外地戶口,再在上海生活工作二三十年,也只是個客居祖國的外地人!

2017-12-13 18:15:19

愛小碗:@郁土原來老上海人這麼拽啊!方言歧視?……我們這些鄉下人倒也不羨慕那一口方言呢!似乎馬雲這個鄉下人是講杭州話的,王健林這個鄉下人首富是講大連話的,哦,毛 主 席這個鄉下人還是一口湘潭話呢,連普通話都曉不得講!嗚呼!這些鄉下人啊!……(省掉1000字……)

4.《報紙的用途》

林夫hao:我對報紙有特殊的感情,那就是遇到好文章認真標註報種、日期、版次後剪貼收藏。實在沒辦法的,就複印後收藏。光複印報紙的錢花了也有數百元了吧!現在不行了,一是讀報的機會少了,二是現在的報紙質量太差,興趣也就慢慢變淡了。

2017-12-07 06:53:47

5.《「你寫這些有什麼意義呢?」

六兒:什麼時候起,我們把人生定義為追求成功了呢?人生的意義,不就在於生活本身嗎?一個不識字的農婦也能欣賞花的美。生活的本質,不就是欣賞並感動嗎?筆是我們的嘴,我們用筆表達我們的哭、我們的笑、我們的嘲諷、我們的讚美……人們的嘴,除了用來吃飯,不也是用來做這些事情的嗎?

2017-12-04 12:21:09

窮達以旹:當年大先生寫《阿Q正傳》,還沒連載完,就有人來信說是在罵他。如此對號入座,是不是太高看自己了?心比腎還虛啊!

2017-12-04 19:19:40

6.《我靠文字吃飯》

中華:靠文字吃飯的人,且不可洋洋得意, 丁玲、艾青是靠文字吃飯的人,巴金據說從不領工資,說作家嘛,就要靠稿費吃飯。他們一生的遭遇,你是清楚的,靠文字吃飯,讓你吃你可以好好吃,不讓你吃,那一天就慘了。不要把話說的滿滿的,連郭沬若都夾著尾巴做人,不敢越雷池一步。何況郁先生乎,還是小心為妙。 逆耳之話多為良言,望先生笑納。

7.《中的邏輯謬誤》

木子:很好。就是要用邏輯思維來剖析古典,找出其中合理的精華,剔除其中不合理的東西,這才是真正的揚棄。 所謂智慧,不過就是明理。理不通,無智慧。孟子、老子、王陽明的心學、王船山等等,都有很多邏輯不通之處。

2017-11-26 08:46:32

8.《書脊向外與思 想自 由》

林夫hao:很多人其實沒有思 想,只是憑著本能在活著,要表達的,也是出於出自本能的願望。因為思 想是一種超越了本能需求和利益算計的高級思維活動。有些人,一輩子也理解不了!

2017-11-24 07:08:19

9.《讓邏輯成為你的第二本能》

愛小碗:@郁土 法國的幼兒園以哲學為啟蒙……在我國,是大學開的課程。基礎教育階段,就算涉及到了哲學,也大多是倫理學方面。比如有些學校開的小學生哲學課程:「感恩」「幸福」……高中寫作文要用到邏輯了,可是,老師大多訓練學生高考作文套路化。某些套路作文法還被當成「成果」被推廣……

2017-11-23 10:40:16

10.《約翰·穆勒思想成長史》

丁但:文末感慨好父親的重要,是也,竊謂如此這般的國度,也是不可或缺的。伏爾泰避地英倫,有歆羨不已而津津樂道的《哲學通信》。英國的自由主義傳統很悠久,而且對正直的觀念,也比只論「忠奸」的我們先進得多,比如亨利八世的再婚事宜上,「四季之人」托馬斯?莫爾的寧死不屈。這樣一種氛圍,是我們至今都神往的,過度的實用主義,我們的父母會讓我們讀古希臘古羅馬么?現在所推崇所的謂「國學「,也不過重申「君臣父子」那一套罷了。想想穆勒父子散步討論那些形而上的道義,何等奢侈。這本自傳經郁兄紹介,相見恨晚!不過譯者對古希臘名人的譯法欠講究也是事實。

林夫hao:@郁土 有那麼好的父親,還遇到志同道合的妻子,穆勒是多麼的幸福又幸運啊!真讓人羨慕嫉妒,但不會恨,只會敬仰欽佩!他們的故事,處處閃耀著文明智慧的光芒,照亮人類愚昧醜陋的角落。

2017-11-21 07:56:29

11.《古希臘人的智慧》

晨笛:味特別,綿柔悠遠。古希臘從哲學層面思考治國,而與此相應的周,從德的層面思考齊家治國平天下,制訂《周禮》以約束國人行為。二者殊途同歸。

12.《李敖的坐*牢體驗》

林夫hao:李敖之坐 牢,那是身價翻翻的思想享受。寂寞孤獨,那是思想者心靈的獨舞。對此我是深有體會的,當年(十五年前)在空聊寂寞的深山老林里當技術員時,每逢陰雨連綿或大雪封山之際,別人難耐寂寞,要麼回家,要麼喝酒打麻將消遣時,我卻獨坐斗室,與書報相伴,還有一台性能優良的「德生「牌短波收音機相伴,自得其樂。最長時間可以在林場獨自一人一個月不出大門。在那樣一個囚徒般的環境里,不僅沒有變成傻子憨憨,思維反而是空前活躍,思想從此發生了驚人的巨變。現在想想,那是我人生中最難忘、最幸福的時光!

13.《關於〈論山西人〉的一場風波》

王蓀:晉人缺乏自省,文章剖析引發了爭議,自是文章的題中之義。一個能夠理性分析故鄉的人才是真正有鄉土情懷的人。

ddrk六兒:國人何時才能學會就事論事,在一個話題里討論問題呢?百無禁忌、百家爭鳴,才能看到真理的光芒。

伊富堂:照照鏡子會發現臉上的污漬,清除掉才能更帥氣。掩丑避鏡、諱疾忌醫這種自欺欺人的行為,是沒自信的表現。

2017-10-19 21:55:17

14.《要哲學,不要心靈雞湯》

東莞虎門:「仇 恨、妒 忌、貪 婪、權 欲等情感都是生命的必要條件……是貫穿於整個人生的經營中的基本要素。 也就是說,『如果把所有的負面的根砍掉,也就等於扼殺了可能在枝頭結出的正面的花果的元素』。心靈雞湯往往給你現成的答案,而哲學永遠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不懈追求真理的腳步。」這段話,也的確有道理。如果每個人都懂得這樣想,哪么永無休止、不斷循環出現的困難、煩惱負面情緒,就變得自然而能釋懷面對了。

心靈雞湯吃多了會被麻痹,而哲學是以邏輯思維辨識一切事物的。

2017-10-15 08:51:42

15.《神人相契》


2017-10-02 06:58:38

荷葉:過度解析,丟下一地雞毛、一堆碎片,如屠夫宰殺過後的一堆碎骨,讓人失了讀與品的興趣。

老貓:編者、老師強加給孩子們的是考試升學需要的,沒人關注他們的興趣。只強調讀書的好處,不考慮讀書的興趣,導致孩子們對推薦閱讀的書目厭惡至極。課堂上倒是常見學生將自己喜歡的網路小說,一頁一頁撕了夾在課本里閱讀。有興趣,有共鳴才是閱讀的最初動力。

飲水:這篇文章戳到了現在語文教學的痛處。沒有哪個老師喜歡做解剖課文的高手,只是考試大綱迫使老師們去做些無趣的解讀。不過,也不一定真要向現實妥協,語文老師仍可在課堂里擁有相對的自由。我讀高一時的語文老師,他每堂課總是用十來分鐘先把要考的內容講了,剩下的時間就是聊與課文相關的人和事,聊一些文學作品。這樣的講法,很受同學的歡迎,一者足以應付考試,二者對文學始終保持興趣。這個老師的語文課對我的影響蠻深的。每個人的口味不同,閱讀興趣也是因人而異。學生不看川端康成而看村上春樹,不知道芥川龍之介而熟悉東野圭吾是很正常的事。 我覺得,不能單把學生不喜歡閱讀嚴肅作品歸因於我們的語文課(語文已經淪為小五小六了!很慘啦),讀什麼樣的書還與家庭熏陶,以及社會媒體導向等因素有關。

2017-03-22 09:52:05

17.《火坑」里的老師

阿紫:評論寫了又刪,刪了又寫。心中千言不知該說什麼。再也睡不著。 老師人微言輕,待遇又低,所以當官的都可以欺負,沒有話語權。經濟待遇是最根本的,魯迅先生一年薪資夠買一套房,現在呢?而且靠自己能力去掙點外快也不讓。怎麼活? 大多數畢業去選擇做老師的都是對教學有熱忱之心的,為什麼逃走?因為投入精力和產出實在不成正比。應試教育是不好,但目前除了看分數也沒什麼更好的方法了,如果素質教育了,寒門子弟更難出頭。但如果分數和老師不掛鉤,沒有各種奇怪的考試培訓職稱,做教師又會更愉快一些。整本書閱讀教學非國際課程的先例,1941年,葉聖陶在其重要論文《論中學國文課程標準的修訂》中對「讀整本的書」,作了專門論述,明確提出「把整本書作主體,把單篇短章作輔佐」的主張。但中國的考試方式逼迫老師不能用這樣方式教學。當然,和管教育的領 導水平和低薪留不住人才,優秀老師少也很有關係。哎!

2017-04-21 06:51:47

今日得閑,重讀留言,如晤故人,如對諍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生之事,無過此樂。限於篇幅,遺珠難免;如有興趣,請讀原文。以文會友,新年所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郁土 的精彩文章:

TAG:郁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