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梅花

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梅花

《梅花 》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是二十四番花信之首,冰枝嫩綠,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獨早,「萬花敢向 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被譽為花魁。「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的崇高品格和堅貞氣節,象徵我們龍的傳人之精神。梅花培植起於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歷史。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是中國傳統名花,又名「五福花」,她象徵著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梅花不僅是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今詩人畫家為它讚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而為世人所敬重。中國歷代文人志士愛梅、頌梅者極多。

雪裡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裡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我們要學習梅花不屈不撓的精神,傲霜鬥雪,頑強進取的姿態。 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

梅花 唐·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梅是花中壽星,我國不少地區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黃梅縣有株一千六百多歲的晉梅,至今還在歲歲作花。梅花斗雪吐艷,凌寒留香,鐵骨冰心,高風亮節的形象,鼓勵著人們自強不息,堅忍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來。「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從中笑」。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梅花是世界著名的觀賞花木,尤以風韻美著稱,每當冬末春初,疏花點點,清香遠溢,在中國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梅花、梅果可入葯,梅花沖水可代茶。梅果素有「健康食品」之稱,可加工成各式乾果,不勝枚舉。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具有天生的麗質芳姿:花形秀美多樣,花姿優美多態,花色艷麗多彩,氣味芬芳襲人。 梅花栽培品種則有紫、紅、彩斑至淡黃等花色,於早春先葉而開。梅花可分為真梅系、杏梅系、櫻李梅系等。梅花,傲雪斗霜、不怕困難、謙虛樂觀。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一抹余紅換來春滿天地!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梅花原產中國,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觀賞梅系果梅的一個分支。野梅在中國分布的次中心有4個,即川東、鄂西山區;鄂東南、贛東北、皖浙山區;兩廣、贛南山區和閩、台北區。他們無論嚴寒酷暑,無論颳風下雨,無論天寒地凍,他們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的工作著。我要學習梅花,我要做一個像梅花一樣的人。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梅花的分類 梅花按種型分為三個種系,分別為真梅種系、杏梅種系、李梅種系。其下,主要又按枝姿分為五個大類。 第一類叫直枝梅類、第二類名為垂枝梅類、第三類名為龍游梅類、第四類名為杏梅、第五類是櫻李梅類。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待徜徉在梅花叢中,則香氣盈懷,你若深深地吸上一口氣,更是清香滿口,沁心入脾,頓覺心曠神怡。梅香還能持久,賞梅歸家,那梅香仍沾襟染袖,縈身繞體,數日不絕。梅花芬芳濃郁,暄香遠溢。若去賞梅,尚未近其樹,未見其花,便先有浮動的暗香陣陣襲來,為你引路。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梅花甘於寂寞,嫵媚脫俗,淡泊名利,無私奉獻。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台。花有清香。核果球形,俗稱梅子,味酸。梅子可制蜜餞和果醬;未成熟的梅子加工成」烏梅「可供藥用或飲料用。

早梅·唐·張渭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梅花發,疑是春來雪未消。

她不因沒有彩蝶纏繞而失落,亦不為沒有蜜蜂追隨而沮喪,更不似那癲狂柳絮隨風舞,也不學那輕薄桃花逐水流,而是無私、無怨、無悔地默默綻放於嚴寒之中,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歡樂和美的享受。食用梅花具有降血脂等作用。

梅花的品格高尚,鐵骨錚錚。她不怕天寒地凍,不畏冰襲雪侵,不懼霜刀風險,不屈不撓,昂首怒放,獨具風采。人們見到梅花,便會受到堅強、剛正和高潔氣質的熏陶和激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侖情 的精彩文章:

TAG:北侖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