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離開與回來——《伯德小姐》與《布魯克林》

離開與回來——《伯德小姐》與《布魯克林》

新年的第一篇更新,想來寫寫最近看的《伯德小姐》,可能是因為女主同為Ronan的關係,不由得想起2015年的《布魯克林》。正好剛跨年,在這時間的節點,似乎特別適合聊聊成長、離別、與遷徙。兩部都只看了電影沒看書,只能就著電影說說。另外,以下是完全的劇透。

離開

伯德小姐本來不叫伯德小姐, 她的名字叫克里斯汀。 在加州薩克拉門托一所教會學校讀高三,無聊的小鎮、學校保守的天主教氛圍、以及按部就班的人生都讓她感到厭煩。面對未來,她又感到力不從心,長相一般,家境一般,學習成績一般,有一般的會吵架但是愛著彼此的家人,在學校的音樂劇里也只能飾演一個一般的重在參與的角色。

她堅持讓別人以伯德小姐,而不是真名來稱呼她,這是她反叛的標誌,也大概是一個高中生唯一能做的事。終於熬到高中畢業的伯德小姐,在經歷了辛苦的掙扎之後,籌齊了學費,離開了那個無聊的加州小鎮,離開了平庸的父母,離開了封閉保守的天主教學校,來到了夢寐以求的紐約。

時間倒退回半個世紀之前,一艘穿越大西洋的輪船把年輕女孩Eilis帶到了布魯克林。她來自一個「隨便跟人說個話都會發現對方認識你阿姨」的愛爾蘭小鎮。

和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千千萬萬從歐洲到美國尋找機會的年輕人一樣,她在布魯克林有一個住處,有一份百貨公司的工作,有一個未來,唯獨沒有的,是家的感覺。她日日忍受著思鄉的煎熬,直到有一天認識了義大利移民Tony,義大利男人,你懂的。倆人墜入愛河,發展順利,在百貨公司的工作越來越得心應手,她也通過自己的努力上夜校獲得了出納資格。

就在她感覺到自己正在融入布魯克林的新生活時,來自家鄉的一紙噩耗驚醒了她。支持她來美國的姐姐在家鄉病逝了,她決定回家陪伴母親一段時間。Tony對她的離去表示不安和恐懼,同為移民,他太明白家的感覺了,就算再怎麼不好,那畢竟是家。於是倆人決定在Eilis回家探親前偷偷在布魯克林結婚。

回來

來到了夢想中的紐約的伯德小姐,或者此時此刻,應該叫她克里斯汀,慢慢發現了自己的改變。異鄉的少女,在看到媽媽背地裡給自己寫的信時紅了眼眶,在聽說別人是無神論者時難掩驚訝,在自我介紹時,大大方方地說,我叫克里斯汀。

終於,在一次宿醉之後,漫無目的地在紐約街頭逛著,她發現自己走進了正在唱詩的教堂,聽著曾經她那麼想要逃離的唱詩班的歌聲,她的眼眶濕了。那一刻她明白自己的家鄉已經以某種形式流淌在她的血液里,她之前一直想試圖逃離的,不過是她自己的一部分。她和母親取得了和解,和過去的自己取得了和解。克里斯汀,和伯德小姐,取得了和解。

那一邊,回鄉探親的Eilis如魚得水。當初離開時的她,沒有工作,沒有男友,沒有未來,而現在,她是「在紐約生活的人」,打扮入時,家境優渥但並不狹隘的家鄉男青年對她示好,在美國學了出納的她也因為有了一技之長在家鄉的公司成了香餑餑。巨大的反差讓她在享受眼下一切的同時漸漸迷失。 在聽到朋友的結婚誓詞時她感到不安,卻在面對Tony的來信時不知該如何下筆。

直到有一天,她神秘地被從前打工的雜貨店老闆叫住, 用威脅性的語氣告訴她,自己親戚的親戚也在布魯克林,恰巧看見了當時領結婚證的Eilis和Tony。雜貨店老闆興奮又得意洋洋的眼神讓Eilis意識到,她差點忘了,這裡還是那個「隨便跟人說個話都會發現對方認識你阿姨」的小鎮,閉塞的環境讓刺探他人隱私和蜚短流長成為小鎮上最有趣的事。她差點忘了,自己的生活在布魯克林。終於,她買了最近的回布魯克林的船票,奔向瞭望眼欲穿的Tony的懷抱。

異鄉和成長

《伯德小姐》說的是青春的迷惘和成長的傷痛,而《布魯克林》,則更多地側重描繪上世紀中期移民潮中異鄉人在美國的打拚史。成長和移民,說的都是離開,前者是時間向度上的,而後者則是空間的。可能也正因為這樣,《伯德小姐》其實是關於來處的,而《布魯克林》則是關於去處。 這一點從影片的結構和時間分配中也能看出,伯德小姐在全片進行到大概四分之三時才離開家鄉,而Eilis則在開場十五分鐘就已經到了紐約。

時空交錯之下,在紐約的伯德小姐---原諒了自己和過去,而在紐約的Eilis,則徹底告別了自己的過去。伯德小姐的離開,是為了回來,而Eilis的離開,則是真真切切地遠走。嚴格來說,兩個故事,至少故事的段落,都發生在紐約。然而紐約到底是什麼,對於伯德小姐和Eilis來說則有天壤之別。

伯德小姐的紐約,其實是沒有實體意義的,它可以是任何家鄉之外的大城市,或者說,紐約在這部電影裡面,只是一個成長彼岸的代名詞。它不過是一個空間、但更多是時間上的象徵。每個青春時的胸膛,都似鬱結著一股不平之氣,想要逃離,想要遠走,而不出意外的話,每個人都會安然長大,達到心中的紐約,或者永遠到不了,然後回望過去,原諒自己曾經的輕狂和孤勇。

這並不是說成長的故事不值得講,相反,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如同晨曦暮光一般的氛圍,是青春無與倫比的美好和傷痛。這同時也決定了,成長的敘事,是那些看似日常的、不大不小的事件,以及填充事件與事件之間的微妙空氣所組成的。

從這方面來說,我覺得《伯德小姐》並不能稱作是上佳之作。影片給我的感受是,它試圖塑造一種代表一代人的、甚至是普遍性的成長狀態,一定程度上想把很多東西日常化,導致了它的講述是情境式的,氛圍式的。這本是合適的拍攝方式,但也很難做好。結果,它在敘述日常生活的時候略嫌粗糲,在塑造衝突的時候太過刻意,而在最後的和解時刻,又有點輕易得莫名其妙。

伯德小姐和媽媽在試衣間內外關於「最好的自己」的對話為很多人所喟嘆,然而那種十六七歲少年特有的小心翼翼的委屈和酸楚,那種模糊的懷疑和懵懂的期待,在全片最後段的紐約故事中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回應。從這個層面上來說,這是一部潦草而沒有重量的電影。

再來說說Eilis的紐約。紐約於Eilis和Tony來說,是機會,是夢想。

Tony帶Eilis去長島看一塊荒地,說現在這裡什麼都沒有,但我們可以把它買下來,蓋房子,開公司,以後這裡什麼都有。這是不折不扣的美國夢。《布魯克林》是帶著很強時代烙印的,五六十年代的歐洲移民,特別是愛爾蘭、義大利等歐洲西南部移民,在美國一直被當做移民融合的標杆來看待。像Eilis和Tony這樣聰明、勤奮、依靠個人奮鬥而在美國擁有立足之地的外來者,可以說是美國歷史敘事中最喜歡的元素。

紐約之於Eilis,之於千萬移民潮中的人來說,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地方,是一個拋開過往繁複的人際關係和小肚雞腸的地方,他們都離開了什麼來到了這裡,而他們的離開從來都不是為了回去,只是為了走得更遠。影片開篇十五分鐘左右Eilis第一次到紐約即將海關時,化了眼影睫毛膏塗了口紅的她,瞬間長大,深深回眸,清澈的藍眼睛,一汪一去不回的決然。

與青春的故事不同,背井離鄉、異國奮鬥的苦楚理直氣壯得多了,電影的敘事也更加線條明確,畢竟,一首悠遠的愛爾蘭民謠,一封看了又看的家信,已經足夠有說服力。我對它的保留,更多的是在當今語境下,電影對那種模範融入的強化,從Eilis第一次進入美國海關時那個猶如打開天堂之門的鏡頭,到全片里對於「好移民」和「美國夢」的刻意描繪,都流露出深深的美式優越。

總體說來,這兩部電影我都不是太喜歡,但是它們的主題都是永恆而悠遠的。成長與遷移始終有著絲絲縷縷的關聯,與地理上的距離一般,時間本身也是一種出發,站在下一秒的站台,作別上一秒的自己,就如同一次次透過飛機的舷窗,俯瞰越來越小的城市燈火。

有的離開,是回程的開始,

有的離開,則是回不去的訣別。

文:YY

圖:YY/網路

編輯:辣椒肉丸

感謝閱讀

關注食色七言,不定期更新。

我們什麼都聊!

生活中的每一小步都值得被珍惜

關於食色七言

我們

【威武大將軍】

只想種種花,擼擼貓,環遊世界吃遍美食。

【辣椒肉丸】

稀里糊塗當了媽,願做個有心人,努力記錄短暫生命的點滴美好。

【YY】

愛看日劇愛看書,愛吃零食愛喝酒,入了PhD的坑,理想依然是在村東頭的大槐樹下餵奶。

原創內容,版權歸「食色七言」所有。如需轉載請留言聯繫,並註明出處。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沒讀夠?請往下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食色七言 的精彩文章:

TAG:食色七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