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紫光閣被潑地溝油,該有一本《粉絲的自我修養》

紫光閣被潑地溝油,該有一本《粉絲的自我修養》

睡前聊一會,夢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黨報評論君。

某說唱歌手因歌詞問題被批評,繼而爆出疑似其粉絲群聊截圖,他們誤以為「紫光閣」是一家中餐廳,提出「去投訴衛生問題」。很快,「紫光閣地溝油」就出現在微博「實時上升熱點」中。對此,認證為「中共中央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紫光閣》雜誌社」的官方微博幽默回應:叫不醒裝睡的人、躲在食堂瑟瑟發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

且不說《紫光閣》是本黨刊,紫光閣還是我們接見外賓的重要場所。紫光閣遭遇地溝油,真是讓人啼笑皆非。這樣一件「尬聞」,把如何「粉」明星的老問題,再次帶入公眾視野。

粉絲現象自古有之。有一個「擲果盈車」的故事,說的是潘安因為「妙有姿容」,導致「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當年的潘安能收穫滿車的水果,如今的偶像在市場條件下也能賺得盆滿缽滿。從凌晨三點排隊只為與郵筒合影,到斥巨資為愛豆買下18顆星星,粉絲們無論在金錢、時間上,還是在流量、精力上,都可謂是偶像的強大支持,自然,也是巨大資源。

從個人心理看,粉絲的盲目追捧,源自光環效應的巨大影響,將偶像「孤立的優點」擴大成了「全面的優點」,難免導致選擇性失察、無條件崇拜。不只如此,社會心理學認為,偶像崇拜不僅是自我的延伸,也會產生強烈的群體認同感。通過粉絲團內部以及不同粉絲團之間的互動足以強化這種歸屬感,將粉絲身份內化為自我認知的一部分,從而形成偶像崇拜的正反饋機制。於是,粉絲之間的較量,往往就變成了誰的規模更龐大、誰接機的排場更熱烈、誰刷票刷的更多更厲害等等,在不斷強化的情感中越陷越深。

有人這麼評價一些瘋狂的粉絲,「他們的生活很富足,可是他們的思想卻很貧乏。」的確,沉迷於為了攫取市場而「被塑造出來的明星」,容易落入消費的全套,在自我循環、自我強化中,導致認知的封閉,無法建立完善的知識和價值體系。有的時候,過分的熱愛就像一團熊熊烈火,不僅會傷害到熱愛的對象,還會將自己燒為灰燼。翻看粉絲評論就會發現,「還是孩子」「都不容易」「給個面子」「吸毒管得著嗎」……在這樣的幌子之下,瘋狂粉絲更容易喪失判斷力,衍變成「紫光閣地溝油」之類的事也就不難理解了。還記得周星馳在《喜劇之王》里總是捧讀《演員的自我修養》吧,也許,是時候有一本《粉絲的自我修養》了。

從藝人的角度來看,公眾人物的一舉一動可能會掀起蝴蝶效應般的巨大影響。一個長期佔據粉絲注意力的偶像,可以擋住一個人的開闊視野使其失去自我,也可以為其打開一扇大門去認識世界,關鍵要看他有無道德責任心和社會使命感。巴爾扎克曾說,「藝術乃德行的寶庫」。高唱「白色粉末」並不會顯得多麼酷炫,性情率直的表達也不只有爆粗口一種方式。偶像所點燃的激情,不能只是粉絲在演出現場的尖叫、購買明星同款的熱情,也要通過自己的以身作則,透過粉絲向社會釋放更多正能量,這或許也才是偶像們真正對粉絲負責。

當然也要看到,這樣的社會責任,不僅藝人要有,覆蓋公共議題的載體也要有。熱搜榜排名能否被購買?輿論走向是否被消費?有網友統計,2016年微博熱搜榜里,某明星1年119次登上搜索榜,42次問鼎熱搜榜第一,創造15億搜索熱度,霸屏138670分鐘。面對這些質疑,平台需要反思,平台不應是粉絲掐架的地方,也不僅是營銷賺錢的地方。

這正是:追星無妨,為粉有方。人氣再旺,責任不忘。

大家晚安。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聊工作室 盛玉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的精彩文章:

TAG: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