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三彩馬現在市場價值及鑒定

唐三彩馬現在市場價值及鑒定

唐三彩的真正盛行不過在唐中宗神龍元年至唐玄宗開元盛世(公元705~741年)的三十多年間。而當唐宣宗以後,唐三彩逐漸湮沒,退出了歷史舞台。

唐三彩馬特點:

1、彩帶裝飾法

這是一種利用釉料本身的流動性,在底釉的一定部位刷上濃厚的各色釉汁,任憑其自然流淌而形成的一條條斑駁的彩色條帶的裝飾手法,是三彩馬最為常見的一種裝飾手法。

2、點彩裝飾法

即用毛筆在馬的軀體上點染各色釉汁斑點,或在深色底釉上點淺色斑點,或在淺色底釉上點深色斑點,使之疏密有致,呈現出自然天成的效果。通常點藍彩馬比較名貴。

3、貼花裝飾法

即將模印好的各種裝飾物貼在三彩馬的一定部位,使馬顯得更加華貴莊重。常見的裝飾物有馬鞍、披毯、鈴鐺、寶相花等。

4、絞胎裝飾法

又稱攪胎,即模仿大理石紋路的一種裝飾手法,其操作方法,過去說法不一,經過國內科研工作者的多年努力現已基本掌握。從出土三彩器看,唐三彩的絞胎紋實際上有三種藝術表現形式:其一是器身用絞胎技術製作而成,即先用白、赭兩色瓷土分別製成薄泥片,然後層層疊加,拉坯或手捏成型,使坯胎呈現大理石或類似樹木年輪的紋路。其二是貼面絞胎,即將絞胎紋薄片貼在器物外面,使器物的局部呈現絞胎紋。其三是仿絞胎。

5、拉毛裝飾法

即在馬鞍部位通過刻畫形成一種粗毛毯的效果。這種裝飾手法在三彩駱駝身上經常見到,三彩馬身上較少見。

唐三彩盛行於唐代,唐三彩是一種低溫釉多彩陶器,最早出現在唐高宗時期,武則天至唐玄宗開元年間最為盛行。其中多以黃、褐紅、翠綠為基本釉色,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調。三種釉色之間沒有固定的界限,它們相互滲透,互相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它的錯色、滲色現象,給人一種流暢、自然、清新的特殊美感。後來人們習慣地把這類陶器稱為「唐三彩」。斑斕璀璨的唐三彩是中國古代最鼎盛時期唐代藝術的典型代表。

唐三彩的是在民國初期,1905至1909年修築隴海鐵路期間,在洛陽北邙山一帶因工程修建而毀損了一批唐代墓葬,施工者發現許多帶彩釉的陶馬、陶駱駝和陶俑,由於這些陶器上大多數帶有黃、綠、白或黃、綠、褐三種顏色,於是人們就給了它們一個形象的名字——唐三彩。

不過唐三彩命運多舛,在發現之初許多人認為是不吉利之器,大量的唐三彩在出土後被就地砸碎,以避邪氣。後來,國外古董商發現了唐三彩的潛在價值,開始大量搜集,才逐步在國內受到重視,從此唐三彩聲名鵲起,並在世界各地拍賣會上廣受追捧,唐三彩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成為最貴的中國藝術品。

唐三彩在1989年,一匹漂亮的唐三彩黑馬在英國倫敦以495.5萬英鎊拍賣價成交,該價格創造了當時中國瓷器拍賣的世界最高紀錄。近年來,唐三彩拍賣行情依然十分強勢,在2013年3月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會上,一件唐三彩馬以1298.9萬港元拍出,在2014年3月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會上,又一件唐三彩馬更是以2029.9萬港元的高價成交。

真品唐三彩馬從造型上看,一般都是頭小頸長,體壯膘肥,臀部發達,腿部強勁有力,處處都可透出一種內在的、真實的美。其眼睛、耳朵、筋骨、肌肉等局部雕琢精細,刀工嫻熟,符合實體馬的特點。而仿品往往是只見其形,不見其神,各部器官比例失調,線條生硬。高仿唐三彩馬在外形上一般無可挑剔,但在馬的神態上總會有一些破綻。特別是官墓出土的三彩馬,其裝飾物很多,件件飾物做工都一絲不苟,十分到位。而仿品則很難做到處處都天衣無縫。真品三彩馬都是使用模製法成型,雙模左右拼合而成,局部修胎。馬肚中間留有一孔洞,透過孔洞可以清楚地看到馬脊處留有合模時的痕迹,並可看到器壁上留有一些不規則的手工痕迹。而仿品內部通常是平滑的。真品三彩馬尾部和身軀均連為一體,特別是尾部常有殘損。仿品中器型較大者往往採用分件製作,有的在馬尾部留有插孔,燒成後再插入,然後再上釉二次燒制而成。因此,馬尾部破綻往往難以掩飾。

唐三彩馬的底板和馬上人的頭部一般都不上釉,唐代工匠在製作三彩馬時總要在底板和馬上人的頭部刷上一層白色的化妝土,然後再根據需要,在馬上人的頭部用各種顏料上色開相。由於三彩馬在地下埋藏了上千年,出土後的三彩馬底板和馬上人面部的化妝土常常會出現斑駁脫落的現象,這種自然形成的缺陷呈現了一種自然美,也是我們辨別真偽的一個重要依據。

唐三彩近幾年的拍賣價格:

唐三彩馬俑436.00萬

唐三彩馬 (一對)220.00萬

唐三彩駱駝 (一對)176.00萬

唐三彩鎮墓獸 (一對)88.00萬

唐三彩馬俑436.00萬

唐三彩蓋缽420萬

唐三彩330萬

唐三彩陶 仕女俑280萬

唐三彩圓珠紋粉盒260萬

唐三彩的靜物365萬

唐三彩供瓶 (兩件)320萬

唐三彩瓶盂(兩件)150萬

唐三彩香盒120萬

唐三彩綠釉白點盆420萬4

唐三彩水洗340萬

全國巡展會火熱徵集參展項目:

[陶瓷] 高古瓷、元明清瓷器、民國名瓷、現代毛瓷及名家紫砂壺。

[玉石] 古玉、明清玉、現代玉、翡翠、田黃、隕石、雞血石。

[字畫] 歷代名人名家書畫、現當代書畫、各派系名家字畫。

[雜項] 古籍善本、金銀銅器、奇石雕件、文房用品、佛像。

[傢具] 明清各種材質的硬木傢具,以紫檀、海南黃花梨及金絲楠木、千年烏木等

請點擊文章尾末的「閱讀原文」瀏覽展覽詳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