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鮮菇團游寶島(四)

鮮菇團游寶島(四)

一座城,如果有山有水,有美食有故事,有新與舊的碰撞,還有隨處可見的獨立書店、藝術影院、展演空間和各種文創意象,真的算極其美好的城市了吧。

台北恰好擁有這一切。

台北最著名的山是陽明山,很多人是從台劇中認識它的,無論是潔白的海芋花海,還是神秘的豪宅聚落,或是一定要和心愛的人在半夜裡去看一次的夜景。

總之,這是個浪漫的名字。

那裡除了青山翠谷,四季花海,還有跟一般山景很不同的湖泊草原、野溪溫泉,也同時擁有眾多人文景觀。

因為陽明山是台灣離都會區最近的一座國家公園,也因此被稱為台北的後花園。

另一處位於市區之中的象山,是很多人更為推崇的看夜景的地方。

它雖不很高,但交通便利,視野極好,可以看到以101為主體的更加顆粒清晰的市區景貌。

還有位於南山一帶的木柵觀光茶園,也成為新的看夜景的推薦地。

不妨體驗一下貓空纜車的水晶車廂,然後在大自然的環抱中品茗用餐,俯瞰台北,好不愜意。

考慮到季節氣候及時間成本,以及夕陽紅團的恐高症和老殘腿,最終我們還是把有限的時間留白給了情誼。

山景夜景,只能下次再見。

沒去成後花園,我們倒是去了台北的肺--大安森林公園。

或許它的面積無法與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相比,它的歷史文化更無法與頤和園、圓明園、天壇公園這些相比,但它就那樣平易近人地坐落於城市的心臟地帶,袒露著芳華。

那天經過大安森林公園,正是逛到腿抽筋、心冒煙的時候,從新生南路的入口進去沒幾步就是一片生態水池。

水池中間的人工島及外圍分布著不同的植被,吸引來各種水鳥。

坐在池邊的長椅上,看鳥兒們在水邊、在樹梢悠閑自得,對人類沒有絲毫的懼怕,真的覺得生態和諧共存是這個星球上最美妙的事。

大安森林公園真的不是什麼必游的景點,但如果你是在此生活的人,這真的是一處可以常常來感受靜謐幸福的極為奢侈的休憩地。

同樣位於市區中央的上海人民公園,剛好飛去台北的前一天我們也路過,一進門就被烏泱烏泱的人群給嚇壞了,仔細一看全是舉著兒女照片在談人口買賣的父母們。

就是這樣,大陸的城市公園大多都被變態的相親角和奇葩的廣場舞大軍所佔領,還有一堆吹拉彈唱甩鞭子撞大樹的,讓喜歡清靜的人總是想迅速逃離。

大陸人民總覺得,公園既然是「公」的,那麼我們做什麼都理所當然,卻不明白正因為是公共領地,才更應該顧及他人,顧及大多數人的感受。

除了基本的社會公德心的缺失之外,我們也看到了一種文化和生活審美的尚未達標。

為什麼全世界只有中國有廣場舞?當然不是只有中國才有廣場,更不是只有中國老人才注重健身。

只是因為這種完全沒有美感、創造力和個性的卻又帶有表演色彩的集體活動,再加上嚴重的噪音超標,在稍顯文明的國度里都是不容易存活的。

在台北,會在大型公園中設有露天音樂舞台,在特定的時間裡,安排優質的音樂表演。

大安森林公園的露天音樂台就是五月天開始樂團生涯第一場表演的舞台。

真正高質量的表演,才能稱之為文化生活,也是提高全民藝術審美的基礎。

與身邊那個崇尚喧鬧,還不懂享受寂靜的世界相比,大安森林公園所兼具的人文與自然情懷,便顯得尤為奢侈。

台北還有一處綠地叫華山大草原,名字是真的有點誇張,那當然算不上草原,但那是台灣人最愛的十大野餐地之一。

在那寸土寸金的中央地帶,能保有一塊生態綠地,去享受整個身心靈的放鬆,已是奢侈,而它的周邊還擁有創意市集、特色美食以及藝文展覽。

所有的美好集合一體,且唾手可得,讓你突然明白到底台灣人口中的小確幸是怎樣的體驗。

這時候,你不會再去計較那片綠地到底有多大,能讓心靈野馬奔跑起來的就是名副其實的草原!

台北的自然總是融於生活,輕易就造出一種生活在別處的超然。

這正是一種生活美學,也是我們要正視的文化差距。

城因河流而誕生,河因城市而聞名。

世界許多著名的城市,都依傍著一條著名的河流,居住在這座城市的人們和過客,會在那條河流中編織故事,寄託思念。

而屬於台北的這條河叫淡水河。

90年代初,鄭智化的那首《淡水河邊的煙火》如泣如訴,莫名就在心裡畫下一條流淌著淡淡憂傷的河,也嚮往著某天真的能去那裡邂逅一場煙火表演。

而真正認識「淡水」這個名字,卻是從央廣的節目《聲動美術館》開始。

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組負責人林育淳女士介紹了大量的日據時代日籍和台灣本土的美術家,而其中大多數畫家的筆下都有自己對淡水的獨特描繪。

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像淡水這樣,被這麼多的畫家以如此豐美而多量的畫作頌念著。

一方面,有昔日「東方威尼斯」之稱的淡水,在歷史上曾經是台灣第一大港,也是西方文明在台灣北部散播的起點。因為經濟和文化的凝聚,使得很多藝術家匯聚於此。

另一方面,日本美術家開始把自然寫生觀帶入台灣,讓台灣畫家開始正視鄉土。日本畫家用外鄉人的眼光發現屬於台灣的美,也反過來影響了台灣藝術家們第一次專註而深情地觀察自己生活的那個世界。

而更重要的是,淡水有其得天獨厚的景緻,雲霧山水,坡道蜿蜒,融合西式與閩南建築特色的屋宇錯落有致,夕陽細雨,教堂小徑,那浪漫的氣質,再加上山河之間一動一靜的悠遠寧靜,都使它成為畫家的心頭至愛。

台北的淡水河潺潺而流,畫家用畫筆將時間凝結在紙上,不同年代,不同畫風,描繪出季節變換的韻律,以及川流不息的人文風貌,成為豐沛生命力的最好記錄。

而通過這些畫作,也讓我對淡水小鎮形成三大主景的印象:淡水河,觀音山,以及位於小丘陵上那座當年淡水最高的建築物馬偕教堂。

這次台灣之行去了淡水兩次,但仍然留下許多遺憾,許多近在咫尺的景點都沒能去瞧上一眼,好在,三大主景總算一一看齊。

那天在去淡水的捷運上,毫無心理準備的,突然視線里就出現一座山。

憑山形,我判斷那應該就是觀音山,興奮地不知所措,卻又找不到人來求證,就一直跟同伴們念叨。

隔壁座的阿嬤心疼我,在她下車前特意告訴我,是的,那就是觀音山。

很多人都用大山來形容父親,莊嚴威武,挺拔偉岸。

不知道為什麼,我卻覺得山更像是母親的氣質,堅定、從容,永遠在你身後守護著你。

觀音山形似仰卧的觀音,想必多少人曾把美好的心愿和企盼都寄託與它,那份屬於孩子的信任和依賴,更讓觀音山猶如母親一般的存在,慷慨慈悲。

只要它靜靜地座落於那裡,便能讓人心安定,讓幸福可期。

淡水夕陽是台灣八景之一,我們一度認為肯定是無緣看到了,冬季的台北真的一直在下雨。

不過,漁人碼頭是一定要去走走的,那就碰碰運氣吧。

雖然最終並未看到落日餘暉,卻還是在等待中眼見著晚霞一點一點泛紅,也把淡水河染成燦爛的金橙色,那小小的幸運已足夠讓我們欣喜。

舒服的晚風中,遠處的燈塔忽明忽暗,情人橋不斷變換著色彩,流浪歌手在唱著那些我們最熟悉的老情歌。。。

此刻我真的明白了為什麼許多人說淡水夕陽是最美的夕陽。

站在這裡你才會懂得,真正的美不只來自視覺,還來自嗅覺觸覺聽覺,和心中的懷想。

那空氣中恰好的濕度,光線中滲出的暖意,安靜中深藏的奔騰,以及隨著風吹來的故人們的愛與哀愁。。。

我想,真的再無一處的黃昏能讓我的心如這般柔軟而又充滿張力。

對於馬偕博士很多人可能並不熟悉,他被稱為是將生命奉獻給福爾摩沙的牧師,不僅在這片土地上傳教助人,在醫療教育方面都有傑出奉獻。

而這座淡水禮拜堂,是由馬偕之子設計,於1933年落成於馬偕街上,也被稱為馬偕教堂。

第二次去淡水主要是參訪央廣淡水分台,本以為可以順道遊覽淡水其他景點,卻沒想到時間非常緊張,據說馬偕教堂有一段距離,所以基本上是要錯過了。

還是要感謝我們的「打字大爺」辜哥,大概被我的碎碎念打動了,午餐後特意帶我們回走了一段路,大概步行了3分鐘,馬偕教堂便赫然映入眼帘。

哈哈,台灣朋友對距離的定義真的跟我們的標準有非常大的差異。

如今的馬偕教堂已經湮沒在更多更高的建築之中,不再是傲然屹立的姿態。

可是那份低調淡然,依然難掩它的美麗,靜謐中還透著某種笑而不語的神秘。

在百度上搜索淡水禮拜堂,各種攻略和點評上清一色的寫著:這是一個適合拍照的地方。。。

我只想說,那真真兒的就小瞧了這座仿歌德式的紅磚建築。

那些它見證過的歷史和故事,它得到過的愛慕和仰望,都等待著你站在它面前的那一刻,穿越時空撞進你的心裡。

作為淡水河最大的支流—基隆河,竟然是本次旅程一個最意外的驚喜。

簡單環島後回到台北的第二晚,我們跟去年央廣最棒的節目「21點聽台灣」的主持人詹婉如以及最鬼馬的粵語主持人lulu約了晚飯。

去台灣之前,婉如就答應要跟我們一起開香檳慶祝「21點聽台灣」喜獲金鐘雙料獎,只是我們真的沒想到,她會帶著我們去了她家的「後院」。

這張後院照曾是婉如的微博頭像,基隆河畔燈火闌珊,隔著一汪河水的101別有風味。

我也想像過,一定會去看一看基隆河,因為它就在央廣的前面,卻沒想到會是那樣溫暖難忘的夜晚。

晚飯後我們跟著婉如、lulu帶著一瓶香檳來到照片中的地方,找了一處階梯,大家席地而坐把酒言歡。

老天爺賞臉,雨停風歇後,天空上還有稀稀落落的星光。

大家毫無陌生感和距離感,就像姐妹淘一樣開著玩笑,掏著心窩子。

突然,婉如從包里掏出來一座金光閃閃的金鐘獎盃!

當時的我,真的眼角發熱。

這是一份最真摯最深情的分享,讓作為聽眾的我們真的覺得好榮幸。

還記得金鐘獎揭曉的那晚,我們一起守著直播,緊張、興奮、狂喜。

還記得節目最後一期,在電話中終於還是難以克制的哽咽到不能言語。

2017的整整半年,每天21點大家都守在一起,那已經成為一個幸福的習慣。

已經很久沒有一個節目能讓我如此喜愛了。

婉如用她最珍貴的一顆愛廣播愛這個世界的赤子之心,經營起有溫度有熱情的一方天地,也讓每一位嘉賓老師和所有幸運的聽眾都被深深感染,激蕩出更多的能量交換。

美好是不會隨著節目的句點而終結的,於是我們帶著對彼此的感恩,達成了這次美麗的相見。

而那麼有心的她,也在這個夜晚給我們帶來了最好的禮物,那是屬於我們共同的愛與榮耀。

事實上當得知我們要去台灣後,婉如約了所有客座老師與我們相見,老師們也都在第一時間全部答應,真的讓我們超級感動。

小野老師,向陽老師都是國寶級的作家,戴伸峰教授不惜從遙遠的嘉義趕來,泥鰍老師只能抽出一小會兒時間,也堅持來見上一面又匆匆趕回去上班。

電波是不是真的很神奇?它能讓那麼遙遠的心與心牽繫,有了這世上最美的相遇。

這些閃亮的瞬間,都會成為我的星星口袋裡,那些最珍貴的收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塔西的後花園 的精彩文章:

TAG:塔西的後花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