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李小冉夫婦、文章坐鎮,每況愈下的光彩傳媒還有機會突圍?

李小冉夫婦、文章坐鎮,每況愈下的光彩傳媒還有機會突圍?

李小冉,一個逐漸退出主流觀眾視野的女星,卻因為李小璐PG One事件而再次受到關注。

關注的理由有點滑稽可笑。因為李小冉、李小璐名字僅一字之差,不少網友誤將李小冉當成李小璐,紛紛跑到其微博底下謾罵,導致李小冉忍無可忍,最後站出來發聲,並一度助攻劇情。

李小冉的再度上熱搜讓人們注意到了她近年事業的轉型,她已經從一位明星轉型為明星股東,聯手其丈夫徐佳寧共同經營著一家新三板公司,光彩傳媒。

去年10月25日,光彩傳媒公布了2017年第一次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決定新增80萬股,募資2000萬元。而募集的目的,主要用於補充公司日常經營所需的流動資金,以及償還部分外部借款。

眾所周知,光彩傳媒的背後有眾多的明星股東。除了李曉冉(為明星李小冉)夫婦是控股股東及實控人,另外還有文章、婁燁等人坐鎮。

根據2017年上半年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6月30日,光彩傳媒營業收入為657.4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32.35%;利潤-569.69萬元,上年同期-295.53萬元。

2016年公司的營業收入為9179.3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5.22%;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562.8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078.45%。

而2015年度,光彩傳媒營業成本為1580.00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69.09%,營業利潤為62.03萬元,同比減少95.53%。

很顯然,這幾年光彩傳媒的利潤波動很大,虧損嚴重。

面對實力強悍的對手,光彩傳媒在影視劇領域一方面缺少資金、沒有強大的IP支撐,另一方面還存在過度依賴控股股東的危險,若不及時剎車,怕是會越走越難了。


從《來不及說我愛你》到《裸婚時代》,瞅瞅光彩傳媒發家史

去年10月,光彩傳媒公布了2017年第一次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決定增80萬股,募資2000萬元,將於今年10月30日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並公開轉讓,吸引了一波關注。

光彩傳媒前身是北京光彩世紀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6月12日。由徐佳寧、於大衛分別出資20萬元、10萬元共同設立,註冊資本為30萬元。2015年8月26日,正式更名為北京光彩世紀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業務為影視劇的投資、製作及發行,藝人經紀服務及宣傳策劃業務。

光彩傳媒自成立以來,投資製作並成功發行了多部電影和電視劇,《裸婚時代》《來不及說我愛你》《一觸即發》《我的寶貝》等觀眾耳熟能詳的作品廣受好評。

公司於2015年12月11日在新三板掛牌,以協議方式轉讓,公司主營電視劇、網劇的投資、製作和發行,電影的投資、製作和發行,藝人經紀服務和宣傳策劃。

公司成立至今17年,前十年默默無聞。而後,第一次股權變更發生在2009年2月6日,於大衛將其持有的33%(對應出資額10萬元)轉讓給徐光。

隨後進行了4次股權變更,徐佳寧和李小冉共計持有公司66%股份,為公司實際控股股東,兩人簽署了一致行動人協議。

而光彩傳媒的股東從編劇、導演再到演員,可謂是星光熠熠。

除了李小冉夫婦外,還有文章、婁燁等知名投資人。演員文章、婁燁、耐安於2015年5月分別以20萬參股,三人占股比例均為4%。

文章以《奮鬥》《雪豹》《裸婚時代》等廣受好評,後因出軌問題頗受輿論譴責。

婁燁為內地第六代導演領軍人物,斬獲第5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也憑藉《推拿》獲得第十五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獎。

可以說,大量明星的入股,長期合作,以自身實力和知名度有效提升了光彩傳媒的競爭力,借著新三板和股權眾籌的東風,光彩傳媒也一度風光無限。


凈利劇烈波動下滑,多部作品表現不理想

從業績上看,2015年、2016年、2017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322.60萬元、9179.37萬元、657.48萬元;

同時2015年、2016年、2017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分別為27.04萬元、3562.88萬元、-569.69萬元。

顯而易見,光彩傳媒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一直在波動,由2014年的增長到2015年下降,繼而又在2016年實現增長,而今年上半年又呈現下降的趨勢。

那麼,造成光彩傳媒這樣波動態勢的原因何在?

光彩傳媒2015年度凈利潤較同期減少97.41%,主要在於光彩傳媒營業收入的大規模減少和管理費用的大幅度增加。

而無營收的原因在於,光彩傳媒沒有擔任執行方拍片,對外投資並擔任非執行方的《梔子花開》《玻璃鞋》和《酷爸俏媽》,這三篇作品利潤尚未收回。

2016年光彩傳媒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主要是因為公司投資了較多的影視劇,而這些資金除部分公司業務回款外主要通過銀行借款、影視基金借款,以及其他非金融機構和個人借款獲得。

而今年上半年的虧損,則主要由於上半年通常為公司影視劇的投入期,公司業務核心主要為劇本籌備及項目投資,以此為下半年實現收入做準備。

並且這些收入,僅為電視劇《浪花淘盡》實現向部分地方電視台銷售,取得的部分收入和以前年度拍攝影視劇後續的再播收入,以及年初公司加入的新策劃團隊為其他項目做策劃的零星收入,因而從總體上看,處於虧損狀態。


影視劇行業風聲鶴唳,光彩傳媒如何突圍?

鑒於國家對文化產業的鼓勵引導性政策以及影視劇市場的火爆,近年來從事影視劇發行、經銷的企業激增。

國內電視劇行業快速發展,企業眾多,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在資金、品牌及渠道等各個方面都逐步加強,湧現出一批實力較強的影視製作公司。

而光彩傳媒規模相對較小,公司一年完成電視劇數量有限,掛牌後無定增融資,都是間接融資、資金相對緊張,且IP儲存少,在搶佔行業資源、競爭力等方面與主板上市公司如華誼兄弟、華策影視、華錄百納等相比,差距明顯,抗風險能力較弱。

如果在IP以及製作等方面與群狼硬碰硬,光彩傳媒就吃力不討好了。只能通過新的表現方式「搏出位」。

其次,在資金鏈上,光彩傳媒的短板則更明顯。相比同行業競爭對手,公司資金緊缺限制了公司對高成本大片的投入,知名演員的引進和優秀製作團隊的聘請。隨著登陸新三板進入資本市場,外部融資能力按理也會提高。

不過,新三板上半年的融資功能卻不太給力,對比前兩年的定增數額,幾乎腰斬。所以,這次急著發行股票,多半也是出於這個考慮。

再就是光彩傳媒過度依賴控股股東。在公司改製為股份公司以前,公司的主要業務電視劇的製作發行等,主要靠徐佳寧個人的全面策劃和協調。

股份公司成立後,短期內公司的主要影視劇的總體策劃仍然依靠徐佳寧個人,從而使得公司存在對控股股東過於依賴的風險。

2010年《來不及說我愛你》、2011年《裸婚時代》、2012年《一觸即發》、2014年《我的寶貝》,都是靠徐佳寧一個人全面策劃和協調實現的。

看來,光彩傳媒要想進一步綻放光彩,不僅要完善自己的影視劇製作體系,降低影視產品風險,減少對公司控股股東的依賴,還要積極引資,為後續再創《裸婚時代》的輝煌奠定厚實的資本基礎。

而此次募集的2000萬元的資本,或許可以暫時緩解光彩傳媒目前面臨的資本短缺的窘境。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