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JAMA還帶這麼玩兒:這位結腸癌患者,我可以捏一捏你嗎?

JAMA還帶這麼玩兒:這位結腸癌患者,我可以捏一捏你嗎?

JAMA還帶這麼玩兒:這位結腸癌患者,我可以捏一捏你嗎?

作者丨haixin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1

治療預後如何?生存期多久?頭疼頭疼

對於臨床醫生而言,能夠慧眼識別出哪一類早期癌症患者可能存在更差的治療預後以及更高的死亡風險是考驗醫術成熟的關鍵,但也因此成為很多人的痛,因為臨床上的預後指標實在是叫人眼花繚亂……

但哪些具有重要意義?別看我,我也不知道。

JAMA還帶這麼玩兒:這位結腸癌患者,我可以捏一捏你嗎?

就拿結腸癌來說吧,不是界哥吹牛,我坐下來就能寫一沓厚厚的寶典。至於為什麼還沒寫?因為我一直站著辦公嘛,哈哈。

好了不開玩笑,談到結腸癌預後指標,以下內容你一定都不陌生:

腫瘤沉積、血清CEA水平、腫瘤退縮評分、環周切緣、淋巴管血管侵犯、神經周圍侵犯、微衛星不穩定、KRAS與NRAS基因突變、BRAF基因突變……

哇,好專業(辣眼睛)呢!掌握這些,我就是行走的結腸癌預後百科全書啦!

誒,為什麼會莫名地留下眼淚,一定是我對這些知識愛得深沉!

JAMA還帶這麼玩兒:這位結腸癌患者,我可以捏一捏你嗎?

可是如果有一天,界哥發現,除了這些五花八門的高冷數據,還有一種更輕鬆簡單的方式,能預測結腸癌的預後,你要不要get起來?比如你只需要看看患者血常規、沒事捏一捏患者(不是揩油啦)……

不要覺得界哥胡說,我可是有圖有證據的!來學習(圍觀)一下!

2

系統炎症合併少肌症,結腸癌死亡風險翻倍!

這是一項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研究者發表在JAMA oncology上的研究,旨在闡明診斷前升高的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例(NLR)診斷時少肌症對結腸癌治療預後及生存期的影響。

結果頗為驚人,患者診斷前NLR升高不僅和診斷時少肌症之間存在相關性,且這兩項風險因素合併出現時,能夠使非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死亡風險增加一倍!

不明覺厲!有戲,往下看!

為了尋找系統性炎症和少肌症與治療預後之間的關係,以及兩者之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並共同影響結腸癌患者的生存情況,研究者採用C SCANS研究,入組2470例2006~2011年首診為Ⅰ~Ⅲ期結直腸癌並接受手術的患者。

該項研究中,研究者計算了癌症患者診斷前24個月的平均NLR值。

這裡插播一個小知識~

我們知道腫瘤微環境對於促進腫瘤生長起著關鍵作用,而腫瘤微環境形成與慢性炎症過程有諸多相似之處,因此腫瘤預後不僅與腫瘤的惡性程度有關,還與機體本身的炎症反應相關。

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在機體免疫功能中均扮演重要角色。臨床中高NLR提示結直腸癌患者5年生存率較低、預後不良。

因而本研究中,研究者選取NLR作為系統炎症反應的主要評價指標,有理有據。

本文中,NLR小於3,表示輕度或無系統炎症

另外,通過CT掃描計算出骨骼肌指數(即第3腰椎處的肌肉面積除以身高的平方)。對於正常或超重的患者,肌肉減少定義為男性低於52 cm2/m2,女性低於38 cm2/m2。對於肥胖的患者,肌肉減少定義為男性低於54 cm2/m2,女性低於47 cm2/m2

再插播一個小知識~

少肌症,是一種以骨骼肌質量、力量以及功能的減退為主要特徵的退行性綜合征。其常常與許多慢性疾病相關,比如慢性腎功能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癌症等。

目前,也已有文獻報道,對於腫瘤患者,少肌症的出現可能預示著更差的手術治療效果、更高的毒性反應以及更短的生存期

診斷前NLR較高,診斷時更易出現少肌症

研究結果顯示:

診斷前具有較高NLR的患者通常年齡較大、多為女性,傾向結腸癌,多為Ⅱ期或Ⅲ期CRC。

且多數患者存在超重或肥胖現象。

在2470例患者中,NLR≥3和肌肉減少的情況十分常見,分別為佔46%和 44% 。

研究還發現,診斷前高的NLR也與診斷時少肌症的出現呈現正相關,這種相關性與患者種族、年齡、癌種、分期、BMI無關。

NLR<3的患者相比,3≤NLR<5的患者出現少肌症的幾率是其1.35倍 (95% CI, 1.10-1.67) ,

NLR≥5的患者少肌症的發生率是NLR<3的患者的1.47倍 (95% CI, 1.16-1.85)。

表1 2470名非轉移性結腸直腸癌患者診斷之前的系統炎症水平

JAMA還帶這麼玩兒:這位結腸癌患者,我可以捏一捏你嗎?

NLR≥3合併少肌症,死亡風險增加一倍!

隨後,研究者評價了患者的生存期。Kaplan-Meier生存曲線顯示,

那些NLR≥3且同時存在少肌症的患者,其生存期大大縮短;

NLR<3無少肌症的患者,其生存期最長

該研究覆蓋了不同年齡階段的患者,通常我們認為老年人更傾向於出現系統性炎症和少肌症,不過該研究提示,NLR≥3和少肌症的風險存在於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中,且一旦出現,其引起的生存期縮短風險也是一樣的

JAMA還帶這麼玩兒:這位結腸癌患者,我可以捏一捏你嗎?

圖注 Kaplan-Meier生存曲線評估2470名非轉移性結腸癌患者中,NLR和少肌症對患者生存期的影響

在多因素分析中,NLR和少肌症相互作用之間沒有表現出顯著差異,因而研究者採用了單因素死亡風險評估,結果顯示,

  • NLR≥3總死亡風險比為1.64,與結直腸癌相關的死亡風險比為1.71。

  • 少肌症總死亡風險比為1.28,與結直腸癌相關的死亡風險比為1.42。

  • NLR≥3合併少肌症,與總死亡風險比為2.12,與結直腸癌相關的死亡風險比為2.43其風險均增加了不止一倍!

表2 2470名非轉移性結腸癌患者中,NLR、少肌症、結直腸癌(CRC)存活的關係

JAMA還帶這麼玩兒:這位結腸癌患者,我可以捏一捏你嗎?

這項研究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評估系統性炎症和身體肌肉狀況與結直腸癌死亡風險之間關係的研究。研究首次發現:

在Ⅰ到Ⅲ期結直腸癌患者中,診斷之前具有較高NLR的患者,在診斷後更易出現少肌症。

而少肌症合併系統炎症將增加患者超過一倍的死亡風險!

嚇得我一手舉起了單杠!肌肉肌肉我愛你!

3

界哥嘚啵嘚

怎麼樣,有沒有刷新三觀?

也許以後,真的可以多看一看患者血常規,沒事捏一捏患者了……

JAMA還帶這麼玩兒:這位結腸癌患者,我可以捏一捏你嗎?

參考文獻

[1] Cespedes Feliciano E M, Kroenke C H, Meyerhardt J A, et al. Association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Sarcopenia With Survival in Non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Results From the C SCANS Study.[J]. Jama Oncology, 2017:e172319.

[2] Lowes L E, Hedley B D, Keeney M, et al. User‐defined protein marker assay development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using the CellSearch? system[J]. Cytometry Part A, 2015, 81A(11):983-995.

[3] Bonnomet A, Brysse A, Tachsidis A, et al. 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s and Circulating Tumor Cells[J]. Journal of Mammary Gland Biology & Neoplasia, 2010, 15(2):261-273.

[4] 高維鴿, 龔旭晨, 戈小虎. 術前外周血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與老年直腸癌患者預後的相關性[J]. 中國老年學, 2014(24):6915-6916.

[5] 邵時傑. 肌肉減少症與結直腸癌切除術後併發症發生率的相關性分析[D]. 溫州醫科大學, 2015.

(本文為醫學界腫瘤頻道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作者和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