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玉米熊問答-喝過恐龍血的植物長這樣?

玉米熊問答-喝過恐龍血的植物長這樣?

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歡迎收聽玉米熊放學小報,今天是2018年1月9日星期二,這裡是玉米實驗室。

最早的食蟲植物何時出現?

問:最早的食蟲植物何時出現?

答:

大家好,我是與古生物有不解之緣的楊嬰。

食蟲植物生活在土壤貧瘠、光照充裕的地區。這些地方的土壤里,缺乏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氮元素,所以植物們不得不「開動腦筋」,將自己的葉片「武裝」起來,捕捉飛舞的昆蟲以汲取營養(典型的食蟲植物長什麼樣?想認識豬籠草、瓶子草、捕蠅草、茅膏菜,請到這裡來:重口味者說:蟲子老鼠當然好,但還是便便更有營養哦|玉米熊小報No.402)。

它們精巧的捕蟲機制,並不是從同一個祖先那兒獲得的「遺產」。食蟲植物分屬於6個目,有大約600多種。它們的親緣關係很遠,即使有相似的捕蟲器官,相似的捕蟲行為,也只是不同植物在相同環境下,迫於生計而打扮成同一副面孔的結果。很多生物都像食蟲植物們一樣,比如鯊魚、魚龍和海豚,它們一個是魚類、一個是爬行動物、一個是哺乳動物,卻都擁有流線形的身體,都適應在水中游泳的生活。這些生物的親緣關係八竿子打不著,卻由於長時間應對相同環境而變得彼此相像的生物,科學家們把這種情況叫作「趨同進化」。那麼回過頭來說說食蟲植物:它們雖然都選擇了「吃蟲子」這一相同的習性,但這種特點其實只是因為它們生活的環境都缺氮元素,它們在本質上不同源,也就是說,沒有相同的祖先。所以,要通過今天地球上生活的食蟲植物形態來推斷最早的食蟲植物相貌、並標定食蟲習性出現的時間,實在是非常困難。但如果從化石記錄上追尋,倒是有一些蛛絲馬跡。

科學家在捷克南部發現過一種化石,當時,他們認為這些化石與今天的貉藻果實類似,所以把它定名為「光輝古貉藻」(Palaeoaldrovanda splendens)。今天的貉草屬於茅膏菜科,因此,這些化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認為是今天茅膏菜的祖先。這種植物生活在8500萬至75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在熱帶島嶼上與恐龍為伴。不過,近年來,也有些科學家對古貉藻的果實化石提出了質疑,在他們的心目中,這種橢圓形的化石說不定是某種昆蟲的卵。

左為8000萬年前的「光輝古貉藻」種子化石,右為今天的茅膏菜科的囊泡貉藻種子。兩幅圖左側的白色豎線是標尺,都代表0.5毫米。

今天的囊泡貉藻(茅膏菜科)圖源:https://www.bgflora.net/(保加利亞植物志電子版)

今天的囊泡貉藻(茅膏菜科)圖源:維基百科

今天的囊泡貉藻(茅膏菜科)圖源:https://www.bgflora.net/(保加利亞植物志電子版)

那麼有沒有其他的古老食蟲植物呢?這就要提一提產於我國遼寧西部的「長頸古瓶子草」(Archaeamphora longicervia)的化石了,它與今天北美的食蟲植物紫瓶子草長得很像。這種草生活的時代比光輝古貉藻還要早,久達1.2億年前的早白堊世,同樣與恐龍共享一片天空。

長頸古瓶子草化石(左上)及復原圖(右),左下圖為與該化石最相似的現代植物——捕蟲植物紫瓶子草。

不知道這些古老的食蟲植物,有沒有借著捕捉蟲子等小動物的機會,間接地吸食過恐龍的血肉呢?

這裡是玉米實驗室,每天一張放學小報。

科學攝影

囊泡貉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玉米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TAG:玉米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