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港的女兒,絕代的梅艷芳

香港的女兒,絕代的梅艷芳

12月30日是梅艷芳的忌日。

梅艷芳去世的時候,我還才十多歲,看到新聞紛紛報道,享年40歲,心裡還覺得,哇,梅艷芳都40了,之前看過她的演唱會片段,一點也看不出來。

即使在宣布自己生病的時候,她看起來也只是憔悴了一點,並沒有多大的變化。

現在回頭想想也是好笑,也只有小孩子會覺得40歲很老,現在看看線上的這些女明星,別說40歲了,過了50歲仍然風情萬種的大有人在。

梅艷芳如果無恙地活到現在,會是什麼樣子呢,張國榮也是,這兩個問題,是我每次看到他們相關的新聞舊聞的時候,都會想的。

可是也只能想想罷了。

梅艷芳去世之前,因為戰鬥在抵禦SARS疫情第一線而犧牲的一生的年輕醫生謝婉雯因為事迹突出,被香港政府授予了「香港的女兒」這稱號。

同年梅艷芳去世,治喪委員會沿用了這個樸實而厚重的稱呼,以此概括梅艷芳的一生,此後同樣得到廣泛的認可。

位於星光花園的梅艷芳銅像基座上,是劉德華的題詞:「香港女兒梅艷芳」

梅艷芳憑什麼也能成為「香港的女兒」,也許是因為就像《獅子山下》一樣,在她身上凝聚了出身草根卻百折不撓、頑強不息的「香港精神」。

同時,社會劇變給個人帶來的巨大機遇和挑戰,讓一個從小賣唱的苦孩子,一步步成為歌壇叱吒風雲的大姐大,仗義執言提攜後輩,這是一個時代里標準的勵志傳奇。

梅艷芳就是傳奇本人。

她從小生活在一個貧困家庭里,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她是家裡最小的女兒。父親早逝,母親一個人要供養四個孩子,困境可想而知。

梅艷芳很早就跟姐姐梅愛芳一起出去表演,四歲就開始登台,當時像她這樣賣藝的女孩子通通被稱為歌女,不是良家,自己過得辛苦不說,還要平白遭到別人的白眼和嘲弄,也因此早早就輟了學。

梅艷芳的舞台表演天賦過人,但這種才能並沒有讓她生活變好,因為下台之後要向客人伸手討錢,跟乞丐並無區別。

夜總會裡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被罵被調戲是常有的事,最難過的是,全家人的生計都靠兩姐妹撐起來,但母親和哥哥並不體諒她們,好像那是應該的。

後來母親嫁了繼父,繼父更是天天罵街:

將來你們有本事做歌星?到廟街接客啦!

也唯有在舞台上表演的時候,她才會偶爾露出一點笑容。

這樣的四處奔波全職賣唱的日子,直到她和姐姐一起參加新秀歌唱大賽,姐姐被淘汰,她取得了最後的冠軍,才算結束。

梅艷芳翻唱了徐小鳳的《風的季節》,評委黃霑給出了滿分,堪稱梅艷芳伯樂的顧嘉輝因為「藝術無滿分」為理由扣掉一份,梅艷芳以此成績奪冠,正式進入歌壇。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她1983年的第二張唱片就拿下了五白金的銷量,85年的專輯《壞女孩》首周就突破了八白金,此後各種演唱會更是不停刷新記錄,85年到89年連續五年獲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稱號,到1990年宣布退出音樂類獎項的競爭時,才不過27歲。

而在之前的1988年,她又靠著《胭脂扣》得到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她演的女鬼眼裡有散不去的哀愁,跟她早年的經歷不無關係。

梅艷芳的歌我聽的著實不多,主要是看她的電影,看她演戲的時候,你不會想到這是一位歌手,只覺得她是電影的戲中人。

不管是如花,還是川島芳子,或者是白雲飛,顧曼璐,齊桓公,或者就是在電影里給男主角做陪襯的面目模糊的女性,像《紅番區》和《審死官》,她都能把握角色的實質。

記得以前看關錦鵬的採訪,說梅艷芳在演如花的時候,本來前一秒還在嘻嘻哈哈地跟人聊天,一說開始馬上就能入戲,演得絲絲入扣。

連非常難搞的無厘頭喜劇,她都可以跟周星馳一起擠眉弄眼,毫不遜色。不得不感嘆有的人真的是老天爺賞飯吃。

在她得到的榮譽中,只要拿到其中一個,藝人生涯就算不虛度,像她這樣在影視和歌唱兩個領域都封后,更是絕對的鳳毛麟角。

特別值得強調的是「金針獎」,這是香港樂壇的最高榮譽大獎,沒有固定的頒獎時間,只有足夠資格的歌手出現的時候才會頒發。

除了技藝精湛之外,梅艷芳為人稱道的還有她一生交遊廣闊,豪邁仗義的特質。

從她去世的時候弔唁的人數就能看出來,她的朋友幾乎遍布整個華語娛樂圈,甚至包括了日韓和東南亞。

一個家裡若有大姐,通常都是長姐如母,她被稱為「大姐大」,就處處以大姐的擔當為己任。

她仗義疏財,手中有錢沒數,曾志偉曾經說過:

如果你想找人借錢又不想還的話,那就找梅艷芳好了。

而當別人還錢的時候,她還會反覆確認,你真的找我借錢了嗎?不要弄錯!

2001年她當選了香港演藝人協會第一任女會長,演員們遇到不平事,她都要出頭。劉嘉玲的裸照風波,陳寶蓮遺體被偷拍,梅艷芳都立刻召開協會小組會議商量對策,並組織相關人員四方奔走呼籲,她自己更是站出來義正辭嚴地聲討無良八卦刊物,為受害人討回公道。

後輩遇到困難她總要幫一把,遇到天災人禍她肯定慷慨解囊,不遺餘力地參加各種公益活動,香港陷入SARS病毒危機的時候,她強撐病體號召大家眾志成城,為大家鼓舞士氣。

最難能可貴的,是她在香港回歸祖國之前,自己主動放棄了已經得到了加拿大護照,強調自己中國人的身份,也倡導大家留在港島,為國家盡一份力量,不要去別的地方當「二等公民」。

她推出慶祝回歸的專輯,並且翻唱了董文華的《血染的風采》,這首歌在當時的香港產生了巨大的政治影響,很多人放棄了移民的打算。

話說,何韻詩是梅艷芳的關門弟子,卻沒學到她半成的胸懷。

在香港回歸之後,她也多次呼籲移民了的香港電影人回來發展,自己又多次率代表團到北京爭取祖國對香港演藝事業的支持,促進兩岸的文化交流。

原本張藝謀的《十面埋伏》請她來演大姐,她也總算拿到了在北京開演唱會的批文,就要完成她多年來想要在北京開演唱會的夙願,但這一切都沒能熬過2003年的最後幾天。

梅艷芳的葬禮極為轟動,兩岸三地包括海外的各界人士紛紛發去唁電,緬懷這位曾經為華語娛樂圈做出巨大貢獻的藝人。

香港第一任特首董建華評價,「梅艷芳是香港成功的典範」,她靠著個人的打拚,從小小歌女一路走到歌壇天后,正是香港人自強不息的縮影。

人們懷念她,懷念上世紀8090年代的香港電影和藝人,其實就是懷念那個曾經最讓香港人自豪的黃金時代。

去世之前的告別演唱會上,梅艷芳穿上了婚紗,當了那麼多年大姐大,內心依然住了個小女人,想真正穿一次婚紗,想有一個很愛的丈夫,想組建一個完整溫暖的家庭。

可縱觀她的人生,卻總是情路坎坷,不是遇到渣男,就是有緣無份。

傳說張國榮跟她有40歲的約定,相約彼此到時如果男未婚女未嫁就在一起,可是到了2003年她剛滿40歲,張國榮卻先一步而去,可想而知梅艷芳受到了怎樣的衝擊。

她伸出手在身邊招了招,跟觀眾說:

看,什麼都沒有,撲來撲去也落空。

她預感到了自己時日無多,加緊告誡愛她的人們,人生短暫,要好好把握每一分每一秒:

夕陽很美麗,只是……近黃昏。

她最後留給公眾的,是一句中氣十足的,再見!

45天後,梅艷芳病逝。

天堂有歌,有哥哥

應該不會孤單

長按下方二維碼,撒向人間都是愛

女俠鵺話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女俠鵺話 的精彩文章:

塑料姐妹團編里編外看一圈,應采兒才是最厲害的啊

TAG:女俠鵺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