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平軍的失敗離不開這個原因,曾國藩引以為傲,並表態:吃飽再戰

太平軍的失敗離不開這個原因,曾國藩引以為傲,並表態:吃飽再戰

曾國藩

上一期,我們講到了曾國藩的經濟才能,對於籌響,軍備物資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方法

這一期,我們繼續深入探究,從後勤補助這一塊,來分析太平軍為什麼會敗?

熟讀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曾國藩在軍事上,是不怎麼在行的,尤其是在和太平軍的死磕上,那可真叫個慘啊

有2次和太平軍戰鬥時的時候,曾國藩氣的都要自殺,因為實在是干不過呀,沒法交代,自己還被欺負的憋屈

「咸豐四年(1854年)4月,在靖港水戰中又被太平軍石祥貞部擊敗,曾國藩憤而投水自盡,幸被幕僚章壽麟所救。因戰事不利,曾國藩得旨革職」

「咸豐五年(1855年)2月12日夜,石達開總攻湘軍水營於湖口,燒毀湘軍戰船100餘艘,曾國藩憤怒至極,打算策馬赴敵以死,羅澤南、劉蓉力勸乃止」

曾國藩

在打仗的時候,更是這樣了,將士們一旦上了戰場,糧草輜重就要軍隊自己解決了,你想軍隊作為國家的武器,對於籌措糧草是兩眼一抹黑的呀

採用的也是比較粗魯的辦法,沒有是吧,那就去搶,結合著宗教的教義,美其名曰天父籌糧食,可這哪能持續呢?

但是,對於前線打仗這件事情,自古以來,都是「兵馬未動,而糧草先行」,沒有一個完善的後勤力量,是很難穩定打持久戰的

對於曾國藩這邊就遊刃有餘了,他的士兵是可以按月領銀子的,伙食也是相當的好,後面還有士紳募捐,空白監生的資格,以及厘金等等,前線對於糧草一點也不愁,在這一點上,曾國藩是引以為傲的

儘管太平天國的軍紀非常嚴明,又加上宗教的鼓動,軍隊很勇猛,能夠很迅速的把對手給打敗,可是,那有怎麼樣,你不敢繼續深入呀

反觀清朝這一邊,就沒有那麼大的憂患了,敗了是吧,那就回去吃個飽飯,睡個好覺,明天再繼續和你死磕

曾國藩

以有限的後勤力量應對無限的輸入,你要是不敗,那才奇了怪呢?

只是這一現象,在天京事變前夕是不那麼嚴重的,對於太平天國前期的軍隊,《金陵紀事》有這樣說:

「其膽皆潑,心多入魔,目直視若痰迷者。」「視死如歸,赤身撲敵」

《武昌紀事》也有說:

「太平軍或臨陣,或患病,舉凡一切事,皆對天祈禱,口喃喃求天父默佑,所謀遂意。祝畢,赴湯蹈火在所不顧。」

這也是為啥曾國藩兩次都要尋死,因為對方太平軍完全不是個人嘛,這個時期的太平軍隊與其說是匪患,不如說他們都已經妖化成精了

用清廷這邊凡人的身軀去和那些太平天國的敢死隊,哦不,應該是敢死軍隊去碰,後果也可想而知了

太平天國

只不過在天京事變發生後,軍事上,一部分太平天國的精英部隊因為內亂被殺了,一大部分被石達開給帶走了,思想上,軍民的宗教思想被動搖了,原來那些天父,天兄,都是蒙人的呀

此刻,宗教力量於太平軍隊就如同魂魄離體一般,士兵的整體戰鬥力立馬下降了

再加上後勤物資一直是太平天國的軟肋,士兵的這一強大的宗教力量不在了,糧草都沒有,還打什麼打

太平天國

反而曾國藩那邊高舉著道義的旗子,咸豐四年的《討粵匪檄》中,

「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將天下的知識分子也納入自己的麾下

這一敗的確是遲早的事了!!!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明天請繼續關注,太平天國陷落後,為什麼曾國藩要急著殺了忠王李秀成呢?

覺得有意思的話,歡迎評論留言或轉發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滾輪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滾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