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60歲大媽哭到顫抖的《前任3》,真的配戴上票房冠軍王冠嗎?

讓60歲大媽哭到顫抖的《前任3》,真的配戴上票房冠軍王冠嗎?

◤原創聲明:本文為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不過歡迎大家轉發到朋友圈~么么噠~

說散就散

 說散就散

袁婭維 

00:00/00:00

刷微博的時候小妹偶然看到了這張圖。

What?票房14億?這可能是今年第一爆款了!

這個成績真是厲害了,開年第一紅啊,狠甩好評連連的《妖貓傳》,大概沒兩天就要超過馮小剛的《芳華》了。

既然電影這麼火,小妹當然是要以身試片,為大家評測一下了。那麼這部大爆電影到底長啥樣呢?

一句話總結:一對情侶分手之後念念不忘最終展開新戀情的故事。

電影全名叫《前任攻略3:再見前任》,主角還是當年的韓庚鄭愷。至於細節嘛……

GIF

對不起我真的只記住了他們在夜店蹦迪。

事實上這是一次不太舒適的觀影體驗,影片後半段開始影廳里此起彼伏開始擤鼻涕,看微博才知道是好多人哭了。

《前任3:再見前任》作為一部豆瓣評分只有剛剛及格的6.1分的作品,其票房已經逼近十億,成為2018年第一部票房過十億的電影已經不在話下。這既是一匹票房市場上成功逆襲的大黑馬,同時也是一部承載著鄙視鏈上低端、low標籤「繼子」命運的產品。

說電影low,是因為小妹在觀影過程中屢次很疑惑:為什麼分手了???為什麼又去夜店了??他們到底是在約X還是相親啊??啊女人都分手了難道不可以尋找新的真愛???折騰了半天最後竟然沒和好???女主你都生孩子了還想著男主???韓庚你不是不想分手嗎為什麼又戀愛了啊……

如果說《前任1》為中年90後普及了當下年輕人的蹦迪愛情,《前任3》真正做到了換湯不換藥,用著和《前任1》一樣的蹦迪把妹情節為大家講述了分手之後的蹦迪故事。

說起來《前任3》已經要算相當成功的商業片了,故事完整,演技在線,票房不虛高。但正是這樣才應該更認真的看待問題。

為什麼小妹說這是一部叫座不叫好的作品?(沒錯就是叫座不叫好,影片的情節和價值觀都太簡單粗暴了。)

整部片子都帶有極強的陳舊感,把男女分手拍得特別程式化。一開始倆人就分了,誰也不去認錯。

緊接著男性一方的代表韓庚和余飛,分手後第一件事是去夜店喝酒泡妞。

鄭愷依舊是夜店小獵豹那一掛,認識的KTV媽咪公主一大把,玩來玩去我都沒看懂到底是約X還是要付費的。

而「感情受傷」的韓庚看起來也是來者不拒,都「傷心欲絕」了還不忘租輛豪車把妹。

倆人分手後的日常基本是夜店、KTV兩點一線,在party與交友軟體上放飛人生第二春,大肆慶祝「黃金單身期」。

另外一邊呢,和韓庚分手的女友顯得特別安靜與深沉,拋妻棄子……啊不是,拋棄工作就直接去旅遊了。

她還好巧不巧的和鄭愷前女友是閨蜜,帶著她去KTV玩,結果被韓庚知道吃醋了,硬生生把局裡的男生都帶跑了。

所以為什麼男人去夜店天經地義,而女人分手後卻不能找快樂呢?

剩下的情節不吐槽了……總之小妹看完只覺得男女分手差距真是大,簡單粗暴的把分手後的表現處理為時間+新歡,女人哭著拿時間療傷,男人用新歡換胃口,歸根結底還不就是給性別貼標籤。

在影片的價值觀中,懷念前任彷彿就是一種政治正確,每個人都必須有個忘不掉的人,愛來愛去還絕對不能在一起。那麼請問你們的現任是炮灰嗎?

懷念前任,留戀前任,無論對自己還是對現任來講,都是一件有害無益的事情,如果真的還在愛著,韓庚為什麼又能和後來出現的小姑娘在一起呢?

電影中的女性角色似乎永遠都是男性消費的工具,《前任1》中韓庚和眾男分配一桌女嘉賓時,那場景就彷彿去菜市場分一塊豬肉。

她們的生活似乎除了和男性角色的感情之外再無他物,有新歡也是不道德的,拜託我們都分手了,還不能去追求新的幸福嗎?

現在的愛情劇連分手的套路都太老套了。除了少數幾部香港和台灣的愛情片勉強講述了一些現實愛情的真相,或者傳遞一些接地氣的感情觀以外,內地多年以來的言情電影的價值觀清一色地還停留在上世紀。

這類以「分手」做題材的愛情片永遠滿屏「我們男人」「她們女人」看似金句頻出,其實只是在用上世紀眼光不斷強調了刻板印象。

男人太不容易了要「賺錢養家」要「打拚」,你女人準備好「熱被窩」和「熱湯」就好。

而女人則苦苦哭訴我青春這麼短我跟你就是在賭啊我可吧自己「託付」給你了啊。你們男人越老越吃香,但是我們越老越「不值錢」呀,我們付出的可是青春啊!

我猜拍攝期間應該還沒出現「油膩的中年人」這個話題吧,殊不知只過了幾個月男人40一枝花的年代就終結了。那些尚在「打拚」的年輕人,已經開始為中年脫髮和油膩而感到惶恐。

至於女人年齡一大就貶值?不存在的,63歲的趙雅芝風韻猶存,氣質優雅。

38歲的蕭亞軒還在致力於睡遍小鮮肉,47歲鍾麗緹拖著仨孩子也照樣是直男女神。

之所以會有這些說法,是因為把男女感情都看做一種「購買」「供養」關係,男性物化女性,女性物化自己,這才會有「有錢了就能迎娶白富美」的觀點。

所以說《前任3》無論是故事邏輯還是台詞,真的都非常上世紀了。

但這部片子在商業上又是成功的,它的受眾群極其精準,走得就是「小鎮電影」路線。

《前任3》目標觀眾準確的定位為都市女白領以及大學生和中學生,合計佔到了76.7%,而且文化程度不高,超過六成的受眾都是本科以下學歷。所喜好的電影類型是動作、愛情和喜劇片,可謂是抓住了非一線城市,就抓住了票房的大頭。

關於《前任》為什麼能拍到第三部,我們採訪了幾位影評人,不過大多數影評人都表示「還沒看」或是「不想看」,說明在他們心中,這部影片還遠遠不入流。

看過整個系列的影評人方槍槍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這種都市喜劇成本不高,但是收益甚巨,有著很高的性價比。前面兩部雖然口碑有起伏,但在同類型愛情喜劇中屬於中上水平,有了集群效應,觀眾自然會呼喚第三部的出現,而製作方也樂於這樣划算的生意繼續進行下去。」

方槍槍最早是從朋友圈的小視頻中知道這部片子的,風靡朋友圈的「前任」小視頻其實出現過多個版本:女子哭到顫抖掃地大媽在旁淡定掃地版、70歲大爺帶60歲大媽看電影大媽哭到顫抖版、前任在影院遇到大打出手版……

並且這部電影關於情感的渲染也很到位,正如前幾年《致青春》,引發了大家對青春的回憶殺:

比如《同桌的你》,這樣的校園青春片可以獲得觀眾投票一樣,它們並非精緻,也非細究下來的打動人心,但它們同樣提供了一個場景,一個你我生命中都曾有過的場景,來讓你在這一刻置身其中地感受和緬懷——僅僅是能讓你對自己的一段青春產生浸入式的深刻回憶,這百十來塊的電影票錢還不值嗎?

「失戀」作為一種情緒,稱之為人人都有過也不為過,即便你沒有切身感受,也一定從影視作品道聽途說等等途徑中知曉這樣一種人間情感。將之放大為人類的樸實情感的一種,恰恰是古今中外無數文藝作品成功嘗試過的。

讓失戀的人和有過感情經歷如今早已經物是人非的我們,有一個發泄和進入記憶的通道,是《前任3》做得非常淋漓盡致的地方。

很多專業的影評人士對《前任》系列電影的內容是不看好的,而從《羅曼蒂克消亡史》到《妖貓傳》的票房平平,又讓大家轉回頭去思考「觀眾的審美口味到底怎麼了」,想要贏得二三四線城市的市場,就一定要做這種「小鎮電影」嗎?我們期待著更多元的電影市場,也期待著更多元的觀影群體,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觀眾們會為更優質的文化內容買單。

鳳凰網年終策劃·2017我們還有信仰

點擊以下鏈接,查看鳳凰八卦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八卦 的精彩文章:

TAG:鳳凰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