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七件真正的神兵利器,沒有方天畫戟,也沒有丈八蛇矛

三國七件真正的神兵利器,沒有方天畫戟,也沒有丈八蛇矛

  品讀《三國演義》,我們不僅能夠領略到各位梟雄的雄才大略,以及諸多文臣武將的卓越風彩,還能發現很多神兵利器。例如戰神呂布的方天畫戟,美髯公關羽的青龍偃月刀,莽漢張飛的丈八蛇矛等,這些兵器一直伴隨在他們身邊,見證了他們一生的成敗。然而如果細究歷史,我們就會發現,這些武器都是後人的杜撰,在三國時期,馬鐙還沒有出現,騎戰很難開展,在馬上使上用這類既需要絕對的力量,又對技巧要求較高的武器,根本不現實。那麼三國時期真正的神兵利器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

  七、孟德劍

  孟德劍是屬於曹操的,這一點從它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不過這把劍倒不是曹操親自命人打造的,而是偶得的。據《古今刀劍錄》記載:「魏武帝曹操,以建安二十年,於幽谷得一劍,長三尺六寸,上有金字,銘曰孟德,王常服之。」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曹操在建安二十年,既公元215年,在一個山谷中偶然得到了一把劍,這把劍上用金文刻著兩個字,即「孟德」,於是曹操經常將這把劍佩戴在身上。

  能夠有如此神秘的來歷,這把劍絕對不是普通的劍,只不過史料中未曾記載,這把劍的鋒利程度,故在此屈居第七名。

  六、新亭侯

  雖然真實的歷史上,張飛長相偏文弱,而且善書畫,但他的確是一員猛將,對神兵利器也非常熱衷。赤壁之戰後,他被拜為新亭侯不久,便命人打造了一把寶刀,並在刀身上刻字,表明了刀主的身份。《古今刀劍錄》中提到:「張飛,初拜新亭侯,自命匠鏈赤朱山鐵為一刀,銘曰新亭侯蜀大將也。後被范強所殺,將此刀入於吳。」因為這些刻字的緣故,後人將此刀稱之為「新亭侯」,雖然史料中沒有記載這把刀有多鋒利,但是能被他手下叛將,特意帶去吳國,可見也是一把絕世寶刀。

  五、萬人敵

  比起張飛,關羽對於鑄刀一事更為上心,他為了給夠鍛造出絕世神兵,親自入山採鐵,最終打造出了一副雙刀。他對這兩把刀非常看重,兵敗之時,因不想讓它們被吳國得到,於是將其拋入了江中。此事在《古今刀劍錄》中也有記載:「關羽,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鐵為二刀,銘曰萬人。及羽敗,羽惜刀,投之水中。」能夠讓關羽如此看重,可見此刀名不虛傳。

  四、章武劍

  《古劍刀劍錄》中提到,章武元年,也就是公元221年,劉備命人用金牛山的鐵,鑄造了八口寶劍,除了自己留下一把之外,其他七把全部分了出去,得這七劍的人,分別是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以及劉備的三個兒子。諸葛亮得到的那一把,便是章武劍,這把劍到了唐朝的時候,再次出世,被李師古所得。得以傳承幾百年,依舊鋒利如初,實屬不易。

  三、項羽刀

  項羽刀傳說為項羽所鑄,那麼為什麼要將它列入三國神兵中呢?這就要說到它的另一任主人了。《古今刀劍錄》記載:「董卓,少時耕野,得一刀,無文字,四面隱起作山雲文,劚玉如泥。及卓貴,示五官郎將蔡邕 ,邕曰此項羽之刀也。」也就說,項羽刀被埋沒了將近四百年後,再次出世,被董卓得到了。沉寂了將近四百年,仍能削鐵如泥,真正詮釋了寶刀未老一詞。

  二、斷蒙刀

  斷蒙刀的主人是東吳名將董襲的配刀。公元208年,董襲跟隨孫權一起討伐黃祖,當時黃祖為了抵擋吳兵,派出了兩艘巨大的艨艟鬥艦,並用棕櫚大繩將其連接在了一起。那時的吳軍裝備遠遠跟不上,士卒死傷無數。為了扭轉戰局,周瑜令董襲和凌統率一百敢死隊,去切斷兩艦之間的聯繫,董襲抽出自己打造的配刀,斬斷了普通刀劍根本奈何不了的大繩,為吳軍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因為在那個時代,「艨」寫作「蒙」,所以此戰之後,他的刀被命名為「斷蒙刀」。

  一、赤如血

  赤如血是一把遍體血紅的寶刀,它是劉備平定荊州南郡的時候得到的,只不過後來將其賜給了老將黃忠。這把寶刀在黃忠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漢中爭奪戰中,黃忠突襲夏侯淵的軍隊,憑藉此刀,一天之中殺人無數,連夏侯淵本人也沒能逃脫戰死的命運。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古今刀劍錄》、《三國志》一書,作者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 的精彩文章: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