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答對12道題贏取百萬獎金的背後,是否真的是知識經濟?

答對12道題贏取百萬獎金的背後,是否真的是知識經濟?

答對12道題贏取獎金的背後,是否真的是知識經濟?

文 | 夢惜仙

答對12道題贏取百萬獎金」這種模式,這幾天突然就熱鬧了起來,目前勢頭比較猛的有今日頭條的「百萬英雄」、王思聰投資的「沖頂大會」,還有芝士超人。這些遊戲突然就火了不是偶然的事情,實實在在砸錢砸出來的,畢竟每場的獎金都是上萬的,而每天還有一兩場的是上百萬的。

當然,不是答對了12道題,自己就能得到所有獎金,而是跟所有12道題通關的人平分這個獎金。事實上「百萬獎金」聽起來很豐厚,但是伴隨而來的參與者隊伍更是龐大,每場參與答題的人數都是上百萬的,平均下來就沒多少了。

算一下吧,20萬場的有上百萬人來參加,要是題目不是很難,能有20萬人答對12道題通關,也就是說,每個人分到1塊錢。我這不是誇張,事實上,還有分到幾毛的要抓狂了。當然,也有讓人狂熱的時候,比如前幾天「百萬英雄」的百萬場,最後能夠12道題通關的只有23個人,也就是說每個人分到4萬多。不得不說,我就是被這個吸引去參加這個遊戲的,畢竟太誘人了,4萬多對於很多來說可能是大半年的收入了。

玩了幾天也就昨天的百萬場通關了一次,通關的人數不少,只分到了幾十塊。不過對此也挺滿足的,畢竟只是答答題,也沒什麼。

12道題的難度其實都不算很難,畢竟都是選擇題,也不會出很複雜的題目。但是題庫的範圍很廣,不同的知識領域的都有,因為每個人的知識領域都有限,能自己回答12道題全部正確也是挺厲害的。

12道題的難度除了知識範圍太廣之外,每道題的答題時間只有10秒也是一個比較考驗人的設置,所有的問題都要在短時間內快速作答,這對於反應能力來說也是一種考驗。有時候不是真不懂這道題,而是一下子沒有想起來,或者這些題目過於簡單,反而懵圈了。而有時候題目也會挖一些坑,一不小心就會選錯,比如昨晚有一道是問「歷史上稱象的人的二哥是誰?」,很多人一看到題目有「稱象」,選項有「曹沖」,立即就選擇了曹沖,然後就陣亡了。

題目的難度與獎金沒有多少正比反比的關係,所以最終完成12道題的獎金也是未知的,這樣讓人有兩種錯覺,一種是萬一我通過了,我就獲得了獎金;另一種是萬一只有我通過了,我就發財了。在這種錯覺之下,參與的人數在短時間內會得到快速增長。再加上還有一個邀請好友加入遊戲即可獲得答錯復活的機會,使得「答對12道題贏取百萬獎金」這種遊戲得到「病毒式」傳播。

話說回來,我思考的是這種模式是否屬於知識經濟。「答題贏取獎金」的宣傳噱頭是通過知識賺錢,但事實上因為這是在網路直播出題,手機端作答,即使有十秒的時間限制,也無法避免手機答題是多人合作或者網上查答案。所以用自己的知識賺錢這個說法是有一定的水份的。

這樣的做法在某種程度上對於真正靠自己實力答題的人來說是不公平的,但是官方並沒有禁止也無法禁止這樣的行為,甚至官方也倡導這樣的行為,只是為了積攢更多的人氣。因而這種模式下的答題,不僅僅是考驗知識儲備,答題者的社交能力也是一種實力。可以這麼說,這模式具有一定的社交屬性。

這樣的做法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時間久了,肯定會衍生出專門答題的團隊,利用各種技術,能達到百分百的正確率。到時候會有新的機制,防止這樣作弊的行為吧。

事實上「答題贏取獎金」這種模式不是一個新的模式,這個跟以前的電視問題電話答題實際上是差不多了,只不過發展到了網路平台上。當然在網路平台上,沒有以前的電視問答這麼坑,回答問題打電話還要收費。

這個模式的現場答題節目也是早就有了,早些時候王小丫主持的《開心辭典》,現在還在播的李好主持的《一站到底》等,都是答題贏取獎金或者禮品的。相對而言,這種現場的答題才是真正考驗實力,用知識賺錢。

而有人會問了,這種遊戲模式大佬們砸了這麼多錢進去,也不見他們有賺錢的地方,難道他們真的是「撒幣」嗎?當然不是,具體的下一篇再說。

-END-

詩夢零號鋪,在聽你傾訴

這裡有我的故事

也有別人的故事

希望能聽到你的故事

晚安,少年

多學點是沒錯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夢零號鋪 的精彩文章:

回顧2017年我的自媒體建設,準備2018年新的開始

TAG:詩夢零號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