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城什剎海將建西海濕地公園

西城什剎海將建西海濕地公園

昨日,什剎海西海南沿,一幢建築物將湖邊步行道隔斷。西城將在什剎海沿岸建設環湖綠道,湖畔「堵點」計劃被拆除。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串聯西海、什剎海、前海的環湖綠道將全線疏通;明年路側停車電子收費全覆蓋

昨日,西城區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末,西城力爭完成80個左右街區的劃分,目前,大柵欄街道、廣內街道已經完成街區劃分。另外,為提升區域環境,西城今年將建設什剎海環湖綠地及西海濕地公園,北大醫院附近,計劃新增700平米的綠色空間。

一季度有望完成全部街區劃分

昨日,西城區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記者在會上了解到,第一季度末(最遲6月底前),西城力爭完成全部街區的劃分工作,以社區為基本單元,將街道轄區劃分為若干街區,覆蓋全部街道。

西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所謂街區,是打破現有街道或社區的規劃界限,跨越地理空間規制,按照一定規模和歷史沿革,把若干社區整合為一個人居基礎單元,便於對問題相似、空間風貌一致的區域進行整理。

據了解,西城一共將劃分約80個街區單元,分為政務活動、繁華商業、傳統風貌等十類。這些街區將在市政道路建設、綠化美化、棚戶區改造等方面進行綜合規劃設計,根據各自特點形成治理方案。目前,大柵欄街道、廣內街道等已經完成了轄區內的街區劃分。西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力爭在2018年12月底前,完成所有街區設計方案,且力爭每個街道至少實現1個街區亮相。

路側停車將可APP遠端繳費

去年初,北京開始試點路側停車電子收費,提出停車費納入市級統一賬戶管理,有利於有效監管巨額的停車收費,避免市民停車付費時標準不一、扯皮的現象。

記者昨日從會上了解到,去年,西城推進《路側停車動態監測和電子收費管理系統建設項目》,在金融街的順城街、大型綜合醫院周邊的長椿街和西什庫大街、居民區的六鋪炕二巷、重點大街的前門西大街、宣武門東西大街等8條道路、共計804個停車位,實施了電子收費試點工作。

「電子收費目前採取POS機方式,將來車主可通過手機APP遠端繳費。」西城區城管委主任宋甲樂介紹,西城區172條街道共有9800多個路側停車位,原來有12家路側停車收費企業,2015年和2016年連續淘汰了4家之後,現在還剩8家企業。「2019年西城區電子收費車位總數將達到5419個,路側佔道停車將取消特許經營,通過招投標方式選擇兩家停車管理公司,其餘的路側停車位下放到街道,採取資質化管理。」

今年,在改造升級停車場、合理利用路側停車位的基礎上,西城計劃在三里河路、阜外大街、廣外大街等51條道路(53個路側佔道停車場)、共計4615個停車位上安裝電子收費設備,並完成前端設備與市級平台對接、聯調,2019年將實現轄區內路側停車電子收費100%的全覆蓋。

此外,為緩解停車難問題,西城今年將全面動員協調駐區辦公樓停車場、小區物業停車場、社會各企事業單位停車場在某一固定時段有空閑車位的,積极參与錯時停車、車位互換行動,合理利用有限的車位資源。

坐標1 西什庫 北大醫院西側將新增微公園

西什庫街區北起地安門西大街,南至西安門大街,西起西四北大街,東至愛民街及草嵐子衚衕,區域面積近1平方公里,涉及西什庫、西四北、大紅羅、西安門、愛民街五個社區。西什庫街區緊鄰中南海辦公區及北海景區,是首都最重要的核心街區之一。

不過,經常在該區域通行的市民不難發現,原本是非機動車道的地方,總是停放著機動車,騎自行車或電動車上路,可以通行的空間非常有限。路權劃分不清晰、亂停車現象普遍。

記者了解到,該街區馬上將迎來整理。什剎海街道相關負責人透露,街區道路將進行優化,優先保障人行及自行車通行,抬高非機動車道,並在機動車道之間設置機非護欄,增設一定自行車停車位。

街區環境也將迎來美化。北大醫院西側地塊將改造提升,新增一處微公園,增加綠色空間不少於700平米。此外,結合拆違工作,依據設計導則進行建築立面補足修復。梳理現有控制要素,對街區空間界面進行重新劃分,對佔道電箱進行移改、美化,設置座椅等休閑設施。

坐標2 大柵欄 加快推進觀音寺等保護修繕

大柵欄地區文化底蘊深厚,是梨園文化、京味文化、傳統商業文化的薈萃之地。現共有114條街巷,戶籍人口5萬餘人。

隨著街區整理計劃的推進,大柵欄今年也將迎來新面貌。

大柵欄街道相關負責人昨日介紹,綜合考慮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的歷史演變、歷史功能、文化特點、街區肌理、保護區劃等因素,已將大柵欄劃分為四個片區:煤東保護示範區老字號眾多,是商業文化薈萃之地;斜街文商旅綜合區是文化、教育、旅遊資源的彙集地,體現了大柵欄風貌特色中斜街特點的衚衕肌理;西河沿傳統居住區以居住及其配套公共服務功能為主;梨園文化區是京劇發祥之地,是國粹的重要傳承地。

今年,大柵欄以煤東保護示範區和斜街文商旅綜合區為重點,將加快推進街區整理,助力相關部門推進觀音寺、西單飯店、梨園公會等多處文物保護修繕項目,開展施家衚衕、糧食店街等風貌整治工程,打造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的先行示範區。針對居民關注的交通問題也進行了重點設計,規劃9條微循環線路,設立完善的慢行交通系統,加大停車位供給,解決停車難問題。

坐標3 什剎海 什剎海將建10公里環湖綠道

今年西城區將啟動什剎海環湖綠道建設。綠道全長約10公里,串聯西海、什剎海、前海沿線的宋慶齡故居、郭沫若故居、恭王府等40餘處重要歷史人文資源,再現碧水繞古都的歷史風貌。對於水深較淺的西海,今年將開建西海濕地公園。

西海是什剎海中以德勝門內大街為分界線西邊的水潭,也叫積水潭。出積水潭地鐵站西南口,通過小銅井衚衕,便能抵達西海。「面向著積水潭,背後是城牆,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樂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可怕……」老舍散文《想北平》中,曾這樣描繪西海。

青磚步道,湖畔垂柳,雖然已是寒冬,湖邊綠意不如春夏時節,依然有著安靜整潔的好景緻。不過,想要一直沿湖而行卻會碰到阻礙。

昨天下午,記者沿著西海西南畔向東側漫步,步行方5分鐘,前路便被一處青磚仿古建築「斬斷」。地圖上可以清晰地看見,這些建築位於西海西沿與西海南沿相接處,正好將道路與湖畔隔開,長度約百米,其中有一處為餐館。在現場,兩位居民牽著金毛犬遛彎,遇到這些建築,只能離開湖邊,繞道回主路。

西城區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西海魚生,碧荷軒、小王府、望海樓等餐飲企業在湖邊經營,形成了綠道的「堵點」,今年,西城將通過拆除建築或架設棧道等方式對綠道進行疏通。該負責人還表示,考慮到生物多樣性,還將在湖中設立浮島,吸引鳥類棲息。

此前,什剎海湖畔酒吧多次被執法引發社會關注。什剎海街道相關負責人昨日回應,今年街道將繼續規範環湖經營商戶,酒吧可以經營,但要依法依規,不可佔用公共空間。

新京報記者 戴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 的精彩文章:

TAG: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