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世行:7年來最佳!2018全球經濟將增長3.1%

世行:7年來最佳!2018全球經濟將增長3.1%

【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1月9日,世界銀行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稱全球經濟在短期內的復甦和增長形勢振奮人心。以去年為例,全球經濟預計增長了3%,是2011年以來增長最強勁的一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對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的貢獻率超過三分之一,這當中大部分貢獻來自中國。而在主要的發展中經濟體里,只有印度的預測增速不及世界銀行在去年夏季發布的預期。

但從長期看,全球經濟仍存在增速放緩的趨勢,世界經濟已接近滿負荷運轉,政策工具的刺激效果將會受限。報告認為,各國政府應大力推動改革,改善教育和衛生條件,並推動基礎設施建設。

世界銀行《全球經濟展望》報告

通過新一期的《全球經濟展望》可以看出,2018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較以往有所上調,增速將達到3.1%,2019年的增速則達到3.0%。較世行去年6月的數據要高0.2%和0.1%。

其中,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今年將增長4.5%,中國經濟今年預計增長6.4%,美國經濟今年預計增長2.5%,發達經濟體增速將從2017年的2.3%放緩至2.2%。《衛報》稱在主要的發展中經濟體里,只有印度的預測增速不及世界銀行去年夏季的預期,世行預計印度經濟2017年增長6.7%,2018年增長7.3%,相比去年夏天的預測結果分別下降0.5%和0.2%。

部分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和增速預計 本文圖表皆來自《全球經濟展望》

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下圖)從2017年起有了很大改善,投資(上圖紅)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較以往有所下滑,消費(藍)則保持平穩

中國是東亞太平洋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無論是看全要素生產率(上)、投資增長(中)還是出口增長(下),包含中國的東亞太平洋地區數據(藍色)和不包含中國的東亞太平洋地區數據(紅)都有著明顯的差距

但在經濟全面復甦的大好形勢中仍有隱憂。新華社報道稱,發達經濟體可能加快貨幣政策正常化步伐,從而引發全球金融條件突然收緊,威脅經濟復甦;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將損害企業和消費者信心,拖累經濟復甦。《每日電訊報》也強調稱,目前全球股市估值僅次於1929年和2000年。

另外,全球經濟潛在增速放緩的趨勢值得注意。報告說,隨著資本積累速度下滑,生產率增速逐步放緩,人口老齡化加劇,未來十年全球經濟潛在增速將進一步下降,這有可能導致全球經濟脆弱性增加,不利於生活水平的改善。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這種增速放緩趨勢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它將影響全球三分之二的國家和地區。而在世界銀行看來,全球經濟已經接近滿負荷運轉,這就意味著傳統的政策工具——減稅、增加政府支出等已經沒有多少可以刺激經濟增長的空間了。

總的來看,無論是全球(藍)、新興經濟體(綠)還是發達經濟體(黑),預期增速都在放緩

世行認為,要想進一步推動經濟增長,政府就應該推動改革,改善教育、衛生條件和基礎設施,比如道路、港口、電信和電力供應條件。因為更健康、更有文化的勞動力能夠提高生產效率,更好的基礎設施條件也會讓企業的生產更加方便。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就表示:「全球經濟增長的全面復甦令人鼓舞,但現在不是自滿的時候……這是一個投資人力和物力的絕好機會。如果世界各國的政策制定者都把重點放在這些關鍵投資上,他們就能提高國家的生產率,提高勞動力參與率,並更接近消除極端貧困和促進共同繁榮的終極目標。」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

《每日電訊》報也報道稱,近幾十年來,世界主要的經濟增長動力是人口增長,但這一增速正在放緩。因此如果要繼續推動經濟增長,改善生活水平,就必須提高勞動生產率。

「生產率增長疲軟是由結構性因素導致的,除非各國出台政策解決這一問題,否則它們不會消失。」

世行擔心,人們會把當前強勁的經濟增長當做長期經濟增長的信號,從而忽視了結構性的改革。同時世行也表示,每個國家能夠做出的結構性調整而國家而異,世行很難做出一般性的指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