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搶著撒幣的直播答題類 APP 起風了,但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

搶著撒幣的直播答題類 APP 起風了,但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

搶著撒幣的直播答題類 APP 起風了,但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

和這些天大夥耳熟能詳的一樣,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直播搶答平台各家的規則類似,不過很可惜這種模式 MADE IN CHINA源於國外,是一款由 vine 聯合創始人 Rus Yusupov 和 Colin Kroll 打造的應用HQ Trivia。這款免費應用也有同樣的機制,需要玩家在特定時間登錄,參與直播答題遊戲。答對全部 12 道題的玩家將平分獎金。

直播中,主持人會迅速提出十幾個小知識問題,內容幾乎無所不包。據悉,「HQ」選取了大量的生活常識類問題,涵蓋從體育、科技到明星、文化等多領域的內容,充滿了趣味性、話題性。這種答題內容的變化降低了用戶的參與門檻。全領域的知識問答模式使得每個階層、每個年齡段的用戶都能夠得到展示自己的機會。但在五花八門的選題範圍里,即使你是大學教師,擁有高等學歷,也不一定能夠順利通關。這也讓大部分生活中的普通人願意參與進來。

除此之外,一場遊戲競賽只有十多個問題,總時長不過 20 分鐘。這種人性化的設置也能讓現代社會中忙碌的人們更加方便的參與。HQ 選取的時間段也很有「學問」——晚上九點這一播出時間正好是上班族們下班回家、休閑娛樂的時間。僅僅花費 20 分鐘就有可能贏錢,試問這種既娛樂又有利可圖的遊戲誰不想參與呢?

至於大家(特別是國內創業者)關注的「HQ」未來盈利模式問題——創始人 Colin Kroll 此前表示過:僅僅是憑藉著在線問答的形式,「HQ」的未來還存在很大的未知。它必須在這個爆點有所行動,才有可能獲得更大的利益。目前「HQ」可以憑藉其 APP 的熱度培養用戶對其的品牌認知。值得注意的是,「HQ」在非直播時段,頁面一直都非常乾淨簡潔,只有關於節目的預告及一些簡單信息介紹。這個界面未來也是廣告主們求之不得的流量來源之一。

搶著撒幣的直播答題類 APP 起風了,但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

從去年八月上線過去幾個月,HQ Trivia 的發展速度很快,玩家數迅速膨脹,該遊戲製作商在 12 月 5 日發布推文宣布,「你好世界,我們聽說你也在用安卓手機?HQ 將有一個很好的方式來充實你的生活。」該遊戲的推文甚至直接宣稱,「聖誕節登陸安卓」。

有了安卓版後遊戲中的玩家數量也迅速擴大,超過百萬人每天都會按時登錄。有人說,如果 2016 年最火爆的遊戲是《Pokeman Go》,那麼 2017 年最火爆的遊戲則是 HQ Trivia。聖誕期間,該遊戲已經在歡迎度和用戶上「爆棚」。完成了從一款名不見經傳的應用變成了文化現象的逆襲。

進入到 2018 年,這款遊戲順勢將文化潮流席捲到了娛樂業,就連直播主持人也變成了明星——這一點不知道國內的答題吃雞平台們是否也會跟進。直播主持人斯科特·羅戈威斯基(Scott Rogowsky)和女演員、喜劇明星沙拉·普利比斯(Sarah Pribis)都主持過直播。羅戈威斯基甚至在 Twitter 上發布消息,對周日晚間超過百萬人直播在線參與答題的新紀錄表示興奮。他甚至親切稱他們為「HQties」(發音為 H-cuties)。

搶著撒幣的直播答題類 APP 起風了,但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赤裸裸的現金有誘惑和低門檻,HQ Trivia 的亮點還在於什麼?是因為它把生活小知識傳播普及,以至於吸引了如此多的玩家嗎?

錯了,全靠斯科特羅戈夫斯基,這位脫口秀出身的主持人憑藉自身的光環就能夠吸引眾多粉絲參與進來。這一點,國內一眾平台們真該好好花點錢在主持人身上,據筆者觀察下來,這些主持的存在感幾乎為 0,只會倒騰一些網路用語和鼓動性的提示詞,很多時候他們也許在暖場說話評論區全是通篇「趕緊開始吧」「這人太啰嗦了」「別說了靜音了」之類的吐槽。如果真是為了互動的效果,筆者以為倒還不如請隔壁購物頻道的幾位導購來串串場子也許更立竿見影一點。

再說回來這位羅戈威斯基,他有一檔自己「running late show」的夜間節目深得美利堅群眾喜聞樂見——在一期節目中他做了一場社會實驗,他幾乎每天都會搭乘紐約一班人流密集的地鐵,當然,手上永遠少不了一本很奇葩的書。

搶著撒幣的直播答題類 APP 起風了,但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

搶著撒幣的直播答題類 APP 起風了,但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

有多奇葩?比如《101 種讓丁丁變長的方法》、《吃起屁來很簡單》、《特朗普:泡女兒的藝術》以此記錄大眾對他的反應,可謂自黑界的終極 boss 了。視頻網上也有不少,據說還有吃瓜群眾為此打 call 了一把,不過這個 call 指的是「歪,911 嗎?我要舉報!」大家可以翻查求證一下。他還會在日常通過特有黑色幽默的方式針對互聯網時代人性的寫照針砭時弊一把,對此奇葩主持,就連紐約時報都忍不住跳出來評論說….live、spunky…(率性真實同時膽識過人)。可想而知,邀請這樣一個人來直播節目里,讓你每天多見幾分鐘多聽他毒蛇幾句也不會不待見吧!

說完了 HQ Trivia 視線拉回到國內,如這些天大家看到並親身參與到的,直播業在短短一周之內完成了一場「內容升級」,紛紛華麗上升到了為全民參與的知識付費高度上——國內除了王思聰的沖頂大會,就連剛收到批判的今日頭條也推出旗下的西瓜視頻增加了的「百萬英雄」活動,由於技術門檻低,模仿者很容易就能複製這種模式。預計很快會有更多的模仿者加入。

要一定從中說國內這些模仿者有哪些「拿來主義」之外的本地化特色,想必只有這波風口起來如此迅猛背後資本力量和娛樂明星的推動了,前有王思聰 30 歲生日之際應大眾對「富二代」的人設預期,喊出了「我撒幣、我樂意」的口號,於當晚 21 點在沖頂大會撒錢 10 萬,實現 28 萬人在線參與;後又在微信朋友圈發文開炮:王思聰撒幣,張一鳴撒幣,周鴻禕撒幣,奉佑生撒幣。外加上明星圈楊冪這樣的好友來替之賣力吆喝,這點怕是老外和鼻祖之流想學學不到的東西了。

搶著撒幣的直播答題類 APP 起風了,但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

搶著撒幣的直播答題類 APP 起風了,但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

搶著撒幣的直播答題類 APP 起風了,但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

不過,這種將電視上的答題節目搬到了手機 App 上,用直播的形式來代替綜藝的遊戲,不是讓你和我從觀眾站到了舞台的鎂光燈下享受一站到底式的刺激和榮耀,也不是真讓你好像多了一些認知和常識(筆者看來充其量不過是一些冷門和旁門左道的信息,更有下圖為證)。

搶著撒幣的直播答題類 APP 起風了,但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

歸根結底,這波答題大戰只不過是直播平台在使勁擦邊球、遊戲主播、明星見面等招數後,想出搶佔用戶注意力的新一手,至於它們之間的「一站到底」到底誰能笑到最後,我們無意探討,答案反正不會是懷揣知識致富前來下載註冊的萌新用戶。待浪潮退下後,剩下沒穿泳褲的說不定就是每天定個鬧鐘傻傻打開 APP 的你,念叨著下一回再次沖頂成功,正好就能攢夠三五十塊提現入袋了。

本文 搶著撒幣的直播答題類 APP 起風了,但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來自動點科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點科技 的精彩文章:

TAG:動點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