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蒙古高原行走心得

我的蒙古高原行走心得

你的心胸有多寬廣,你的戰馬就能馳騁多遠

—成吉思汗

很多人都是因為愛上了一個人,所以也愛上了他的一切,包括他身後獨特的歷史和厚重文化。我就是遇到了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也愛上了屬於他和他的族人特有的文化,蒙古族和蒙古族文化。

一提到草原和草原民族,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藍天白雲綠草地,和草原民族特有的質樸和爽朗。也有人會想到草原民族和中原民族歷史上長達上千年戰爭糾葛。一方不斷的南下騷擾,另一方永遠的防禦和永遠的無解。對於我,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因為喜歡上了席慕蓉的作品,不是因為愛上了一個人,我可能永遠不會了解這個民族和這個民族的文化。對於蒙古文化或者游牧民族文化,可以說是入門者。只是淺淺的開始,竟然發現它和它的原鄉一樣,那麼遼闊那麼深遠。也許是血緣里的某些因子在向我召喚,這一系列文字,都是我這幾年跟著他的腳步行走在科爾沁草原一些心得,一些個人的想法,和對整個塞外地區甚至東北家鄉一種情懷。 這些年來,我把內蒙古草原當成是我靈魂上的第二故鄉,她竟然魔力一般的吸引著我,引領著去對它和它周邊的文化進行探索…

(西遼河源落日-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文化發源地,2016年)

在遼闊的科爾沁草原上,有這樣一首歌謠:「老哈河水長又長,岸邊的駿馬拖著韁,嫻靜的姑娘諾恩吉雅,出嫁到遙遠的地方……」歌里唱的「老哈河」,就是上圖所示的,西遼河的源頭之一(另外一個源頭叫西拉木倫河。)

在這兩條河流流經過的地方,不僅產生了科爾沁文化,還產生過一個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民族,契丹大遼,甚至歷史上很多少數民族,都在蒙古高原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蒙格罕山(又名鮮卑山)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景區-攝於科爾沁右翼中旗白音胡碩鎮,2015年)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傳統的習俗,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現形式之一。敖包是用石頭堆積起來的祭祀建築。來自薩滿教的傳統。蒙古人敬奉天、地、祖先。藍色的哈達就是象徵著永恆的長生天騰格里,在蒙古族中,以藍色哈達最為常見。

(翰嘎利湖水庫,翰嘎利湖水庫生態旅遊景區,科爾沁右翼中旗,2015年)

翰嘎利湖風景優美,是獨具科爾沁草原特色的濕地氣候區,湖區周圍的沙地、山水、花草、樹林、動植物獨具風貌,山水相連,山上樹木茂盛,鬱鬱蔥蔥,有世界上稀有的蒙古黃榆、五角楓、桑樹、楊樹等樹木。夏秋時節,來科爾沁草原的人一定要來翰嘎利湖風景區。

(哈布圖哈薩爾雕像,攝於科爾沁右翼中秋白音胡碩鎮博物館,2015年)

蒙古高原,顧名思義,是蒙古人賴以生存的家園。1206年,孛兒只斤? 鐵木真統一草原諸部,和蒙古貴族們在斡難河(今蒙古國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建立了大蒙古國(蒙古語音譯:也客蒙古兀魯斯),被諸王和群臣上尊號為:「成吉思汗」,意思是擁有四海的汗。

哈布圖?哈薩爾,成吉思汗大弟弟。他從少年時代起跟隨成吉思汗,為蒙古族的統一和大蒙古帝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勛。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後,把包括今天科爾沁地區,呼倫貝爾湖及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流域作為領地封賞給了哈布圖?哈薩爾。從此,他的後裔時居科爾沁部。400多年後,科爾沁部橫空出世了一位叱吒風雲的蒙古族女性-----孝庄皇太后,在清朝的歷史上留下了絢爛的一頁。這位孝庄皇太后,就是這位哈布圖?哈薩爾,成吉思汗大弟弟的直系後裔。

(科爾沁右翼中秋白音胡碩鎮博物館,2015年)

在內蒙古自治區,隨處可見這些蒙漢雙語的招牌,也許這就是民族與民族之間的融合和包容的產物,這也是內蒙古自治區的一大特色吧。

內蒙古自治區里有什麼美食是大家垂涎欲滴的么?

先放個圖給大家。

未完待續…

其實關於內蒙古高原我不甚了解,只是因為深愛著這片土地,深愛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深愛著來自這片土地上的他,所以才寫了些不成形文字,斷斷續續的,篇不成篇,段不成段,這次能夠編輯發表,也要感謝小宇哥提供這個平台, 讓我能夠分享我內心最美麗的內蒙古高原給大家。讀者們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只希望你們靜靜的的閱讀,去感受這片土地上的恬靜與美麗。

(鮮卑山頂的敖包和黃藍色哈達,科右中旗2015年)

願長生天保佑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謝謝。祝大家新年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