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應對哭鬧寶寶的有用方法

應對哭鬧寶寶的有用方法

你好,我是魔媽

每個寶寶都有鬧情緒哭吵的時候,今天帶大家了解一般情況下,寶寶哭吵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法:

首先來看嬰兒版

小寶寶的哭鬧是他(她)們的交流語言,而這種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火星語」常常令初為父母的年輕人束手無策。

是餓了、尿了、害怕了、生病了?

到底該怎樣緩解這樣令人著急的狀況呢?

有研究表明,約有一半的新生兒一天之中哭鬧的時間超過兩小時,有1/5的新生兒無休止的號啕大哭反覆發作。

哭是小寶寶的本能反應。

小寶寶還不具備語言表達能力,哭鬧是他(她)們表達感情、對外界刺激反應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出各種要求和意願的表達形式,充滿著豐富的感情色彩。

寶寶不同的哭聲表示自己不同的需求和反應,年輕的父母應該通過察顏辨聲來熟悉和了解寶寶的這種獨特的語言,根據寶寶哭聲的高低、強弱、面部表情及手舞足蹈的程度來綜合判斷、細心觀察,就能正確地理解和尋找啼哭聲中所表達的真正含義和原因。

寶寶哭鬧的原因

1.餓了:新生兒是真正的多餐者,每隔幾小時就要喝奶。孩子如果餓了,便會用大哭來催促你。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握好寶寶的用餐時間,別讓他等得太久了。

2.要打嗝:寶寶吃奶時,如果吸進了空氣,感到脹氣、不舒服,也會大聲哭訴。所以餵奶時,要給寶寶休息的時間,並輕拍後背,讓他舒舒服服地吃飽。

3.不舒服:如果寶寶的尿布不及時更換,讓小屁股呆在潮濕的臟環境里,也會讓他號啕大哭。因此要及時檢查寶寶的尿布,給他一個乾燥舒適的環境。

4.太累了:寶寶也有累的時候,比如長時間不睡,就會煩躁得哭出來。新生兒每天要睡16個小時,甚至更多,所以每天讓寶寶睡足覺,他才有足夠的精力認識這個世界。

5.缺乏安全感:讓寶寶四肢自由玩耍是必要的,但有時他會因此缺乏安全感,甚至哭起來。用毛毯等較輕的被子把寶寶包起來,他也會很快樂。

6.想活動:一味讓寶寶躺著會讓他哭鬧不止,此時,如果把他抱在懷裡走走路,外出透透氣,或者在搖籃里盪兩下,他們就會「陰轉晴」了。

7.感到孤單:如果寶寶醒來看到空無一人,就會因為孤單哭起來。此時,如果你能深情地看著他,溫柔地說說話,或者輕輕撫摸、拍打,就會立刻讓寶寶笑逐顏開。

8.著涼或太熱:過冷或過熱會讓寶寶不舒服,啼哭就是他不適應溫度的信號。細心的媽媽要隨時想到寶寶的感受,及時增減衣物或調解室內溫度。

9.想吮吸:提供寶寶可以吮吸的東西也是讓他停止啼哭的好辦法。因為吮吸對寶寶來說,是很愜意和舒服的動作,即使不餓,也可以給他們個奶嘴叼一會兒,他們會很配合。

10.環境太吵:如果聽到太多噪音,看到不停移動的物體,都會引起寶寶的「反抗」。此時,抱抱他,給他安靜的空間,或者聽聽海浪的聲音、單調的聲音(如電風扇的轉動聲、吸塵器的聲音),都會讓他安靜下來。

11.胃部不舒服:正在哺乳期的母親,如果吃了辛辣、易脹氣或含咖啡因的食物,寶寶也會受到影響,並因為胃部不適而哭泣。此時,母親需要調整飲食,再觀察寶寶的不適感是否緩和。

12.定期無意義的哭泣:很多寶寶會在每天特定的時間段啼哭,這可能沒有具體的原因,媽媽們能做的就是盡量安慰、愛撫,讓他在你的關心和愛護中尋找到慰藉。

幼兒版

一、孩子為什麼愛哭

一般來說,孩子愛哭的原因有兩大方面,

一是「先天型」,即孩子的先天氣質為敏感、愛哭的類型;

二是「後天型」,即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不當所致。

1.先天氣質導致孩子愛哭

以天生氣質來說,不同氣質的孩子有不同的表現類型,有的孩子很安靜,有的孩子就很活躍,有的孩子愛哭,有的孩子能夠接受各種各樣的變化……

有些孩子天生敏感愛哭,常為小事發脾氣、抱怨,即使沒有什麼不愉快的事情,想讓他笑,也不容易。敏感和害羞、攻擊性、愛交際等一樣,是一個人的性格特點,是先天的。

敏感的孩子哭的事情很多,摔倒了、膝蓋上有個小口子要哭,玩的東西被搶走了也哭。雖然他們常常哭,但是,一個敏感的孩子並不是不快活。他們往往很關心別人的情感、會同情別人、有較好觀察力、能遵守規則,這些使他們的一生都有用。

哭對敏感的孩子來說,並都是壞事。哭一場以後會感覺得好過些。有的研究人員還發現,哭的人在情緒上和身體上比不愛哭的人要健康些,所以不要把哭認為是壞事。

2.哭只是獲取的手段

現在的家長太過寶貝孩子,怕孩子哭,所以,從小隻要孩子哭,大人總是滿足他、妥協,讓孩子感覺到「用哭來得到想要的」或「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是很有效的。

3.語言表達能力不夠

由於家長或帶孩子的人照顧太周到,從小孩子不必說話,只要用哼的或用哭的、用指的,大人就知道他要什麼,使孩子的語言表達應用能力無法成長,於是慣用哭鬧動作來表達。

4.父母的態度過嚴厲

大人太凶,一點小事就對孩子疾言厲色,嚇壞了孩子,使得孩子成了好哭的「小媳婦」以博取同情。

5.常常被父母所忽略

父母連孩子的基本需要都不能完全滿足。如:父母不常陪伴、接近的孩子;或者大人總忙著照顧小的或忙著自己的事。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如:被愛或安全感等不滿足,就會顯得焦慮、不安,表現出來的是愛哭或不快樂的神情。


1.理解孩子的敏感性

敏感的孩子感到疼痛的感覺比其他孩子更強烈,不准他們哭並非明智之舉。父母應通過理解、同情、鼓勵的方法,使他們逐漸堅強起來。

2.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於自我認可,產生成就感。不應該對孩子期望過高,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

3.讓孩子用語言表達

教會孩子善於明白地表達自己的痛處,說清為什麼要哭,這時媽媽給些安慰,可以減少哭的機會。

4.父母學會控制情緒

愛哭的孩子特別敏感,所以對大人的焦慮、緊張、憤怒、憂鬱等情感,極易被影響,因此大人自己要放鬆,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不影響孩子。如果情緒已經表露,最好立即對孩子進行簡單的解釋,免得孩子不斷地猜想,加重敏感。但不可將自己的情緒轉向孩子,因為孩子沒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緒。

5.多些鼓勵少點批評

對孩子要少批評,多表揚,例如,「你自己把背心脫下來,真了不起」,「讓我們看看衣服上的小狗,如果我們把它調到前面來,就更好了」。孩子做事沒有達到大人所希望的那樣,但他只要儘力了,就別批評他。假如孩子驕傲地告訴父母,「我自己洗手了」,父母不要急於指責他「把水灑得到處都是」,而應先鼓勵他自己洗手是件好事,然後再幫助他把水擦掉。

6.多些溫柔多些幽默

對敏感的孩子來說,大人瞪眼、失望的表情,都會產生反應,所以大人要有控制,更不要大聲罵孩子,對他們溫和與幽默或許效果更好,但當敏感的小孩做了錯事時,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評,要清楚地說明錯在哪裡。既不要斥責,也不能無原則。

7.別為孩子亂貼標籤

不要對孩子貼上敏感、好哭的標籤,否則以後就難以摘此標籤。如要把孩子的敏感告訴老師或保姆的話,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更不要動不動就針對孩子愛哭的事情進行議論。

對於性格懦弱、愛哭的孩子,必須要多給他們自己去面對難題的機會,不要凡事都包辦,要多與人接觸,培養出良好的性格。

8.不要恐嚇貶低孩子

父母千萬不要說下列貶低孩子存在價值的話。例如:「哭什麼,不準哭,再哭下次就不帶你出來。」「我不喜歡愛哭的孩子,不要再哭了﹗」

9.適當轉移注意力

用不相干的問題來問孩子,轉移注意力,也可以兩個選擇讓他決定。如果他完全不滿意你的建議,就抱起他,直接帶離現場。

10.堅定而溫和的淡化處理

對於由於不合理要求而哭鬧不止的孩子以及由於任性、做錯事大哭大鬧的孩子,採用堅定而溫和的淡化處理。父母絕不能心軟或發脾氣,一定要耐著性子。直到他冷靜為止,再做適當的響應。無法滿足他要的東西時,先告訴他還有東西比這個更好或是和他訂下約定,要達成什麼樣的要求時才可以買。

貼士:

3歲的兒童已經開始可以接受家長的教導,但是還是比較固執,堅持自己的想法,有害怕和分離的焦慮;

4歲的兒童基本可以正確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要求,做一些成人讚賞的行為,情緒有間歇的波動,也有了明顯的好惡;

5~6歲的兒童則開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並具有良好的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有時能夠接受別人的批評。

從這樣的過程來看,如果你的孩子到了四五歲,還是喜歡用哭來解決問題,表達情緒,就說明家長要改進自己的教育培養方式了。

不要溺愛孩子,因為你保護得越周到,孩子得到鍛煉的機會就越少,不僅是身體上對於各種感覺的體驗不夠,而且在心智上,因為對於大人過於依賴,缺少解決困難的經驗,所以也會造成發展不成熟。這樣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只會感到茫然一片。

魔媽想說的話:一百個愛哭鬧的孩子可能有一百種具體的原因和情況,但總的歸類起來就是上面所提及的,所以具體的應對措施可能各有不同。

用心去體會,孩子到底是為何會哭鬧,找到屬於你的孩子專屬的應對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