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業「頭髮醫生」基本功(下)

專業「頭髮醫生」基本功(下)

上期談到了幾個要詢問的主題,本期繼續分享以下方面:

三、 個人史

個人史常包括出生地及居住地,生活情況及習慣,有無煙酒嗜好,是否偏食;婚姻史,女性包括月經、妊娠、生育史、絕經情況等;近期有無外傷和手術史,目前情況如何;近半年來有無情緒上的較大波動。皮膚類型(油性、乾性、中性、混合性),近期服藥史。其中近期服藥史非常重要,因為很多藥物可以影響毛髮的生長發育和代謝,如維生素A、左旋多巴、硫脲嘧啶、避孕藥等可以引起生長期的脫髮;肝素、類肝素混合物、香豆素、葡聚糖等會導致休止期脫髮;二苯海因、二氮嗪主要引起兒童多毛;補骨脂、苯妥英、環孢黴素、米諾地爾、乙醯唑胺、鏈黴素、青黴胺等藥物可引起局部或泛發性多毛症;曲帕拉醇、氟哌啶醇可造成毛髮角化和色素沉著紊亂;氨基甲酸酯可使毛髮變白。另外,一些營養障礙性疾病如營養不良、缺鐵性貧血、皮肌炎、先天性代謝障礙等也能引起休止期脫髮或多毛;長期在醫院放射科工作的人員,可能白髮出現比較早。

四、 家庭史

家庭中有無類似病史,對家族性、遺傳性毛髮疾病,需要問明兩系Ⅱ級發病情況,比如父親家族,母親家族;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情況;如已死亡,應問明死亡原因及年齡;有無近親結婚等。通過家系調查、系譜分析、孿生子調查、群體調查學的詳細研究分析,常可區別毛髮疾病的遺傳方式,如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連鎖性遺傳等。脂溢性脫髮就是比較常見的帶有家族遺傳性的脫髮類型,並且有顯性遺傳和隱形遺傳之說。

五、個人毛髮護理情況

對「頭髮問題患者」個人毛髮情況的了解對毛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不良的護髮習慣常常是引起毛髮損傷的重要原因。個人毛髮護理情況主要包括個人頭皮類型(油性、乾性、中性、混合性)、常使用的洗髮水品牌和類型、洗髮時是否有過於用力梳頭的習慣、常使用梳子的種類、每次梳頭的時間和梳頭的方法如何、是否使用染髮劑或燙髮劑以及使用頻率如何、洗完發後是否有使用電吹風等工具吹乾毛髮的習慣等。經常使用電吹風烘乾頭髮可以引起毛髮角蛋白中二硫鍵的斷裂,造成毛髮的脆性增加和柔韌性降低。如發現一些不良的護髮習慣應建議儘可能改正。

通過以上的詳細「問診」,你將對頭髮疾病患者的綜合情況有了全面的了解,做出的診斷也將大大的提高準確性,減少誤診的幾率,是對頭髮疾病的負責,也是職業素養必需。毛髮疾病的研究和診治目前尚處於「冷門」的範疇,更是非常的複雜,還需業內人士不斷的積累經驗,完善自己的專業和能力,為廣大毛髮疾病的患者造福。

編輯申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頭髮 的精彩文章:

TAG:頭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