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下決心每天要用手工做一件東西,這個計畫竟然成為終生的事業

他下決心每天要用手工做一件東西,這個計畫竟然成為終生的事業

父親、祖父、曾祖父都是木匠的費雪(Aron Fischer),並不想長大後繼續做木匠,於是他去學了藝術,甚至碩士還讀了個雕塑。

藝術學院畢業後的他,做了一些藝術展覽,但是藝術的生涯還是青黃不接的。

大約是在2014年,他在Instagram上開啟了一個百日工作計畫,下決心每天要用手工做一件東西,並用標籤標註#100daysofhandmade #。

沒有想到這個舉動開啟了他的事業。

剛開始時他就像許多人做手工的起步,他在木頭上挖掉一些肉,做成一把杓子,湯匙之類的食器。

之後做個橄面棍。

慢慢的他加入了一些金屬,之後甚至開始結合陶瓷這類的質材。

不到100天,他在Instagram上已經累積不少粉絲。

於是他開始設計自己的商標,給自己的事業取了個名字:Facture Goods(真實的物品)。

取這個名字其實源自於他在藝術系讀書時,深受一位老師的影響,這位教他藝術繪畫的老師總是說:〝手作的物品有種真摯的力量,是機器無法模仿出來的。〞

因此,他想要透過自己的手創作出來可供日常生活使用,有著手作質樸、真摯力量的器物。

費雪所創作的器物,多半屬於廚房與餐桌上的物品,他結合了金屬、木器與陶瓷材料,舉凡盤、碟、碗、小湯匙、杯、蛋糕托、菜板等實用的器物,種類十分多元。

他的作品並不做太多修飾,甚至有點信手拈來的粗放,但是在實用功能上卻十分到位,例如這個舀蜜的湯匙,就非常有創意。

他所做的陶瓷,不太講究造型或紋飾,還是十分原始,甚至有些孩子氣。

然而卻在Instagram上引起許多關注,許多製作美食內容的博主,非常喜歡他的作品,甚至猶如發現了寶藏般,希望購買他的作品。

很快的他開了自己的網店,他的作品經常一放上網店立刻銷售一空,甚至需要事先在Instagram上預告,幾點幾分開搶。

仔細研究為何這些美食博主喜愛他的作品呢?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這些素樸的食器,因為不雕琢,卻襯托出美食的細緻,顯得更好看、更美味。

其實,這就是質樸的力量,費雪所創作那些自然不裝作的食器,襯托出美食家的精緻烹飪。

不到一年的時間,費雪的手工餐桌、廚房品牌不僅為各大媒體所報導,甚至銷售渠道也鋪開了,在許多重要的家居用品的電商上可以購買,一些實體店也開始銷售他的作品。

短短的一年半時間,從一個100天的計畫開始,費雪打造了一個暢銷的手工品牌。

最近他更開始了一項新計畫:《進駐FG品牌》,他邀請更多的手作職人加入他的團隊,透過他所建立的渠道銷售。

費雪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不耽於空想,真正動手去實踐,也許產品不夠完善,但是在一個互動的時代,顧客會告訴你他們要什麼。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所有個體可以實現自我的時代,只要開始行動,透過網路的力量,透過各種平台,熱誠積極的與世界互動,你的願望一定可以實現。

轉轉會在過去的三年的時間,撰寫過很多這類人的成功故事,他們在紐約、舊金山、柏林、倫敦、東京、神戶、、、他們從擁有一個夢想:我的生活我做主。

這些認真的工匠、烘焙師傅、有溫度的手作品牌等。因為態度與堅持的品質,不僅成就了自己的願望,更將決定我們未來的社會風貌與生活方式。

透過這些和我們生存在同一個時代也許微不足道的人物的創業故事,他們的夢想、心路歷程,他們如何擺脫只是一顆螺絲釘的命運,成為能主導自己生活的主人。

只要開始行動,你的夢想也可能實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轉轉會 的精彩文章:

從茱莉亞音樂學院畢業,她為愛嫁作農婦,卻成為人人嫉妒的網紅

TAG:轉轉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