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訪廈馬運營方廈門文廣體育總經理高揚:42個國家和地區的33239人開跑,外地及境外選手佔比82.12%,共有三大變化、七項創新

專訪廈馬運營方廈門文廣體育總經理高揚:42個國家和地區的33239人開跑,外地及境外選手佔比82.12%,共有三大變化、七項創新

2018年1月7日7時30分,新年第一場馬拉松賽事廈門馬拉松賽事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開跑。體育BANK第一時間對賽事運營方廈門文廣體育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揚進行了採訪。今年是廈馬第16年,本屆廈馬與去年一樣只設置全程馬拉松項目,數據顯示,共有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的33239人蔘賽(包含抽籤選出的30000個名額和贊助商、新聞媒體等合作單位3200多個名額等),其中境外選手1064人(比去年增加178人);廈門本地選手5944人;外地選手26231人,外地及境外選手佔比82.12%。本屆廈馬共有三大變化、七項創新,其中三槍起跑成為本屆賽事最大亮點。

1

建發連續14年成為冠名贊助商,四級贊助體系背後賽事商業價值凸顯

體育BANK從廈門馬拉松官網獲知,2018年廈門馬拉松贊助體系共有四個層級,分別為:獨家總冠名贊助商、全球金牌頂級合作夥伴、官方合作夥伴以及指定合作方。一般來看,第一層級的贊助商主要以地產類企業為主,大多為地方性龍頭企業,其冠名馬拉松賽事一方面是展現自身的實力,同時也將其作為維繫政府關係的有效手段。就廈馬來說,建發已經連續14成為總冠名贊助商,連續16年贊助廈馬賽事。據了解,2003年,時值第一屆廈馬舉辦,因為當時起終點所在的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和會展酒店是建發集團所屬公司,所以建發開始贊助廈馬並成為其高級合作夥伴。2005 年,建發集團完成了標誌升級,而當時廈馬總冠名商的位置正好空缺,因此,廈馬成為了建發新標誌推廣的第一站。這一年,建發第一次以總冠名贊助商的身份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時至今日,14年過去了,廈馬也成為建發集團最重要的品牌推廣平台之一。

其他層級方面,特步成為廈馬全球金牌頂級合作夥伴;寶馬、青島啤酒、中國建設銀行、特侖蘇、康寶萊、金龍客車6個品牌成為廈馬官方合作夥伴;肯德基、怡寶、魔力、康師傅、福建工藝、君龍人壽、卡薩帝、松霖家居、元秘-D、Dole、中國外運、金帝、卡爾頓、取捨14個品牌成為廈馬指定合作方。

廈馬深得品牌商青睞是有原因的,一份早前廈馬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廈馬贊助企業的平均投入產出比達到1:5.1;廈門馬拉松的連續性贊助商在民眾中的知曉度有著不俗的表現,特別是建發和特步兩大讚助商更是常年保持在50%以上。

大批贊助商的湧入意味著賽事將有著不錯的營收。眾所周知,目前中國馬拉松賽事營收主要來源於贊助收入,而大部分馬拉松賽事就並不像廈馬這般「幸運」了,據體育BANK多方了解,運營一場金標級別的馬拉松賽事至少需要1500萬左右的成本支出,而如果不算政府補貼,目前能實現盈利的馬拉松賽事只有北馬、廈馬、上馬、杭馬、廣馬等部分金標賽事,除政府補貼外,如何使馬拉松賽事實現商業化盈利,仍是值得行業關注的話題。

而就本屆廈馬贊助收入情況來說,體育BANK記者對廈馬運營方廈門文廣體育總經理高揚進行採訪,對方並未予以回復。不過就體育BANK在網路上搜索到的一份2016年廈馬內部贊助資料顯示,當時廈馬共有7個層級,其中,獨家總冠名商價格在1500萬元、全球頂級合作夥伴價格在1000萬元、全球高級合作夥伴價格在200萬元、戰略合作夥伴價格在50萬元(必須3年以上的現金贊助)、唯一指定產品或服務價格在50萬元、贊助商價格在25萬元、特許供應商/經營商價格在20萬元(需為賽事提供實物贊助)。對照今年廈馬1個獨家總冠名商、1個全球金牌頂級合作夥伴、6個官方合作夥伴、14個指定合作方的4級贊助體系來粗略估算,本屆廈馬贊助收入或達4000萬元。

據一份2016年廈馬內部贊助資料顯示,當時廈馬共有7級贊助商

除贊助收入外,還有報名收入和衍生品收入。2018廈馬賽事中國籍選手報名費每人120元,外籍選手報名費每人50美元,預計本屆廈馬門票收入至少達381.7455萬元(不含公益跑報名費)。衍生品方面,據體育BANK了解,廈馬在售的衍生品包括多功能背包、AMY筆、手機殼以及金磚紀念票和明信片,截至體育BANK發稿,各衍生品分別售出5件、4件、15件以及941件,可以看出,紀念票和明信片更受市場的歡迎。

賽事宣傳上,2018廈馬繼續通過CCTV-5對賽事進行全程航拍直播。與新華網體育、騰訊跑步、網易新聞、搜狐體育等多個門戶網站、運動社交APP、互動社區等建立戰略合作媒體關係,並在國際性雜誌《世界路跑》上發布賽事宣傳信息。此外,在賽前一周打造「全城悅動、傾城廈馬」活動周,與五大品牌及各商家合作,其中包括肯德基、廈門航空、星巴克,ofo共享單車,大眾點評合作。為了渲染城市氛圍,在金尚路LED、人民大會堂LED、SM南牆LED、1100座樓房的梯視和1500桿燈桿旗等投放廣告,再加上移動電視、廣播、電視等連續一個月的宣傳,36家星巴克門店,15000輛ofo車輛掛牌,35家大眾點評商戶以及肯德基門店等一起聯動。

2

外地及境外參賽選手佔比82.12%,較2016年有極大提升,預計帶來巨大社會效益,廈門「馬拉松城市」稱號當之無愧

本屆廈馬不容忽略的還有數量極其龐大的外地及境外參賽選手。數據顯示,共有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的33239人蔘賽(包含抽籤選出的30000個名額和贊助商、新聞媒體等合作單位3200多個名額等),其中境外選手1064人(比去年增加178人);廈門本地選手5944人;外地選手26231人,外地及境外選手佔比82.12%。這一比率較2016年有極大提升。據了解,2016年廈馬參賽選手超過48000人,其中外地選手18990人,境外選手22人,外地及境外選手佔比僅為39.63%。可以預計,今年廈馬中數量龐大的外地及境外選手的參賽必將拉動廈門當地衣食住行娛等領域的經濟增長。

在雨中奔跑的參賽者

一份早前對廈馬的調查數據可以從側面提供參考,數據顯示:2015年廈馬吸引來廈的境內外遊客約117~587萬人次,給廈門全市帶來的價值大約15.89~79.43億元的旅遊市場。3年過去了,可以預計,今年廈馬為廈門帶來的社會效益將是更為顯著的。廈門馬拉松將賽事與廈門這座城市完美額結合在了一起,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前第二屆中國馬拉松博覽會開幕式上,中國田協還授予了廈門「馬拉松城市」榮譽稱號,予以廈門馬拉松極大肯定。

3

三大變化、七項創新,2018廈馬全面升級

據了解,本屆廈馬有三大變化,首先相較於以往十五屆一直沿用的「廈門國際馬拉松賽」的賽事全稱,此次,組委會、承辦單位和運營機構在賽名上稍作簡化,更名為「廈門馬拉松」。第二個變化體現在賽事體驗上,據了解,此次賽事組委會和運營機構拿出10個名額,以供一些報名成功且符合參賽的選手,不必通過抽籤篩選,即可直通正式比賽。第三個變化體現在對賽道進行微調以減少為跑者腿部帶來的負擔。

七項創新中,三槍起跑最具亮點。據了解,今晨進行的廈馬在全國範圍內首創同一項目三槍發令起跑的模式,即根據參賽選手成績進行起跑分區、分槍規劃,做好分區現場指示引導工作預案;具體為分三槍,每槍間隔25分鐘,分區約1萬人左右,旨在提升跑者體驗。

第二個創新體現在,為了吸引更多國內高水平選手參賽,鼓勵中國籍選手創造好成績,賽事組委會將原業餘組獎更改為中國籍運動員特別獎,獎金總額最高達224000元人民幣,其中男子組凈成績在2小時15分以內,女子組凈成績在2小時30分以內的第一名跑者,可獲得5萬元獎金。

第三個創新體現在新設「親友掛獎牌」服務。選手在其完賽後可以由其親屬給他們掛上獎牌。

第四,2018年廈馬還首次舉辦了親子跑,集合健康和趣味為一身,讓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共同完成1.8公里的跑步旅程。除此之外,在終點還將舉辦公益換書活動,並設置留影區、互動區等。

第五個創新體現在2018廈馬官方領跑員。他們是在1000餘名報名者中,經過層層篩選而選定,分為9個時段,共計35人。這些領跑員來自廈門、台北、香港、澳門等全國25座城市,構建了領跑員的中華大家庭。

第六個創新體現在廈馬組委會開設了「名額順延機制」,經組委會確認獲得參賽資格者,如無法參賽,物資包不予發放,報名費不予退還,組委會可給予保留下一屆直接參賽資格,但須重新報名並繳納報名費。但如連續兩年獲得參賽資格,卻均未到場參賽,則將取消其隨後一年的報名參賽資格。

此外,本屆廈馬的參賽服也是全新的設計。新的參賽服相較於之前有很大的改變,T恤的設計更改為背心設計,並且男女採用了不同款式,配色方面將整個廈馬的主視覺元素融入到參賽服中,帶來全新的改變體驗。

4

賽事服務保障、醫療保障、交通組織,組委會無不細緻入微

本屆廈馬還對賽事服務保障方面進行升級,首先,賽事延用去年廈馬首創的「跑者服務跑者」體系,招募了28家跑團(俱樂部)的1947名志願者分別安排在15個補給點,為跑者提供更貼心的服務;此外,運營方還招募了2290名高校志願者。其次,繼續為跑者提供免費公交接駁服務;優化起終點的現場布局及交通規劃;並在賽前通知跑者參加健康體檢。第三,為營造更好的賽道氛圍,比賽當日在賽道沿途設置40餘個加油站、啦啦隊及賽道表演。第四,在保留去年廈馬流水式的「賽後快速恢復」服務的同時,對賽後服務區進行合理規劃,保持「關門不關服務」。賽後服務區,設置物資發放區、冰池放鬆區、拉伸區及企業服務區等,其中拉伸區更有510名志願者提供拉伸服務。值得一提的是,基於下雨現狀,組委會提前在賽後領取存衣包的流程上做出重大調整,把存衣領取區和更衣區移到室內,並在賽前、賽後分別為每位跑者準備一件雨衣,且在賽後服務區提供薑湯和其它熱飲熱食。

運動員存衣已被轉運到賽後服務區。完賽跑者第一時間就能換上自己衣服

醫療保障方面,除了賽前以簡訊溫馨提醒參賽者提前進行體檢外,賽事當天,廈馬還配備了15台保障救護車分布於賽道沿線。據了解,今年賽道共設置14個醫療救護站,每個醫療救護站配備1台除顫儀,負責比賽期間的傷員救治。不止如此,48名騎行醫師還隨行配備對講機和24台攜帶型醫用體外除顫儀(AED),每兩人一組,負責在兩個醫療站點之間來回騎行進行巡回醫療保障,發現傷員第一時間報告120準確地點並在120救護車到來前給予緊急救治,全方位、多層次地保障跑者安全完賽。

具體環節上,共有350名醫療志願者,其中270名擔任賽道醫療觀察員,每人負責100米範圍內單側或雙側的賽道監控,保證了第一時間發現賽道上的突發醫療狀況並及時報120;另外80名作為醫療噴霧志願者,隨時為受傷、肌肉酸痛的受傷運動員噴葯、按摩緩解。

不止如此,廈馬組委會今年還組織了60名醫師跑者、80名急救跑者,共同負責院前急救工作,跟隨參賽運動員一起前行,發現傷員在120救護車到來前給予及時救治並報告120準確地點。60名醫師跑者中,四分之三來自於福建省,其中廈門本地佔了一半;另外15名則來自於廣東、黑龍江、江蘇、江西、山東、山西、浙江、天津、重慶等省市。他們都是當地衛計部門的全科或臨床的醫生和護士。另外80名跑者擔任急救跑者,他們來自全國各地,都具有豐富的全程馬拉松賽事經驗,同時持有急救員證書。急救跑者按不同配速分布在整個賽段,隨身攜帶醫用噴霧和鹽丸,觀察並主動幫助在賽道上出現不良情況的跑者。

交通組織方面,據了解,廈門市體育、公安、交警、交通運輸、公交集團、廣電集團及市交通規劃研究所多次開會併到現場實地勘察,制定了主會場及周邊交通組織方案,交通運輸局牽頭公交制定了公交接駁及交通管制方案。運動員憑號碼布可全線免費乘坐BRT快速公交抵、離賽事主會場;開通免費臨時專線共12條專線,投入公交車307台,其中賽前投入車輛125台,賽後投入182台。

2003年,一封市民的郵件催生了第一屆廈門馬拉松賽事的開幕,走過16個年頭,如今廈門馬拉松已經同北京馬拉松形成「一南一北、春秋交替」之勢。連續11年榮膺國際田聯路跑金標賽事,廈馬值得被作為中國馬拉松經典賽事案例細細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育BANK 的精彩文章:

TAG:體育BA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