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獵戶兄弟為殺生怕遭報應求助於菩薩,菩薩這樣開示

獵戶兄弟為殺生怕遭報應求助於菩薩,菩薩這樣開示

馬永錫兄弟夙世(生生世世)為獵戶。一日入山,共殺一鹿——當獲短命報。

又嘗(曾經)見塔中佛像仆地(倒地),扶起安座(放穩),禮拜而出——以善因故,再得人身。

老獵戶

菩薩先為永錫開示已(菩薩告訴他們善惡的報應),永錫懼,求永年之道(怕短命,求長壽的方法)。

菩薩曰,昔北方妙覺寺,有童子沙彌(年輕的小沙彌),年十六時,有一相師(看相的師傅),說人生死不爽毫髮(相面高手,預測吉凶禍福從沒說差過)。謂沙彌言「汝年十八季秋(秋末)當死」。

沙彌恐甚(怕極了),夜禱於佛(向佛像祝禱):願於藏(經律論三藏,也就是佛教典籍的總稱)中賜經一卷,終身受持(一輩子都持誦此一卷佛經),以祈長壽。言已,悲泣不勝(悲傷到哭泣),再拜而起(拜佛許久才起身)。

於大藏(佛教典籍)中,隨手取得《金剛般若經》(即《金剛經》)。遂書寫受持,曉夜無懈;兼持戒精嚴,了悟玄理。

《金剛經》經卷

(那個小沙彌)年未四十,道風流播(所謂「得道高僧」),四眾歸仰(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弟子都來聆聽師傅教誨)。

後至八十坐化(即「滅度」、「圓寂」),即洛陽微行禪師也。為唐玄宗開元六年(公元718年)事,我所親見。

汝今既怖(害怕)短命,欲求永命(長壽),當依此沙彌(向這位沙彌學習),求《金剛》善本,發心書寫、勤行讀誦;復求解義趣(明了佛經的深意),此內功德也。

從今日始,不得更殺物命(不要再殺生),當愛如己身,又多積陰德(即多做善事),此外功德也。

觀音菩薩

內外俱修,功德甚大,自能與天合體(和天成為一體),而夭(短命)壽(長壽)不二(同一,無所區別)之理立矣。何慮年壽之不永(還怕不能長壽)乎?

然須慎終如始(堅持不懈),如彼沙彌八十而不怠,方為合道(正信)。切莫有頭無尾:或行十日半月、一年兩歲便丟手(停下不做)了也!

若果盡形(在壽終正寢之前)遵奉、先後無間(不間斷),不遂所求(短命而沒有長壽),諸佛及我俱墮妄語(那諸佛與菩薩我都是在妄語,要遭報應的)。

【錄自《西方確指》,括弧內為注釋】

大雁塔前的玄奘法師塑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古人將《法華經》喻作「成佛的法華」究竟有何深意呢?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