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齊白石:凡是來找我年輕貌美媳婦的,都請回吧!

齊白石:凡是來找我年輕貌美媳婦的,都請回吧!

北京畫院齊白石書法展向公眾開放第一天,幾幅「門條」成為朋友圈的熱圖,都是齊老爺子生前隨意撰寫,貼在門口的告來訪者的自白:

「凡我門客,喜尋師母請安問好者,請莫再來。」

這第一幅門條,老爺子警示前來拜訪的門客,師母年輕貌美,想走師母路線的,你們就不要再來了。

由落款「丁丑十一月」我們知道,齊白石下逐客令的時間應是1937年年底。此時正是北平的日據時代,齊白石先生時年74歲。那麼,門貼上的師母到底是誰呢?

享壽93高齡的齊白石老人一生極富傳奇色彩,其感情生活也風風雨雨、多姿多彩。12歲時,家裡就為他收了一個童養媳陳春君。1919年,因家鄉盜匪四起,57歲的齊白石逃難至北京。陳春君安土重遷,帶著孩子留在家鄉。考慮到齊白石隻身在外,生活無人照料,陳春君便為齊白石物色了18歲的胡寶珠。白髮紅顏,一時傳為佳話。

看來,門貼上的這位師母當是齊的副室胡寶珠無疑了。胡寶珠生於1902年,小齊白石近40歲。1941年,陳春君病故後,齊白石將胡寶珠扶為正室,沒想到兩年後,42歲的胡寶珠竟先老人而去。

「絕止減畫價,絕止吃飯館,絕止照相。」後面加一句小字:「吾年八十矣,尺紙六圓,每圓加二角。」

這第二幅門條,則是老爺子警告那些買畫砍價,請吃飯、請照相來混畫的人們。那個年代照相還算是稀奇之事,老爺子最初還挺感興趣,但時間長了他也明白過來,這些人請自己照相、下館子最終目的都是來要畫的,特立此門條警示來訪者。

「鄙人養病,午前出門閒遊,午後申時接客。」

「去年將畢,失去五尺紙蝦草一幅。得者我已明白了。」

這第四幅門條是警告那位偷偷拿走五尺紙蝦草的來客,我已經知道你是誰了,趕緊把銀子送來!

「賣畫不論交情,君子有恥,請照潤格給錢。」

從做木匠的時候起,齊白石就靠手藝吃飯,所以他賣畫賣印從不恥於要錢。迄今所知,白石最早的潤格是1902年樊樊山給他定的篆刻潤例:「常用名印,每字三金,石廣以漢尺為度,石大照加。石小二分,字若黍粒,每字十金。」這張潤格在遠遊十年中一直使用。再往後是吳昌碩為他定的潤格:四尺12元,五尺18元,六尺24元,八尺30元,冊頁摺扇每件6元。

花卉加蟲鳥,每一隻加10元,藤蘿加蜜蜂,每隻加20元。減價者,虧人利己,余不樂見。庚申正月除十日。

這是定居北京後,齊白石自定的潤格,在他客廳里,有一張告白條:齊白石賣畫賣印,從不講情面,除極個別親友外,不論是誰,都要照價付酬,不能賒,不能減。他託人辦事,或受人以惠,大多以送畫為報,他把這視為人情與物值的交換,如果他感覺不合算,下次就不進行這類交換了。

送禮物者,不報答;減畫價者,不必再來;要介紹者,莫要酬謝。

1937年日寇侵華,北京淪陷,一些日寇和漢奸頭目沖著齊白石的名頭,千方百計向他求畫,或登門拜訪,或請客送禮,為的就是得到他的畫。他便貼出此門條。

中外官長,要買白石之畫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親駕到門。從來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謹此告知,恕不接見。」

這段告白專門貼給那些前來向他索畫的日寇和漢奸的大小頭目們看的,說如果你買畫,找專門的經紀人來就可以了,不必親自駕到,從來都說官不入民家,您若來了,那就是妨我,恕不接見。時為1940年。到1943年,他乾脆貼出了「停止賣畫」的告白。

齊白石的不少門條,頗有鄭板橋遺風。鄭板橋自書潤格也明確聲明:「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現銀則心中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為賴賬。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諸君子作無益語言也。」句句都是大實話,又不乏風趣幽默。可見兩人在性情上是相契相通的。

從齊白石的門條,我們還可以感覺到,齊白石在藝術市場中也是十分不易,充滿艱辛的。每一張門條,都是齊白石通往藝術大師所走過的真實的路徑。

(源自網路)

責編 / 西子

我們意在文化傳播和分享

若您有異議,請聯繫我們

稿酬+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文化基金會 的精彩文章:

看他們十八歲開掛的人生

TAG:中國文化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