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學家發現太空失重狀態下,宇航員核心體溫會升高,一直處於一種體內」發燒「狀態,或會危及生命

科學家發現太空失重狀態下,宇航員核心體溫會升高,一直處於一種體內」發燒「狀態,或會危及生命

對於普通人來說,太空是那麼神秘莫測。很多人夢想有生之年去太空溜達一圈,也感受一把太空中漂浮的失重狀態。

但是太空旅行真的安全嗎?到底會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我們都知道南瓜種子上太空走一圈回來都會變異,那失重環境對人體到底有什麼樣的影響?

此前有很多科學家都曾做過這方面的研究,也有成果顯示太空旅行確實會給人的身體和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現在,一項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研究發現太空旅行還會影響人的核心體溫!核心體溫是什麼呢?

人的核心體溫區別於外周體溫,肝是人體主要的產熱器官,因此核心體溫是指人體內部溫度(簡單理解為肚子里)。為了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核心體溫很少變動。

當核心體溫升高時,可以通過體溫計從外周測得。(總不能為了測體溫在肚子上開個洞吧?) 外周體溫可以因外界氣溫變動而改變。冬天低夏天高。

所以我們量體溫時總是夾在腋窩下,就是為了創造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使之最接近人體核心體溫,盡量減少外界溫度的干擾。 核心體溫大約比外周體溫高 1℃,也就是我們體內每天都在「發燒」。

而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宇航員在失重狀態下體溫升高,甚至他們在休息時的體溫也比正常的 37 攝氏度高 1 度左右。

此外,宇航員會處於持久性的發熱狀態:在活動時,其體溫常常超過 40 攝氏度。

值得注意的是,宇航員的核心體溫不是突然升高的,而是在兩個半月間逐漸升高,最終達到約 38 攝氏度。

為了進行進一步研究,研究者研發了一項新技術:把體表溫度感應器和熱流感測器結合起來,這能測量動脈血溫度微小的變化。

研究員使用這項技術測量了宇航員在進入國際空間站之前、期間和之後的體溫,並記錄了他們在休息和活動時的體溫。

結果發現,在失重狀態下,人的身體很難消耗多餘的熱量。如此一來,身體和所處環境之間的熱轉換變得困難得多。

這會導致汗水在太空蒸發的速度比在地球慢,也解釋了為什麼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進行活動時體溫升高得尤其快。

但這可不是一件好事!核心體溫的過度波動會影響體能和認知表現,甚至危及生命。可遺憾的是,目前為止還沒有很好的辦法緩解這一狀況。

現在,人類正在馬不停蹄的探索太空,想登月,想移民火星。可是,人類的身體真的能夠承受漫長的太空旅行嗎?其實,之前的很多研究都證實太空微重力環境會給人體帶來傷害。

《探索》雜誌就曾刊登過一篇文章,長時間接受太空射線和其他形式的輻射,會使人體機能逐漸衰弱,宇航員的大腦可能因此受損,即使登上了火星,宇航員也會患上白血病,最後死在火星上。

還有研究表明,長時間的處於失重狀態,可導致骨骼和肌肉損失。宇航員骨質密度的損失每月大約在1%左右,從地球往返火星需要兩年半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骨骼和肌肉一直以這樣的比率在損失。那等宇航員回來,骨頭得成什麼樣了!

另外一種擔心是,長時間暴露在輻射中,宇航員會不會患上白內障或是心臟病抑或是其它疾病?

還有一種擔心,就是萬一宇航員不幸急性暴露於輻射之下,怎麼辦?比如,遇到了太陽耀斑(太陽間歇性地噴出致命的等離子體),什麼樣的裝置能夠保護宇航員免受這一太陽活動形成的強烈輻射?

而太陽粒子還只是輻射的一種,除此之外還有 X 射線、伽馬射線,而最厲害的當數銀河宇宙線。

科學家表示,宇航員要想成功地登上火星,最保守的估計,也需要攜帶可以抵禦 6 倍輻射的保護層。

當然,不想增加保護層,那你的飛船就得足夠大,這就意味著發射飛船的火箭也必須更大更重,而火箭越大,發射的難度也越大。可是即使如此,載人飛船在飛往火星的過程中,宇航員的安全仍然無法保障。

沙農·盧西德(Shannon Lucia)曾經在太空生活了 223 天 2 小時 50 分,是在太空生活時間最長的美國女宇航員。她就曾說過,輻射可能壞了人類探索太空的大計,畢竟誰也不希望把宇航員的屍體送上火星。

除了身體上的傷害,心理的傷害也是巨大的!

很多年前,英國《衛報》曾報道過,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獨一無二的 12 人「高級俱樂部」,哪怕是億萬富翁出巨資也無法加入——他們就是地球上惟一登上過月球的 12 名宇航員。在世人眼中,他們的生活充滿掌聲和榮譽。

然而,英國作家安德魯·史密斯(Andrew Smith)採訪了 9 名活著的登月宇航員後,在其著作《月亮塵土:尋找那些掉向地球的人》中披露了驚人內幕!

幾乎所有美國登月宇航員回到地球後,都無法應付突如而來的名聲和登月事件造成的超感官心理影響,他們有的精神崩潰,有的成了酒鬼,有的沉浸在沮喪中……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和妻子離了婚。

真上過月亮,你還能再去哪裡?

當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在 1961 年宣布美國人要首先登上月球時,連當時 NASA 的局長都不知道該如何實現這個大膽的夢想。

令人驚奇的是,從 1969 年夏天到 1972 年 12 月,先後有 12 名美國宇航員乘坐「阿波羅號」太空船,使用比現代手機還「原始」的導航科技登上了月球。

大多數登月宇航員在上世紀 50 年代都是美國空軍試飛員。60 年代,身為飛行員的他們捲入了 NASA 的阿波羅登月計劃。

在那個充滿太空狂熱的年代,他們都認為自己在為人類的未來而冒險。然而,從上世紀 70 年代開始,隨著「太空熱」的逐漸衰退,12 名登月宇航員也遭遇了一連串混亂的「塵世生活」。

NASA 的宏偉計劃崩潰了,但大多數登月宇航員卻發現很難在地球上找到自己的奮鬥目標:當你連月亮都去過了,還能再去哪裡?

厭倦光環後的生活選擇隱居

這本書披露,第一個踏上月球的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返回地球後,就無法應付隨之而來的名聲。

為了徹底從公眾的目光中退隱,阿姆斯特朗後來退出美國宇航局,到辛辛那提市某航空工程學院做了一名大學教師。

他曾感慨道:「到底要花多少時間,別人才不把我當做一名宇航員看?」長期以來,阿姆斯特朗一直隱居在列巴倫市的一家農場里。

漫步月球的感覺折磨他一生

和阿姆斯特朗一同踏上月球的同伴奧爾德林(Aldrin)回到地球後,開始變得精神沮喪並且瘋狂酗酒,他的妻子和他分了手。

後來他成功戒酒,並幸福地再婚,居住在洛杉磯一所豪華公寓中,除了撰寫小說、在圖紙上設計「未來派」太空船外,他還呼籲人類重返太空。

奧爾德林回憶說,當他在月亮上行走時,曾有一種「靈魂出竅」的奇異感覺,這種感覺折磨了他一生。

宗教和神秘主義成心靈寄託

同樣被「神秘感覺」折磨的是「阿波羅 15 號」登月艙駕駛員詹姆斯·歐文(James Owen),歐文在月球的亞平寧山的一塊岩石上,發現了一塊有著 45 億年歷史、被稱做「起源石」的水晶。

歐文當時感到,這塊「起源石」彷彿正在那兒等待他的到來。歐文返回地球後,開始信仰宗教,他建立了一個叫做「高飛」的宗教組織,他曾兩次帶領探險隊到土耳其阿拉拉特山尋找諾亞方舟的痕迹。1991年,歐文因心臟病而去世。

「阿波羅 14 號」飛船登月艙駕駛員埃德加·米切爾(Edgar Mitchell)從月球返回太空艙時,有一種被某種東西注視的奇怪感覺,他感到自己和宇宙中的智能生命產生了一種心靈的接觸。

回到地球後,米切爾開始研究神秘的超自然現象,他在加利福尼亞建立了一個「抽象科學協會」,專門研究人類意識和各種超自然事件。

最年輕登月宇航員虐待兒女

歐文的登月同伴查爾斯·杜克(Charles Duke)同樣無法應付登月事件帶來的巨大心理震撼,他開始酗酒,並且經常虐待自己的孩子。

杜克是活著的登月宇航員中最年輕的一個,他後來皈依了宗教,將登月事件稱作「我生命中的灰塵」。

改行當畫家:只畫「月球風景」

「阿波羅 12 號」指令長阿蘭·比恩(Alan Bean)是第四個登上月球的人,他後來成為著名的畫家。

然而,他的繪畫主題永遠只有一個:他總是用混合著月亮塵土的油彩,描繪著他看到過的月球表面場景,那些月亮塵土都是他從月球上帶回來的。

比恩說,當他從太空返回地球時,曾向自己發誓:「如果我能回到地球,我將做自己喜歡的事」。

「月球漫步者」沒有因名聲暴富

儘管登月宇航員們遭遇過人們難以想像的危險,但沒有一個「月球漫步者」因為他們的探險經歷和名聲而暴富。他們仍然都是按照自己的軍銜等級從 NASA 領取每年大約 17,000 美元的年薪。

「阿波羅 15 號」的宇航員們在出發前曾偷偷將 398 枚未經政府授權的登月首日封帶上宇宙飛船,目的是希望登月歸來後,將這些因為登月而變得意義非凡的首日封換成一疊疊鈔票。

這一醜聞曝光後,NASA 形象大大受損,但「阿波羅 15 號」的指揮官戴維·斯科特(David Scott)之所以想發此橫財,只不過是因為他無法靠自己的薪水供兒女讀完大學,想多掙一點錢供兒女上學。

留下20世紀人類在月球的最後腳印

當「阿波羅 17 號」宇航員尤金·塞爾(Eugene Sell)南在月球鬆軟的塵土上寫下他小女兒的英文名字縮寫。

然後離開月球時,他怎麼也不會想到,他離開月球前留在月面上的那個腳印,竟成了 20 世紀人類留在月球上的最後一個腳印。

塞爾南後來開了一家諮詢公司,正是他最早宣稱在太空中可以用肉眼看到中國長城,2002 年,他親自爬上長城,圓了自己的長城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Punk 的精彩文章:

TAG:TechPu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