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宗薩仁波切」為什麼那些做壞事的人依舊可以生活得富有而快樂?

「宗薩仁波切」為什麼那些做壞事的人依舊可以生活得富有而快樂?

「宗薩仁波切」為什麼那些做壞事的人依舊可以生活得富有而快樂?


從佛教觀點看,

任何源於無明和缺乏智慧的事情,

無論是否以正義、平等或其他為名,

都將造業,有的是善業,

有的是惡業。

對於一個佛教徒而言,

終極的目標是不再造任何一種業,

無論是善業還是惡業,

而是從所有業中得到自由解脫。

有的人做了很多壞事,卻依然生活得富有而快樂,如何理解這種現象?

首先,你永遠也不知道他們是否正過著很好的生活,因為那只是一種表象——只是我們自己的看法。不管怎樣,什麼是活得好而成功?是有權力嗎?希特勒擁有這麼大的權力,卻給他人、最終也給自己帶來了這麼多的痛苦,他真的成功嗎?擁有這樣的權力能叫活得好嗎?

如果你問晉美林巴,怎樣看待這樣的人生【晉美林巴(Jigme Lingpa,1730-1798):生於西藏南部充耶山谷里的一個村莊,是無垢友(Vimalamitra)與赤松·德贊王的雙重化身。晉美林巴是寧瑪派的重要伏藏師,《龍欽寧提》(Longchen Nyingthig)法類的開啟者。】——一個非常富有的加州人,開著保時捷,住在價值數百萬美元、位於馬裡布懸崖邊、俯瞰大海的別墅里,可以整天衝浪、整晚派對?晉美林巴會認為,是非常不好的業讓這個人像一個徹頭徹尾的傻瓜般浪費寶貴的人生。當然在世俗的傳統上,我們會認為,這個富裕的加州人過得多麼快樂啊,他是多麼幸運啊——一種被《名利場》雜誌和肥皂劇等培養出來的觀念。

所以成功、富裕、權力以及「好的生活」,這些的定義都是如此相對。例如,人們一般都認為財富是好東西。如果用於創造真正的利益,財富可以是好的。但財富也可能帶來非常大的麻煩——有多少人為財富而產生致命的爭執?有多少孩子在父母去世以後為了遺產而相互爭鬥?有多少國家為了石油而發動了戰爭?財富導致了如此多的問題。

在亞洲,我們通常認為,擁有很多財富是因為有很多福報,但這是非常文化性的理解。我們必須正確理解幸運和福報的含義。

我們無從知道有很多的錢是否就幸運,也無從知道所有地方經濟都繁榮是否是件好事,因為長遠來看,那種繁榮的經濟可能會毀滅地球。我們也不知道,如果在深圳能喝到紐西蘭的鮮榨獼猴桃汁是否是件好事,因為遠距離運輸導致的污染可能會讓你心愛的孫女患上肺癌。

所以在佛教中,財富、好運和「好的生活」是以領悟真理的機會來衡量的。所以,一個像阿育王那樣有權勢又富有的國王,和一個像米拉日巴那樣幾乎沒有足夠食物的苦行者,都會受到同等的尊崇,因為他們兩位都了悟真理。我們並不因為阿育王擁有比米拉日巴更多的金幣就偏愛他。

歷史上,有不少人為了正義的事業——至少他們的發心是這樣——上戰場殺敵人,為此甚至捨生忘死,但是他們殺了很多人,會有什麼樣的果報?

一個人的正義通常是另一個人的不正義。為正義、自由、平等或者少數群體的權利而起的爭鬥,雖然第一眼看上去值得欽佩、鼓舞人心,然而多半都有盲目的一面,並且是基於狹隘的視野。我們可能為了自己的村落、省份、民族或國家而戰鬥,但經常是以別人的損失為代價。

如果有一個為了全世界正義的宏大視野,任何人都不會高興。我們的親屬會煩惱,因為我們沒有優先考慮他們;甚至我們的敵人也會認為我們在和他們耍花招。但是從那個大的視野來看,正義是地球上最大的玩笑和惡作劇之一,因為改善一些人的生活不僅以損害其他人為代價(就像那些廉價勞工,縫製著我們時尚的牛仔褲,過著悲慘的生活),也以損害其他物種和整個星球為代價。

從佛教觀點看,任何源於無明和缺乏智慧的事情,無論是否以正義、平等或其他為名,都將造業,有的是善業,有的是惡業。對於一個佛教徒而言,終極的目標是不再造任何一種業,無論是善業還是惡業,而是從所有業中得到自由解脫。

但是正義、自由、和平、平等、少數群體的權利、孝道以及其他這樣的價值值得我們追求嗎?

輪迴本質上是不完美的——不僅是有些部分不完美,而是任何一個部分都不完美。

嚴格來講,從佛法的觀點,即使像正義、自由、和平、平等、愛、家庭紐帶、孝道等經常被頌揚的、傳統意義上的道德價值觀,也被認為是不完美的,因為本質上所有這些價值都由無明而來。

我們注意到,一個人的正義對另一個人可能是完全的不公正;同樣,一個人的自由往往意味著另一個人的奴役;一些人的平等意味著對他人的剝奪;一個國家的和平可能帶來另一個國家的壓迫。所以這些價值實際上是相對的、有條件的、會變化的。

輪迴中的事情只會暫時顯得美好。如果你種下一顆有毒的種子,它就會長成一棵有毒的植物。即使看上去很美,即使現在無害,但總有一天它會傷害我們。輪迴就是這樣。

例如,孝道與家庭的紐帶在亞洲很受尊重。像台灣這樣的地方几乎不需要養老院,因為家人會照顧老年人。在美國有一些年老的母親,她們的孩子是成功的百萬富翁,可憐的母親卻很孤單,或者住在養老院,因為所有成功的孩子都忙著賺錢,沒有時間花在自己的母親身上。在一個崇拜個體權利而非家庭紐帶的文化里,孝道沒有空間。

這個問題看似在西方更加突出,然而現在不僅只存在於西方,事實上正在成為當代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甚至也發生在像不丹這樣偏遠的地方。在當代世界,像家庭紐帶這樣的價值不再被珍視,諷刺的是,這激發了孤獨、厭倦與疏離,繼而又導致很多其他的問題,諸如濫用毒品和犯罪等。

輪迴中的美德,比如孝道和家庭紐帶,即使在某個方面是好的,但同時也是很多壞事的根源,例如貪腐和裙帶關係。在印度尼西亞、印度,以及其他許多國家,因為總統把所有賺錢的生意的權利交給自己的兒子或表兄,首相把有利可圖的修路合同授給自己夫人的遠房表兄妹,事情往往變得很糟糕。這些皆因孝道而起。這就是為什麼,在輪迴中沒有事情是完美的,正義和輪迴中的其他價值也不是完美的。

我想再給你們舉個例子,來說明這些輪迴中「好的價值」可以是多麼複雜,多麼難以把握。當我還是少年時,我祖父有一位看上去非常優秀的學生,然而我祖父卻對他表示深切的擔憂,這使我非常困惑。這個學生家境富裕,性格也很好,為人誠實善良,總是在幫助別人,即使是從精神性的角度,人們也可能會認為他是一位菩薩。

那時,我認為很奇怪,祖父對這位成功的好人和他的修行表達的憂慮與關切,比其他看上去沒那麼成功、沒那麼好,不修行,不那麼善良和願意幫助別人,優點少得多的學生要多很多。甚至當這位學生看上去所有事情都做對了,我的祖父還是罵他,還是批評、暗諷和不贊成。

但是現在看來,這是有道理的,因為有的時候,這些成功而優秀的性格品質可能成為危險的歧途,最終變成生活的目的,而使我們背離了悟真理的更高目標。事實上,這個天性善良的學生有一間閉關的小屋,但是我認為他從未呆在裡面超過一星期,因為他很受歡迎,總是有人來見他。所以,我現在理解了,為什麼祖父對他比對其他人有更多的擔心,為什麼祖父真的想讓他修行以獲得更高的成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