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內障治法,經典中醫療法推薦

內障治法,經典中醫療法推薦

內障受病,多因瞳神不紅不腫,人不經意,日久不治,便成痼疾。瞳神屬腎,又通膽腑,人身最靈者,惟此瞳神。而人身最重者,惟此腎經,所謂乙癸同源之義也。夫人有陰虛者,有陽虛者。陰虛則水不滋木,少火挾肝木而上炎,肝通眼竅,眼斯病矣。蓋腎經如太極圖也,水火具焉。右腎屬陽水,左腎屬陰水,命門少火居中。少火者陽也,以一陽陷於二陰之中,成乎坎之象,故易謂天一生水也。水火和平,百骸通暢,然脾土非少火不生,肝木非腎水不養,脾氣足自生肺金,肝氣充自培心火,則腎為五臟之源,所謂先天真氣,生身立命,正在此也。故無水者,壯水之主以鎮陽光。無火者,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非獨治目,諸症可例推矣。此水火乃無形之水火,即先天真陰真陽也,陰虛補陰,陽虛補陽,脈候參之,庶幾勿失。

若水火有虧,瞳神受疾,遂為內障等症。內障者,血少神勞,腎虛也,法當養血補陰,安神明目,須用加減地黃丸主之,空心服,兼進五寶丹,飯後服,自獲奇效。或千金磁朱丹,與石斛夜光丸,連服,及後方選用。

六味地黃丸

壯水之主,左尺微弱,補水以配火。

懷地黃(酒洗蒸曬九次,又酒煮爛搗膏,八兩) 懷山藥(四兩,炒) 山萸肉(去核,四兩,洗蒸慢火炒) 白茯苓(去皮屑,凈蒸過晒乾,三兩) 牡丹皮(去骨,三兩) 光澤瀉(去毛,三兩)

俱為末,同地黃膏搗勻,加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用滾水吞三錢,即以美膳壓下。直至腎經,且無泥膈之事。

加當歸、五味、生地黃、柴胡,名益陰腎氣丸。(等分)

加枸杞白菊。

八味地黃丸

益火之源,右尺火衰,補火以固本。

六味加制附子(一兩) 肉桂(一兩)

愚以附、桂性烈,用還少丹代之,尤妙。

還少丹

滋補腎水,溫養少火,諸虛百損,男婦咸宜,久服卻病延年。

懷地黃(四兩,酒潤蒸曬九次,竹刀切片,酒煮搗膏) 甘枸杞(四兩,人乳蒸二次,乘熱同)川續斷(二兩,酒炒) 川牛膝(二兩,酒炒) 川杜仲(二兩,薑汁炒斷絲) 山萸肉(去核凈,二兩,酒洗蒸過,晒乾,炒) 遠志肉(水洗去骨,晒乾,二兩,炒) 石菖蒲(用小而節密者去毛二兩炒) 楮實子(揀凈,二兩,炒) 小茴香(二兩,炒) 白茯苓(去皮木屑,水淘凈,蒸過晒乾,二兩) 懷山藥(二兩,蒸炒)

各制就和勻,用棗肉二百枚,搗和,加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日早晚滾湯好酒,任服任吞五七十丸。此丸久服健筋骨,利關竅,充精血,美顏色,有大滋益,養生至寶。昔仙密授婦人服之,果得高壽,且如童顏。因子不服,鬚髮皓然,筋骨痿軟,時當怒責,一官遙見,拘問女何打父。婦曰∶是吾子也,不服吾葯故打之,取方嘆賞,名打老兒丸。原系孫真人自龍宮得來,凡腎經補藥,俱可漸加。

加味逍遙散

治郁怒傷肝,眼目赤澀昏暗,婦人多有之,血虛發熱,口乾自汗,月經不調,腹痛等症大當歸(酒洗,一錢) 白芍藥(酒炒,一錢) 白茯神(去皮,一錢) 白朮(土炒,一錢) 北柴胡(炒,一錢) 牡丹皮(一錢) 蘇薄荷(三分) 甘草(三分) 川黃連(三分,用吳茱萸煎湯拌炒)

上咀片水煎。古方有梔仁,趙氏恐其傷胃氣,故去之。

歸脾湯

治思慮傷脾,不能攝血,或健忘怔忡,驚悸盜汗,寤而不寐,或心脾作痛,嗜卧少食,大便不調,或肢體重痛,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等症。

人蔘(一錢) 白朮(一錢) 茯神(一錢) 棗仁(一錢) 遠志(一錢) 歸身(一錢) 黃(一錢) 木香(三分) 甘草(三分)

上咀片水煎,龍眼肉三個為引。心藏神而主血,肝藏魂而藏血,脾藏意而統血。若思慮俱傷,而血不歸經,故有前症,治以此方,使氣血和暢,補肝實脾。血之散於外者,悉歸中州,而聽太陰所攝矣。

天王補心丹

治心血不足,神志不寧,津液枯竭,健忘怔忡,大便不利,口舌生瘡等症。

人蔘(去蘆,一兩) 元參(炒,一兩) 丹參(炒,一兩) 天冬(去心,一兩) 麥冬(去心,一兩) 五味子(蜜浸蒸,如生用亦可,二兩) 柏子仁(炒,二兩) 酸棗仁(炒,二兩) 遠志肉(甘草煎水浸一宿炒,二兩) 白茯神(去皮木,二兩) 歸身(酒洗烘,二兩) 白桔梗(炒,五錢) 生地黃(酒洗薑汁炒,二兩,研,忌鐵器)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椒目大,白滾湯吞服三錢,卧時服。

五寶丹

主開瞽復明,瞳神缺者能圓,陷者能起,突者能平,真至寶也。

夜明沙(水洗極凈晒乾醋炒) 晚蠶砂(揀去土子極凈,醋炒) 鳳凰退(殼內白衣洗凈,微火焙乾,如焦者不用) 老母鴨肝(水泡切片,新瓦焙乾,忌鐵器) 嫩雄雞肝(制如前)

各為極細末,各等分和勻,每日早晚用酒調服三錢,服至七日見效。如重者,再服一料自愈。

千金磁朱丹

治神水寬大漸散,昏如霧中行,漸睹空中黑花,又漸睹物成二體,久則光不收,及內障神水淡綠色淡白色者。

磁石(吸針者,二兩) 辰砂(一兩) 神曲(四兩)

共三味,先以磁石置巨火中 ,醋淬七次,晒乾,另研極細,水飛候干二兩,辰砂另研極細,水飛候干一兩,生神曲末三兩,與前葯和勻,更以神曲末一兩,水和作餅,煮浮為度,摻入前葯內,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飯湯送下,空心服。

上方以磁石辛酸寒,鎮墜腎經為君,令神水不外移也,辰砂微甘寒,鎮墜心經為臣。肝其母,此子能令母實也。肝實則目明,神曲辛溫甘,化脾胃中宿食為佐。生用者發其生氣,熟用者斂其暴氣也。服藥後,俯視不見,仰視漸睹星月者,此其效也。亦治心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久病屢發者,服之則永不更作,空心服,午前更以石斛夜光丸主之。

石斛夜光丸

治症上同。

天門冬(去心焙,二兩) 揀人蔘(二兩) 菟絲子(酒煮制研,七錢五分) 五味子(炒,五錢) 麥門冬(去心焙,一兩) 杏子仁(泡去皮尖,七錢五分) 白茯苓(去皮,二兩) 枸杞子(七錢五分) 川牛膝(七錢五分) 生地黃(一兩) 熟地黃(一兩) 家白菊(七錢五分) 白蒺藜(五錢) 金石斛(五錢) 肉蓯蓉(五錢酒洗去浮甲) 真川芎(五錢) 中甘草(五錢,炒)

陳枳殼(去穣面炒,五錢) 懷山藥(七錢五分) 青葙子(五錢,炒) 直防風(五錢) 川黃連(五錢,炒) 草決明(七錢五分) 羚羊角(鎊末,五錢) 烏犀角(鎊,五錢)

上二十五味制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鹽湯任下。

上方滋補藥也,補上治下,利以緩,利以久,不利以速也。故君以天冬、人蔘、菟絲之通腎安神,強陰填精也。臣以五味、麥冬、杏仁、茯苓、枸杞、牛膝、地黃之斂氣除濕,涼血補血也。佐以菊花、蒺藜、石斛、蓯蓉、川芎、甘草、枳殼、山藥、青葙之療風治虛,益氣祛毒也。使以防風、黃連、草明、羚羊、烏犀之散滯瀉熱,解結明目也。陰弱不能配陽之病,並宜服之,此從則順之治法也。

熊膽丸

觀音治眼方,載《藏經》。一人患目翳障遮睛,諸醫不效,自念惟佛可救,於是禮佛甚謹,夜夢皂衣人告曰∶汝要目明,當服熊膽丸,俱在《藏經》。後根據方修制服之,旬日目明,眸子瞭然,即治人目疾多愈。

真熊膽(一分) 川黃連(一兩五錢) 密蒙花(一兩五錢) 防風(一兩五錢) 川羌活(一兩五錢) 龍膽草(一兩) 地骨皮(一兩) 蛇蛻(一兩) 木賊草(一兩) 仙靈脾(一兩) 旋復花(五錢) 瞿麥(五錢) 白菊花(五錢) 麒麟竭(一錢) 蔓荊子(一合) 蕤仁(三錢五分)

俱為細末,以羯羊肝一具,煮其半,焙乾入葯,取其半生者,去筋膜,研爛入葯,杵而丸之,梧子大,飯後米飲下三十丸。諸品修制,唯木賊去節,蕤仁用肉,蔓荊子水淘,蛇蛻炙雲。

烏龍丸

呂仙翁治眼方。一人性喜雲水,見必邀款小閣,供奉純陽像,奉事甚謹。一日有客,方袍入,語曰∶汝目昏多淚,當服烏龍丸可愈。於是根據方治葯服之,月余目復明矣。夜能視物,年至九旬,耳目聰明,精神如壯。

生地黃 熟地黃(惟出懷慶者佳) 川花椒(出四川閉口者勿用)

三味各等分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空心鹽米湯吞五十丸,竟可常服。

報恩丸

一官治罪囚出活之後,囚因病死矣。官患目疾,為內障所苦,喪明年余,適夜半獨坐嘆息,聞階下 之聲,官問為誰,答曰∶是昔蒙活囚,今來報恩,乃告一方。

川黃連(一兩) 白羊肝(一具,去筋膜,忌鐵器)

以連末和肝於沙盆內,研令極細,丸如梧子大,每服以滾水下三十丸,連作五劑。言訖忽不見,於是修服,數日復明矣。凡目疾皆可治,忌豬肉冷水雄雞。

孝感丸

一人父歿,奉母周遊四方,事母盡孝。淳熙中寓秦州,因患赤眼食蟹,遂成內障,諸醫無效。素解暗誦般若經,出丐市裡,所得錢持歸母,凡歷五載。忽夜夢一僧,長眉大鼻,托一缽,缽中有水,令掬以洗眼,復告之曰∶汝此去當服羊肝丸也。意其為佛,拜乞其方,僧遂以授之。

夜明砂(洗凈) 當歸(灑洗) 木賊(去節) 蟬蛻(去足)

各一兩,共研為末,用黑羊肝四兩,水煮爛,搗如泥,入葯拌和,又搗丸如梧子大,食後滾水下五十丸。服之百日復明,與其母還鄉,母亡棄家遂入道矣。後竟仙去。

三奇丸

治內障等症。

熟地黃(九制) 麥門冬(去心) 車前子(去殼)

各等分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食前服,用滾水下五十丸。

一子丹

葛仙翁治赤眼翳膜等症。

大訶子(一枚)

以蜜磨點目中。

二百花草膏

蜂采百花,羊食百草。

用羯羊膽灌入好蜜攪勻,線系縛蒸過,懸風處候干,入瓶點目。

一人患目,服黃柏、知母之類,更加便血,何也。曰∶此脾虛不能統血,肝虛不能藏血也,當用補中益氣湯,吞六味地黃丸,果愈。

補中益氣湯

治勞倦傷脾,中氣不足等症。

黃 (一錢五分,蜜炙) 人蔘(去蘆,一錢) 甘草(一錢,炙) 歸身(酒洗,一錢) 白朮(土炒,一錢) 陳皮(去白,五分)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上咀片,姜棗水煎服。

一富家子,忽病視正物皆以為斜,凡物必更移令斜,自以為正。其父求醫,一醫留其子,盛達旦酒醒,遺之歸家。前日斜視之物,皆理正矣。父母躍然而喜,往謝問方何神效如此也,醫曰∶令郎無病,是醉中常閃倒肝一葉,搭於肺上,不能下,故視正為斜。今夏飲之,醉則肺脹,展轉之間,肝亦隨下矣,葯安能治之哉。

一孕婦忽然視物不明,目昏作痛。此因胎熱傷肝,毒瓦斯上沖,或外傷內熱,內食炙 性熱之物,以菊連湯主之,或金液湯治之,無不效也。

菊連湯

治婦人胎風眼。

防風(一錢) 荊芥穗(五分) 家白菊(五分) 蟬蛻(五分) 連翹(六分) 枯黃芩(七分,炒) 川黃連(酒炒,三分) 梔仁(炒黑,六分) 牛蒡子(炒研,五分) 大當歸(酒洗,八分)真川芎(五分) 白芍(酒炒,八分) 懷地黃(生用,一錢)

上咀片,生薑一片,燈心一丸為引,熱服。

一乳婦因悸而病,既愈,目張不得瞑,醫曰∶煮郁李酒飲之,使醉即愈。所以然者,目絲內連肝膽,恐則氣結,膽沖不下,郁李能去結,隨酒入膽,結去膽下,目能明矣。以一醉飲主

一醉飲

郁李仁(泡去皮,三錢)

酒一瓶煮熟,飲之果驗。

一婦人年四十餘,兩目昏昧,咳嗽頭痛,粗工罔效。一醫診脈皆細弱,脾部尤近弦弱,曰脾虛也。東垣雲∶五臟六腑,皆稟受脾土,上貫於目,脾虛則五臟精氣,皆失所司,不能歸明於目矣。邪逢其身之虛,隨眼絲入於腦,則腦鳴而痛心者,君火也,宜靜。相火代行其令,勞役運動,則妄行,侮其所勝,故咳嗽也。不理脾養血,而以苦寒治眼,是謂治標不治本也。症脈既詳,方從意立,醫者意也,因取曰如意飲。

如意飲

人蔘(一錢五分) 黃 (一錢五分) 麥冬(去心,一錢) 貝母(一錢) 歸身(八分) 陳皮(五分) 川芎(五分) 黃芩(四分) 家菊(五分) 麥芽(四分) 甘草(三分)

上煎服二劑,前症悉除。

一婦人患爛弦風眼,用覆盆子葉,旋采以手揉碎,入口中咀嚼,而留汁滓於小竹筒內聽用,取皂紗蒙眼,用筆畫雙眸於紗上,然後滴葯汁漬眼下弦,轉盼間蟲出紗外,以數十計,其狀如絲,色赤而長。復用前法滴上弦,又得蟲數十,兼服消風清熱活血之劑,遂獲全愈矣。

覆盆葉(能去眼弦爛蟲) 覆盆子(能治目暗不見物,冷淚浸淫及青盲等症) 覆盆子草(多取晒乾,用時搗令極爛,薄綿裹之,以人乳浸之,如人行八里九里,用以點目中,即仰面而卧,不過三四日,視物如童,但忌酒面油,蓋治目妙品也)

一人患赤目腫痛,脾胃虛弱,飲食難進,診其脈,肝盛脾弱,如服涼葯以治肝,則損脾。飲食愈難進,服暖葯以益脾,則肝愈盛而加病。何以治之?乃於溫平葯中,倍加肉桂,不得用茶常啜,恐傷脾也。蓋肉桂殺肝而益脾,故一治兩得之,傳曰∶木得桂而槁也。

一人久患目盲,有白翳遮睛,服藥罔效,蓋此眼緣熱葯過多,乃生外障,視物不明,彼皆以為肝損腎虛,補其肝腎,則眼愈盲,治以救苦丹,一月目明。

救苦丹

公豬膽一個,微火用銀銚內煎成膏,候冷,入冰片末二三厘,點入眼中,漸覺翳輕。又將豬膽白膜皮晒乾,合作小繩如釵,火燒灰存性,點翳,甚者亦能治之。

內障治法,經典中醫療法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少銀專欄 的精彩文章:

論燥火治療,中醫經典治療

TAG:吳少銀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