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貸整改:小平台離場 大平台規範發展

網貸整改:小平台離場 大平台規範發展

郭建杭

互金平台從業者們的神經已經崩到了最緊張的狀態。

2017年12月8日,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各地P2P整治聯合工作辦公室下發了《關於做好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57號文)。57號文中對於一些此前解讀有偏差的條款進行了細化,提出了更細緻的整改要求。而對平台從業者來說,57號文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給出了正式的備案登記時間表。

這意味著,自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聯合四部委發布《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至今,一年半的時間裡,監管層從各個層面出台相應政策,對平台提出具體的合規要求,平台從業者們經過緊張的籌備後,終於要迎來最後的檢驗。

多位業內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有實力的大型平台經過一年多的積極準備後,大部分基本實現合規要求。相比之下,一些成立時間短、運營不夠規範的小平台,由於達到合規化運營的距離較遠,未來可能會以併購重組等方式離場。

離場方式多樣化

對於絕大多數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從業者而言,都期待在監管日趨完善之時迎來行業健康發展的前景。

人人貸方面表示,隨著網貸行業監管的逐步完善,合規將是平台持續經營和發展的基礎,儘管短期內合規性的調整可能會對行業平台的業績和客戶體驗有一定影響,而從行業長遠發展的角度,合規是符合平台和客戶利益的。

根據57號文,「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轄內主要網貸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對於違規存量業務較多,難以及時完成處置的部分網貸機構,應當於2018年5月底之前完成相應業務的處置、剝離以及備案登記工作;對於難度極大、情況極其複雜的個別機構,最遲應當於2018年6月末之前完成相關工作。」

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對本報記者表示,隨著備案臨近,未來一段時間行業洗牌將提速,一些在合規進程中走在前面的大平台可以通過整合資源,進一步做大做強。一部分小平台通過被併購、被重組的方式合理退出,也能減少行業的動蕩。「對於一些中小平台來說,達到備案要求合規成本比較高,未來可能將通過壓縮業務量或者併購重組等市場化手段,逐步退出市場」。

事實上,對比2017年初,互金平台數量持續走低。按照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數量為1954家,比10月底減少21家,而2017年1月正常運行的P2P平台還有2388家, 11個月內減少了18%。

之所以運營平台數量銳減,業內人士認為,「監管細則出台,行業進入洗牌期。眾多小平台無法滿足監管層的要求,因此不少選擇了主動清盤停止營業,這部分平台待收金額較小,較易完成清算。」

捷越聯合創始人王曉婷表示,在行業監管趨嚴的背景下,行業洗牌加劇。相比排名靠前的頭部企業來說,中小平台在獲客、技術、口碑等方面與大平台存在較大差距,生存空間進一步縮小,因此一部分盈利困難和無法實現合規轉型的中小平台選擇主動退出市場。而排名靠前的大平台則有望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優質資源開始向頭部企業集中,行業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這種趨勢變化也反映出網貸行業已然從野蠻生長回歸到理性發展。

大平台傾全力合規

監管層出台的網貸行業政策從「資金存管、備案、信息披露、風控體系、經營許可證、投資者教育」等角度對網貸平台提出了要求,隨著行業合規化發展的推進,頭部機構基本已經達到合規標準。

據記者了解,自2016年11月起,目前開鑫金服已經調整完畢。周治翰表示「在過去這一年,從中央到地方,有關於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文件高達五六十份。在這一年裡為了達到合規的要求,平台都付出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財力」。

事實上,合規改造是一項「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系統工程。從最初的條文解讀,到細化執行,合規、業務、技術等前、中、後台的所有部門勢必需要協同發力。

據記者了解,在產品方面,開鑫金服整合小額普惠業務資源,推出鑫普匯產品,主打小額經營性貸款、車貸等產品;在資金存管方面,早在2012年,開鑫金服通過與銀行開展合作,確保交易過程和資金結算安全。2017年2月銀監會發布《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後,開鑫金服與江蘇銀行根據要求進行了升級工作。在信息披露方面,公司按照規定應披盡披,2017年6月首批接入中國互金協會的信息披露系統。2017年12月,又作為首批平台接入登記功能。

2017年初,曾經有多家平台都提到過,合規調整的成本較高,會佔到平台運營成本的一個較大比例,事實上,運營成本和平台規模是成比例增長的。周治翰表示,「經過公司的財務部門統計,截至目前,在合規方面所投入的科技成本已超過百萬元。對於我們來說,合規永遠是放在首位的,哪怕完不成業績目標,也不會用合規、安全去冒風險」。

對於合規成本問題,普遍認為是平台發展的必要成本,且當平台規模越大時,成本佔比越小。

周治翰表示,「合規成本是否對運營造成負擔,需要根據平台規模、模式,成本等指標綜合測算。一般地說,平台規模越大,合規成本佔比會越低。」

此外也有觀點認為合規成本高只是短期現象,未來有望下行。

人人貸方面表示,對於行業而言,為了完成合規要求而進行的業務調整,也確實會佔用平台的部分運營成本,在這樣的背景下,良好運營的頭部平台更有實力來完成合規要求,這也順應了行業向集約化發展的趨勢。

短期內合規性的調整可能會對行業平台的業績和客戶體驗有一定影響,長遠來看,當合規已經成為行業標配,用戶也都接受平台的合規調整之後,行業合規的成本壓力有望下行。

王曉婷有相同的觀點,「合規成本高是一個短期現象,待行業合規整改塵埃落定、行業發展正在步入正軌後,合規成本會逐步降低。雖然合規成本附加在運營成本之上,表面上平台要額外的成本付出,但實際上是平台發展所必需的成本,有利於維護平台的安全穩健發展」。

多位從業者普遍認為,能夠輸出服務能力,才是真正的金融服務。互聯網金融從誕生起,就為降低信息不對稱,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擴大金融服務範圍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在規範發展之後,互聯網金融將會在促進經濟良性循環健康發展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轉載自:中國經營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綜合 的精彩文章:

TAG:騰訊科技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