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教三部大經的比較

佛教三部大經的比較

不讀《法華經》,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不讀《楞嚴經》,不知破迷修行之關鍵;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家之富貴。

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富貴的《華嚴》

宣化上人:佛教徒需必讀必誦必背的三部大經

三部大經的比較

視頻:華嚴經讀誦全集

視頻:楞嚴經讀誦全集

視頻:妙法蓮華經讀誦卷一

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富貴的《華嚴》

讀《楞嚴經》,能夠幫助人開悟;讀《法華經》,能夠幫助人成佛;而讀《華嚴經》,能夠幫助人富貴嗎?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華嚴經》的出現,充滿傳奇色彩。在佛去世之後七百年,龍樹菩薩從龍宮中讀到《華嚴經》。龍宮中的《華嚴經》,有上、中、下三種版本。龍樹菩薩將下本,就是我們現在讀到的八十卷本帶到人間。

說到《華嚴經》,人們比較熟悉的,有「普賢行願品」、「凈行品」以及介紹「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入法界品」。

《華嚴經》的世界觀是「華藏世界海」。對於娑婆世界的我們來說,我們所需要認知的世界,是重重無盡的。諸佛菩薩充滿整個世界,他們如經上所說,能夠「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內轉大法-輪」。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地球,在華藏世界海中,不過是一粒塵埃。然而,就是在這塵埃般細小的地球上,我們能夠見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華嚴經》所開許的境界是「一真法界」、「圓融無礙」。《華嚴經》講,我們這個世界無所謂缺陷,即使有缺陷也是美的,這個世界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萬法自如,處處成佛,時時成道。世界重重無盡,具體到現實的人生,則是圓融無礙的。如經中所說,「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高僧傳》載:「唐太宗問隱士孫思邈:『佛經以何經為大?』孫曰:『華嚴經為諸佛所尊大。』帝曰:『近玄奘三藏,譯大般若經六百卷,何不為大,而六十卷華嚴經獨得大乎?』孫曰:『華嚴法界,具一切門,於一門中,可演出大千經卷,般若經乃華嚴宗一門耳。』太宗乃悟,乃受持華嚴。」

明代四大名僧之一的蓮池大師說:「『華嚴見無量門,諸大乘經,猶華嚴無量門中之一門耳,華嚴、天王也,諸大乘經、候封也,諸小乘經,侯封之附庸也。』」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師說:「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貴」。

宣化上人:佛教徒需必讀必誦必背的三部大經

《華嚴經》、《楞嚴經》、《法華經》這三部經典是釋迦牟尼佛金口所說,阿難尊者所述,後來記載於貝葉,流傳於世,成為佛教徒必讀必誦的經典。

萬佛聖城所有出家人和在家人,都要背誦這三部經典,最低限度能背誦《楞嚴經》;或者會背兩部,或者會背三部,更為理想。可是要了解經義,不可囫圇吞棗,如果不求甚解,是無有用處。你若是能體會這三部經的境界,那麼才沒有白作佛教徒一場。

釋迦牟尼佛在三十歲時,於菩提樹下證得正覺。在二十一天的時間,於定中為法身大士說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這部經典包括三藏十二部在內,說明了宇宙萬事萬物圓融無礙的境界,也就是「一真法界」的境界。

釋迦牟尼佛在六十二歲時,因為阿難尊者注重多聞,忽略修持,不幸被魔登伽女梵天咒所困,險破戒體。佛用《楞嚴咒》救阿難尊者脫離女難,於是為他說出這部《大佛頂首楞嚴經》。《楞嚴經》是開智慧的經,乃是顯明理論,由此道理,可以推而廣之,擴而充之,觸類旁通,定能智慧如海。

佛在七十二歲時,在靈山法華會上,為大羅漢、大菩薩演說「唯一佛乘」的道理,也就是成佛的道理。當時小乘人回小向大,得佛授記,將來成佛,所以說這部《妙法蓮華經》,這是成佛的經典。

出家人,如果能像讀書那樣來讀經典,那麼,三藏十二部很容易背熟。可是出家之後,認為這樣就夠了,或者念佛,或者參禪,或者學教,或者持戒,或者想學密,所以就不讀經典了,因為忽略讀經的重要性,所以一代不如一代,養成好吃懶做的習慣,這是佛教之不幸,如果再不及時糾正這種錯誤觀念,那麼,佛教的前途就不堪設想了。

三部大經的比較

這三部經典都是大乘經典。《華嚴經》是一部超大經,講述成佛過程五十二階位菩薩的修養及其特徵。《楞嚴經》講述大乘首楞嚴大定的修持。《法華經》則著重於講述世間眾生。一闡提(斷滅善根的人)也能夠成佛,就是出自此經。你可先選讀《法華經》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掌握一定的佛教術語後,自然能讀懂其它佛經。

1、相同之處:這三部經都是大乘經典,都是可以成佛的經典。

2、不同之處:《華嚴經》是佛成道後講的第一部大經,是在定中給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宣講的宇宙真相及成佛的各種方法,阿羅漢都聽不懂;《楞嚴經》是在佛說法的後期講的,譯文最為晦澀難懂,主要宣講如何顯現本有的妙明真心,修習首楞嚴大定之法,;《法華經》是佛講的最後一部大經,開權顯實,講一切眾生皆可成佛,最終皆會成佛,五逆重罪之人亦不例外。

3、三經的地位:《華嚴經》被稱為「經中之王」,《法華經》被稱為「成佛的法華」,《楞嚴經》被稱為「開悟的楞嚴」。

這三部經內容高深玄奧,不適合初入佛門之人學習。佛經都是在古代翻譯的,自然是文言文。其義理極為深邃,和普通文言文不同,即使明白了文言文的白話意思,也很難明白其中真實含義。初入佛門,可以從聽經入手。佛門常說:「一經通,百經通」,選定一部經,選擇一位具有正見的法師,反覆聽經,一門精進,長時熏修,時間長了,自然會明白。

華嚴經讀誦全集

楞嚴經讀誦全集

妙法蓮華經讀誦卷一

————迴向文————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所有恩,

下濟一切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安樂國!

請各位佛友今日吃素念經、

戒殺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學佛精進、福慧雙修、法喜充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佛壇 的精彩文章:

印度教與佛教區別

TAG:光明佛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