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丁世光:帶有唱片時代手工質感的歌手

丁世光:帶有唱片時代手工質感的歌手

後唱片時代,聽歌也變得快餐起來,主流媒體控制了絕大多數話語權,踏踏實實做音樂的往往要看天吃飯,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能被人注意到。是的,在2017年底的時候,我注意到了一個之前完全沒有聽說過的歌手,丁世光。不是因為他跟我同姓,而是他的作品和聲音,以及音樂才能,還帶有唱片時代的手工質感。

互聯網讓人們習慣了快,快速地得到,快速地認識,快速地上床,快速地失去,耐心成為一種奢侈,等待成為一種失傳已久的手藝。

其實不怪我之前沒有聽說過丁世光的名字,此前他應該是一位詞曲作者,直到2017年年末才推出了自己的首張專輯《神經志》。而在聽到他的專輯之前,我首先聽到的是他專輯中的一首名叫《Simon》的歌曲。而這首歌,差不多可以算是我在2017年度聽到的最好的華語原創歌曲之一了。

我不知道他所說的Simon是誰,大概就像是李宗盛筆下的Landy吧,是創作者的一位朋友,藉對朋友所說的那些掏心窩子的話,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是一種非常巧妙的寫作手法,硬說當然也可以,但是以對朋友傾訴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心底之志則是一種更高明的表達技巧。

丁世光負責了這首歌的作曲,參與了作詞、編曲以及製作,並親自擔任鋼琴演奏。這首歌曲的編曲相當之成熟,以鋼琴開場,吉他貝斯鼓循序加入,到歌曲的一半進程之處,加入弦樂,而此時的歌曲演唱部分也已基本完成。尤其值得一說的是丁世光唯一的那一句嘶吼,「恐怕我找不回那個自我」,簡直讓人起一身雞皮疙瘩,舒爽!

這首歌曲不算短,將近7分鐘的時長,從4分多鐘之後,就完全為器樂演奏,但是從聆聽體驗來講,絲毫不會覺得沉悶,一是編曲足夠精彩,二是即便為器樂演奏,也是對之前情緒的一次延伸,甚至令人感覺不到這是一首接近7分鐘的歌曲,甚至有意猶未盡的感嘆,其精彩可見一斑。

不論是從詞曲還是丁世光的演唱來看,都可以講這是一首相當優秀的作品,而且高級,尺度拿捏恰到好處,而這種帶有節制的恰到好處恰恰是才華的充分體現。遺憾的是,在這樣一個後唱片時代,娛樂制勝的時代,節制,反而成為了一種奢念。人們只想著如何奢華,卻丟掉了藝術創作最寶貴的根本。

縱觀《神經志》整張專輯,可以聽出丁世光才華的不凡,藝術氣質突顯,卻又足夠內斂,而不靠娛樂與耍寶制勝,沒有那種天橋大力丸的賣力氣嘶吼,至於動不動就飈高音灑狗血,在丁世光身上更是無跡可尋。但丁世光的才華又不同於重塑雕像的權利那種高不可攀或草東沒有派對打通詩歌與音樂任督二脈的橫掃一切,他足夠音樂,並在音樂性之下去表達更普遍的情緒與情感。

《Simon》是這張《神經志》專輯中我個人最喜歡的作品,此外,《愛在什麼地方都有》《不散的筵席》《永恆的主題》也都是可圈可點極具流行魅力的歌曲。但說實話,還是《Simon》更打動我,大約正是那種不經意的真誠和輕描淡寫才讓這首歌曲更有藝術氣吧,寫這篇短文的過程中,已循環了多次,越聽越覺得這是一首難得的好歌。

有媒體問我年度唱片,但我婉拒了,但是如果要做總結,丁世光這張《神經志》是一定要入選的。越是在浮華的時代,這樣具有手工質感的唱片越值得反覆聆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太升 的精彩文章:

TAG:丁太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