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金融科技發展之辨

中國金融科技發展之辨

中國經濟周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文| 關浣非

責編:陳惟杉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7年第50期)

在中國,科技向金融領域的大規模滲透始於2013年,也有人說這一年是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元年。當年,技術巨頭從支付板塊下手,之後是客戶沉澱貨幣的金融產品化,繼而是P2P、眾籌等。總之,一切圍繞傳統金融服務的薄弱處、金融市場發育的不足之處展開。因為中國人口眾多,傳統金融的服務手段、服務內容並未跟上技術的進步及金融消費者的客觀要求,使這種以技術為驅動力的先進服務方式很快在中國大行其道,既改變了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模式,也改變了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格局,同時也增強了全社會的金融意識。

由於相關技術應用所產生的金融交易規模一路高歌,5年間中國已從一個金融業技術應用弱國變成了技術應用強國,因技術應用而產生的金融交易規模已居全球首位。

截至2016年,中國共有34億第三方支付賬戶。支付寶有5.2億用戶(截至2017年3月),財付通有6億用戶(截至2016年12月)。相比之下,PayPal僅有1.97億用戶(截至2016年12月)。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的數據,2017年第二季度銀行業支付機構移動支付業務86.22億筆,同比增長40.51%;金額39.24萬億元,同比增長33.84%。非銀行支付機構累計發生網路移動支付業務632.90億筆,同比增長67.85%;金額31.49萬億元,同比增長34.87%。中國的移動支付規模已是美國的50倍還多。而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餘額寶規模為15595.95億元,成為全球單體最大規模貨幣基金。

>>金融科技為何在中國突飛猛進?

我們今天看到的多種技術在中國金融領域的應用模式,從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的金融市場中能找到其承襲或借鑒對象,如談到電子支付,不能不提PayPal支付系統;談到P2P,一定要提lending club、prosper;談到眾籌則一定要提到kickstarter。但為什麼這些最早在西方金融業及西方金融市場實現了的技術創新應用並未對行業和市場產生太大影響,反倒在中國則呈現出突飛猛進、一日千里的景象?

這和中國大的社會經濟技術及市場背景是連在一起的。一是近10年來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在中國得到了大面積普及;二是社會經濟生活產生了前所未見的交流和交易數據,使批量獲客和有效實施風險控制成為可能;三是長期以來我國金融機構奉行「二八定律」所造成的「長尾業務」效應遲遲未能改變,80%左右人群的基本金融需求並不能獲得良好的服務;四是金融市場產品的供給結構長期偏狹,資金供需兩端都存在資金價格偏離狀態;五是有關技術可帶來明顯的降低交易成本效應;六是存在監管真空,存在監管套利空間。

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才使得一些技術巨頭異軍突起,通過把握人的本質需求和痛點來打造商業模式,有系統地實行板塊突破策略,逐步對傳統金融機構的支付、銀行間市場、中小企業及個人貸款、基金等領域展開蠶食,並在某些市場獲得了超出常人想像的成果,也讓人體驗到了技術對當今生產、生活的重要性。

然而,就如同一些物種遇到新環境會發生變異一樣,這些技術創新在金融領域帶來的模式變化來到中國後也發生了改變甚至「走形」,最典型的便是原本在國外僅為在網上進行的各種金融交易在中國則變成了網上網下相互配合,居間撮合則變成了平台的社會融資,所謂「共享」的公共服務實際上乾的是金融租賃,市場上更出現了一些害群之馬,如現在整治的「現金貸」採用的手法是,貸款給一些不具還款能力的對象、收取極高利率、暴力催貸,在任何社會都是不被允許的。同時,這種金融領域的技術創新模式既撕開了原有金融機構的服務邊界,又削弱了這些金融機構原有的生存基礎,還改變了金融市場原有的交易模式和收益結構。毋庸諱言,銀行因特有的功能,在這場金融技術應用變革衝擊前首當其衝,其傳統的存、貸、匯三大業務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為何我國傳統金融機構在新技術面前手足無措?

2016年起各項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步伐明顯加快,這不僅是指深度,也包括應用種類。一時間幾乎無人不談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生物科技、物聯網,頗給人以眼花繚亂之感。而圍繞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更有互聯網金融(Internet finance)、金融科技(Fintech)、科技金融(Techfin)、金融技術整合(Fintegrade)等說法,如果不是真正的行家裡手恐怕真不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其實,之所以中國的傳統金融機構在這場技術應用浪潮前顯得手足無措、招架乏力,一方面是多年形成的「守株待兔」式經營模式短時間無法改變,以往所面臨的競爭充其量也只是同質化主體增多的競爭;另一方面是傳統金融機構對外部技術的發展變化基本後知後覺,更談不上如何從競爭的角度對這些技術加以充分利用,因此也就無法形成金融科技優勢。

那些在某些技術領域佔有優勢的機構通過發現金融客戶服務需求痛點及「窺測」金融機構服務弱點,從系統形成服務技術方案入手,一俟得到機會進入金融行業,很快就會表現出凌厲的科技金融板塊突破能力,快速地「攻城略地」,對傳統金融機構造成損傷。這些以技術優勢為武器的機構對傳統金融機構來講的可怕之處在於,他們通過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率的支付服務,以及可在線上生成的具更高收益的金融產品或更便利的貸款服務,徹底切斷了客戶與原有金融機構的聯繫。

在金融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作用日益凸顯、強調加強金融監管、抑制金融脫實向虛的今天,金融科技最後的著眼點必須放在金融上,因為技術應用可改變金融的效率,卻不會改變金融的本質。

過往幾年,一些以技術優勢贏得市場的機構之所以能夠異軍突起,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國監管部門的「包容式監管」,監管部門沒有像對傳統金融機構一樣對他們實行資本約束和風險約束,在市場准入方面則給予了更為寬鬆的條件,如單一股東持股比例等。

未來,在中國進一步擴大金融市場開放程度的環境下,金融監管對不同背景的金融機構監管標準必然會趨向統一,會鼓勵金融機構以技術優勢、服務優勢脫穎而出,但不會放寬對任何機構的資本約束和風險約束要求。而在全球的一些主要經濟體已把金融技術應用目標對準中國的情況下,中國的金融機構更不可故步自封、自我陶醉,一要清楚自身整體發展與國外先進經濟體的差距,二要清晰自身未來技術應用應努力的方向和領域,三要把握具體技術應用及組合的選定依據和替代邏輯,四要解決技術應用推進中會遇到的體制和機制上的問題。既不能囫圇吞棗,又不能搞形象工程,一些傳統金融機構對此尤其不能迴避。

>>應對金融科技挑戰,我國傳統金融機構首先要提升用戶體驗

以往所談論的金融科技,其實是從技術應用的發端而論的,而互聯網金融這種說法更是中國人的創造。技術本身並無屬性,用到哪個領域就會使哪個領域受益,運用到金融領域的技術自然就可稱之為金融科技。2016年3月,全球金融穩定委員會發布《金融科技的描述與分析框架報告》,對科學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做出初步定義,即金融科技是金融與科技相互融合,創造新的業務模式、新的應用、新的流程和新的產品,從而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式形成非常重大影響的業務模式、技術應用以及流程和產品。

如果把金融科技的應用當作一種挑戰來看,中國的傳統金融機構明顯處於守方的位置,為了保持原有業務市場之不失,其提升自身技術應用水平的壓力和緊迫性明顯要大於那些依靠技術優勢拼搶的後來者。但在推進相關技術在自身服務和管理的應用過程中,這些金融機構既要避免帽子大、身子小,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況,又要防止大而全、小而全的問題,還要防止不講主次、眉毛鬍子一把抓的情況。如果一個金融機構幻想把所有的技術一下子都用起來,可以斷言這一定會是一個最糟糕的金融機構。

就中國金融機構目前的服務和經營模式而論,最緊迫的並不是馬上就採用何種先進技術,而是要考慮如何從改善服務及管理流程入手,系統解決金融消費者在金融機構門外就可獲得滿意金融服務的問題。這是金融科技應用發展到今天對所有金融機構提出的一種客觀要求。

在中國金融機構提升自身技術應用水平過程中,首先就要提升客戶的體驗。金融機構要清楚地意識到技術應用必然帶來渠道變革、場景變革以及服務模式變革,一方面要優化自身連接客戶的App、API(應用程序編程介面)平台,另一方面致力打造能滿足客戶交易和消費的各種服務「場景」,牢記任何不能與嵌入自身產品和服務的「場景」相連接的技術應用,說到底都是自娛自樂、自欺欺人。因此有人說,未來的銀行服務應嵌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是銀行4.0版。

技術應用給金融機構帶來前所未有機會的同時,也會給金融機構帶來前所未有的風險,數字化的風險同步發生,圍繞著產品線、交易線、服務線的延長,金融機構所有風險控制線也必須同步內嵌,要利用大數據、圖像識別、聲音識別、NFC等技術,畫好客戶財富圖譜、金融消費圖譜、信用風險圖譜,多維度地洞察客戶需求,適時設計滿足個性需要產品,以利於實施精準營銷及精準風險控制。

>>我國金融機構應如何應用金融科技?

真正弄清有關技術的專業內涵和相互聯繫,這是中國金融機構推進有關技術應用中要準確把握的一個重要問題。現在可用於金融機構的技術已包括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生物科技、區塊鏈、物聯網等,這些技術並不是互相孤立的,有些更是互為條件。如雲計算一定離不開大數據,人工智慧也離不開大數據和雲計算,區塊鏈也必然與大數據產生聯繫,區塊鏈強調信息封閉,大數據則尋求信息開放等。

金融機構不可因對某些技術概念的表面理解或片面理解,使自己陷入一種孤芳自賞的境地。比如很多人都在說我國的金融機構具備大數據的優勢,天然地具備應用雲計算、人工智慧的優勢,其實數據量大並不等於大數據,一些擁有大量數據的金融機構在大數據應用上仍處在較低的水平,而人工智慧會用到大數據,有時更會用到小數據。

品牌專家馬丁?林斯壯在《小數據:發掘大趨勢的微小線索》一書里描述了他對77個國家大約2000個家庭的觀察,得出人們生活方式的諸多細節與線索。他認為,所謂小數據可以用來解釋大數據所揭示信息的成因,大數據是在尋找相關性,小數據則是在找出因果關係。而就在我們還在關注大數據之時,其實早已有人把注意力轉移到了塊數據上,塊數據是大數據發展的高級形式,如同一個計算機的主板,塊數據建立起一個開放、共享、連接的數據基地,各個行業和領域的數據就是一個個可插拔的板卡,它們融合併集成到主板上。

而一些技術的應用又存在一定的內在邏輯要求,如數字化能力應該優先於人工智慧。調查發現,在人工智慧應用方面領先的行業,如高科技、電信和汽車等,也是數字化程度最高的行業。同樣,所有早期應用人工智慧技術的企業都已在包括雲基礎架構和大數據的數字化能力方面進行了投資。

同時還必須看到,我們在一些技術領域與國外強國比,無論從人才數量上,還是從技術的基礎層上,仍不佔據優勢。比如目前BAT所擁有的數據中心伺服器數量之和,還不及美國亞馬遜一家公司的一半,亞馬遜AWS是全球最大的雲計算廠商。故在確定有關技術在金融服務及管理的應用中,既要立足於趕超,更要著眼於促成相關技術產生最大的協同效應。

在具體的金融技術應用過程中,中國的金融機構應在利用相關技術突破服務盲點上下大功夫。如供應鏈金融服務一直是國內銀行服務的薄弱環節,原因是銀行對有關貨品、資金動態信息掌控嚴重滯後。現在,國內有銀行與物聯網專業機構合作,對倉儲貨物可在線上「一站式」完成借款、提款、還款、質押、解押等全部流程,實現7×24小時隨借隨還,全流程最快僅需兩分鐘,極大方便了企業融資。這種技術應用描繪了未來可以在供應鏈金融後端實現動產質押的前景——隨貨品運輸實時監控的「感知箱」,隨處可放的小型感知定位工具「感知卡」,可以以租代售甚至完全贈送的「感知托盤」,這些感知元件將嵌入在供應鏈金融甚至生產中的各個環節,為企業融資提供增信支持。

在國外,已有銀行將生物識別技術和人工智慧等一系列先進技術進行整合,擺脫了傳統銀行業務需填寫繁雜表格等冗長的流程,完全實現無紙化、無需客戶簽字確認、無需前往銀行辦理任何手續的遠程開戶,為客戶提供顛覆性的銀行體驗,如新加坡發展銀行去年推出的Digibank。中國的出入境現已實現了人員影像控制,金融監管機構應視相關技術的發展,如影像識別、生物特徵識別等,逐步放開網上開戶限制,以進一步提升中國金融機構的線上服務水平。

在各項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過程中,還應注意克服「技術萬能論」。不要說一些技術本身發展還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人工智慧,說其完全可替代人類的程度就顯得過於誇張了。智能金融不等於智慧金融,再先進的技術也是源於人類的智慧,先進的金融技術與先進的人類服務智慧結合才能創造出更高級的金融服務。

(作者系某國有銀行香港分行副行長,曾在香港及內地創建多家產險、壽險公司並任董事長、總裁。)

2017年第50期《中國經濟周刊》封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周刊 的精彩文章:

鈕文新:實現「中國夢」必須建設資本市場強國

TAG:中國經濟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