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麗娟:總體平穩運行 移動支付激增

王麗娟:總體平穩運行 移動支付激增

作者王麗娟系恆豐銀行研究院研究員。

導讀

我國將大幅放寬金融業市場准入,支付產業在金融業對外開放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支付領域的對外開放逐漸提上日程。隨著支付體系的對外開放不斷加大,金融機構應學習先進的服務方式 、管理經驗和風險管控技能等,提升自身競爭能力。本文原刊載於2017年12月18日《中國城鄉金融報》第A2版。

央行近期公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全國支付體系總體運行平穩,社會資金交易規模不斷擴大,支付業務量穩步增長。

移動支付業務快速增長。第三季度,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理電子支付業務381.35億筆,金額523.4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4%和1.37%;移動支付業務97.22億筆,金額49.2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65%和39.42%。第三季度,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網路支付業務778.33億筆,金額38.98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6.78%和47.99%,增速較二季度分別提升8.93和13.12的百分點。隨著「雙十一」「雙十二」購物節的開啟,預計四季度移動支付業務增速會進一步提升。

銀行卡業務穩步增長。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及金融科技的發展,消費信貸市場快速發展,銀行業金融機構也紛紛加大了對消費信貸的拓展力度,信用卡發卡數量增速遠高於銀行卡發卡數量增速。同時,信用卡資產不良率呈下降趨勢。截至三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662.71億元,占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的 1.36%,佔比較上季度末下降0.11個百分點。隨著國家對「無交易場景依託、無指定資金用途、無客戶群體限定、無抵押」的「四無」「現金貸」業務的監管整頓,或將對銀行業的信用卡業務產生利好。

票據業務保持下降趨勢。第三季度,隨著監管對票據業務風險的排查,一些無真實貿易背景的「空轉」票據業務大幅收縮。上海票交所的成立運營,推動了電子票據的快速發展,三季度電子商業匯票系統出票192.19萬筆,金額3.3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9.24%和49.74%;承兌、貼現、質押式回購等業務筆數和金額也快速增長。未來電票業務市場份額或將進一步提升。

此外,首次提到了網聯平台運行狀況。截至三季度末,共有15家全國性商業銀行和9家支付機構接入網聯平台,網聯平台建設工作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從接入機構看,都是市場主流銀行和支付機構,包括大型國有銀行和主要股份制商業銀行,支付機構方面包括了支付寶和財付通,這些機構產生的業務量能涵蓋網路支付全面業務的90%以上,這些進展為明年6月切斷直連模式奠定了堅實基礎。後續,隨著網路支付業務由直連通道切換至網聯平台,其他中小銀行業金融機構也應積極跟進,接入網聯清算平台。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近期,央行相關負責人在第六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上指出:我國將大幅放寬金融業市場准入,支付產業在金融業對外開放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支付領域的對外開放逐漸提上日程。展望未來,支付體系的對外開放將不斷加大,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積極做好應對。

加大與支付機構等外部機構的合作。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加大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合作,充分利用其渠道優勢和場景優勢,拓展銀行卡的發行力度,鞏固現有銀行卡業務,發揮其支付主渠道的作用。近兩年,我們看到四大商業銀行分別與京東、百度、騰訊和阿里建立起了合作。同時,隨著消費信貸的快速增長,商業銀行也要發揮自身資金端的優勢,依託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場景,進一步拓寬消費信貸的服務領域和人群。

進一步增強線上、線下渠道的獲客能力。銀行業金融機構也要從自身定位出發,增強自身線上渠道的建設,優化現有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業務功能,如增加特惠商戶、熱門活動等功能,增強現有客戶粘性。同時,利用好線下網點的展示功能,積極向輕型化、智能化、多元化的綜合金融O2O服務平台轉型,提升其獲客能力。

積極應對支付行業對外開放。隨著支付清算行業的日益開放,銀行業金融機構也要採取措施,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優化海外網點布局,進一步拓展境外業務。同時,也要做好迎接境外支付機構「走進來」的準備,學習其先進的服務方式 、管理經驗和風險管控技能等,提升自身競爭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恆銀研究 的精彩文章:

TAG:恆銀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