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期間,日軍一個旅團有多少人?為何有的旅團比師團還能打?

抗戰期間,日軍一個旅團有多少人?為何有的旅團比師團還能打?

二戰時期,日本陸軍的編製大致可以分為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師團是基本單位,兵力從1萬到3萬不等,那麼旅團作為師團下轄的編製,具體兵力又是多少呢?

旅團其實是個統稱,可以分為步兵旅團和獨立混成旅團兩類。一般每個師團會管轄2個步兵旅團,根據所屬師團戰鬥力(甲乙丙丁)的不同,旅團兵力也有極大差別,甲級師團下轄的旅團,兵力可達8000人;而丙級師團下轄的旅團,兵力只有3000人。

獨立混成旅團是一種比較特別的編製,它繞過了師團這一級別,直接聽命於日本陸軍軍部。七七事變爆發時,獨立混成旅團第一次出現,當時的兵力為5000人左右。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一共有23個獨立混成旅團,每個旅團的兵力擴張到了8280人,那也是最巔峰時期的兵力。1942-1945年間,獨立混成旅團暴漲到了104個。

日本最開始只有幾個師團,相當於用整個陸軍的資源培養他們,所以戰鬥力十分強大。而隨著戰爭的發展,師團越來越多,但兵源卻無比緊缺,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資源傾斜。甲級師團依然保持著戰鬥力,而丙級師團則越來越弱。獨立混成旅團的情況和師團類似,從7個到23個,再從23個到104個,資源被稀釋地太厲害,一些精銳的獨立混成旅團,可以率先使用先進武器,兵源也能優先補充,戰鬥力甚至比最弱的丙級師團還要強。

獨立混成旅團有另一個稱號——准師團,當日軍師團被調離駐地後,這些獨立混成旅團就是現成的改編單位,但不同時期改編結果不同。1937年,獨立混成第11旅團第一個接受改編,擴編為第26師團,屬乙級師團,兵力2萬左右。而到了1941年之後,日本已經無法補充那麼多兵員了,於是那時候獨立混成旅團接受改編,兵力僅1.2萬人,按實力只能算最差的丙級師團。

延伸閱讀

敵軍挖城牆突進,這位將軍非但不阻攔,還讓士兵幫敵軍儘快挖通,敵軍死傷八成慘敗

此人活到94歲,清朝時當指揮北洋艦隊,民國時當海軍總長,新中國建立後仍在發揮餘熱

水滸出場725位人物,姓趙的有13人,為何梁山上一個都沒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根知底 的精彩文章:

TAG:知根知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