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祖籍山東的東北人,你知道你的祖輩為什麼「闖關東」么?

祖籍山東的東北人,你知道你的祖輩為什麼「闖關東」么?

原標題:祖籍山東的東北人,你知道你的祖輩為什麼「闖關東」么?


「」


ID:zhaoshizongqin

常回家看看


投稿


編輯 | 趙英雄


清末民初的山東人,普遍把目光投向了東北地區,主要原因只有一個,東北這兩個字,代表著山東人魂牽夢縈的土地,那是廣袤的、插一根筷子就生長出參天大樹的肥沃的黑土地。


山東人闖關東的重要原因,東北人少地多,只要能出苦力開荒,就有飯吃,這是人們賴依生存的笫一要務。由於山東是民國第一人口大省,人地矛盾從清代起就非常尖銳(與之相對的是河北在清初戰爭中人口損失慘重),所以闖關東的山東人多於離東北更近的河北省。



山東和關東地區有著天然的血緣關係。自古以來民間就有「山東遼東同屬一省」的說法,這種血緣關係在明朝時更被進一步強化,遼東都司隸屬於山東布政司,不僅行政、司法、監察等歸山東布政司負責,遼東的土地、人口也在統計中劃歸山東。


山東人在明代向遼東移民中充當了主力軍,因此兩地多沾親帶故,聯繫較多,清初掠49萬山東人為遼東包衣,加強了這種聯繫。因此在清朝中前期鼓勵關內農民入遼東墾荒運動中,山東人充當了主力,因為有親戚,好投奔。而這種魯-遼之間一直延續下來的廣泛親戚關係成為了清末民國闖關東的導火索,從最初的一家一戶,到整個村,到鄰縣的親戚,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後達到一兩千萬人的規模,甚至有的縣舉縣搬遷就為渡過災荒。



因此,山東當時下轄的6府15州89縣涵蓋了現在東北三省的部分地區,而清朝對於遼東地區的軍籍、戶籍管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也延續了明朝的做法。有清一代,大量的山東人或上二代、三代是山東的人群生活在東北地區。



山東人闖關東也是一種經濟行為,墾荒、經商,迫於生計背井離鄉,到異鄉創苦創業,說到底是為了生存,為了改善生活。所以,東北三省的黑土地給大批山東人提供了這個機會。加之後期清朝當局的有意識引導,使山東人闖關東由半自發向官府主導過渡。而且,成千上萬的山東、河北等地的百姓踏上東北三省的土地謀生,極大改變了東北三省社會、經濟、人口結構。


目前,從已知的史料來看,山東人闖關東陸路線一般是從喜峰口、山海關進入東北三省,一路步行,用腳丈量土地,這是中國人最傳統和踏實的趕路方式。海陸則是從蓬萊、煙台等地經大連、旅順進入東北三省,根據洋流和風向,海路可以更迅速、省時省力到達目的地。



同時,這兩條線路的共同特點是:路程離山東境內都比較近,時間成本更低。在過去交通工具不發達的現實條件下,如何安全又快捷到達目的地無疑是第一要務。


最後,經過一代代山東人前赴後繼的闖關東,已經在東北紮下根來的宗親、鄉鄰也會把東北的情況轉達給老家,也做好了接待老家人的準備工作,因此,帶著對家鄉無限的眷戀、同時也滿懷對東北的諸般期待,山東人就這樣踏上了「闖關東」之路。


這有


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趙氏宗親 的精彩文章:

TAG:趙氏宗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