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中醫之「神」

論中醫之「神」

論中醫之「神」

「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範疇,是一種無知狀態下的認知產物,一般認為其濫觴於古代天文學及其占星術。「神」具有原始宗教、古代哲學及醫學的多重含義,也具有物質與功能的雙重屬性,可謂神乎其神,玄妙莫測。古人認為,天地萬物存在著一個萬能的創造者或主宰者,此即謂神,可視為人類對自然界物質運動的內部機制的探索和猜想。引入中醫學後,神的概念得到了廣泛應用,成為中醫學最具標誌意義的幾個核心概念之一。


  自然之「神」

一般認為,神的產生根源和基礎在於對自然的了解及干預能力不足而產生的敬畏心理。面對茫茫宇宙、浩瀚蒼穹,古人覺得應有一種超然的力量主持、控制著萬物的發生、發展、變化及消亡,即所謂「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清代徐灝箋對此注曰:「天地生萬物,物有主之謂之神。」這種力量表現有兩個特點:一是極為神秘,如《易?繫辭上》云:「陰陽不測之謂神。」《易?說卦》又云:「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孟子則言:「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二是非常強大,如《荀子?禮論》言:「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淮南子?泰族訓》也說:「其生物也,莫見其所長養而物長;其殺物也,莫見其所傷而物亡,此所謂神明。」

由此可知,神是古人眼中的一種超自然力量,是天地萬物之主宰,無形可循,卻有跡可察。中醫學吸納了這一認識,並運用古代哲學中陰陽的概念來加以闡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記載:「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這種對立統一的觀點使神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具體化,可看成是《黃帝內經》論「神」的基本立場或總綱。其旨在於:「神」是陰陽對立統一法則最高層次的抽象,是天地間最普遍、最一般的規律;「神」是高於陰陽的範疇;人作為天地萬物一分子,「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靈樞·歲露論》),因此,也必然要受「神」的支配和影響,此即古代哲學與中醫學所倡的「天人合一」或「天人相應」觀。


  生命之「神」

在中醫學中,神是生命活動的外在反映,即人體的整體形象或「形征」,包括面色表情、目光眼神、言語應答、肢體活動及意識思維等。神須依附於形體而存在,此即《素問?上古天真論》中的「形神合一」「形與神俱」的觀點。通過望「神」來區別得神、失神、少神和假神,是中醫學重要的診察方法。《景岳全書》言:「善乎神之為義,此死生之本,不可不察也……以形證言之,則目光精彩,言語清亮,神思不亂,肌肉不削,氣息如常。」由於神反映著生命活動的重要信息,故《靈樞?天年》提出:「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素問·五常政大論》也說:「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 所謂神機,據成玄英所言:「機者,發動,所謂造化也。」即可說明神乃萬物生命過程的內部主宰,乃造化之機,故《素問·玉機真臟論》說:「天下至數,五色脈變,揆度奇恆,道在於一,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若神機喪失,則可因「神不使」而致「形弊血盡而功不立」(《素問·湯液醪醴論》)的危候。

《靈樞?本神》有「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故神者,水谷之精氣也」「神氣舍心,魂魄必具,乃成為人」等描述。這說明生命源於兩精相合,起始標誌即是神,而神又賴後天之精的滋養,「成為人」的必要條件是「形神兼備」。《素問?六節臟象論》也言:「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因此,精與神的關係是:精能生神,神能御精。

臟腑的功能活動、經絡氣血的運行等,均屬於廣義神的活動形式。平脈有胃、神、根三個特點,即「脈有要訣,胃神根三字而已」(《醫學心悟》),所謂有神,是指脈柔和有力。睡眠是生理現象,由神主司,即「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景岳全書》)。針刺尤重神的反應狀態,如「針刺之要,必先治神」(《素問?至真要大論》),「凡刺之法,先必本於神」(《靈樞?本神》),「行針者,貴在得神取氣」(《靈樞?行針》)。

  精神之「神」

神在中醫學中的應用,更多的是指人的精神情志活動,包括意識、思維、情緒、情感、感覺、知覺等心理活動和過程,即心所主之神,也即狹義之神。

《黃帝內經》把神分為五神活動和情志反應。張景岳對此有言:「神者,陰陽合德之靈也……惟是神為義有二:分言之則陽神曰魂,陰神曰魄,以及意志思慮之類皆神也;合言之則神藏於心,而凡情志之屬,惟心志所統,是為吾身之全神也。」

五神包括神、魂、魄、意、志,是臟腑生理活動的反映,即所謂五神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素問?宣明五氣篇》)。雖然五神分屬於五臟,但是統領於心,即如《靈樞?衛氣》言:「神生於五臟,舍於五臟,主導於心。」由此可知,心是人類接受和處理信息的重要器官,各種外來刺激經由心處理後分別做出不同的反應,即「隨神往來者謂之魂……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靈樞·本神》)。這一描述,說明了心在整個認知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故《靈樞·五色》言:「積神於心,以知往今。」

情志是指人類對外界刺激做出的情緒和情感反應,一般稱之為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但情志活動往往呈現出複合狀態,因而七情只不過是從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基本形式。情志活動以臟腑氣血為物質基礎,即「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這就說明:情志活動的正常與否與臟腑功能狀態有密切關係,如「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靈樞·本神》);儘管情志分屬五臟,但其實都是心神的不同反應和外在表現,「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而總統魂魄,並賅意志,故憂動於心則肺應,思動於心則脾應,怒動於心則肝應,恐動於心則腎應」(《類經》);情志活動對臟腑活動有著重要的調節作用,適中則有益於臟腑,過用則可傷及臟腑,如「怵惕思慮者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恐懼者神盪憚而不收」(《靈樞?本神》)。

尤需注意,中醫學素有「心主神明」與「腦主神明」之爭。如《素問·靈蘭秘典論》言:「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而《顱囟經》則認為:「元神在頭曰泥丸,總眾神也。」李時珍也提出:「腦為元神之府。」。張錫純對此則認為:「所謂神者,實有元神、識神之別。元神者藏於腦,無思無慮,自然虛靈也。識神者發於心,有思有慮,靈而不虛也。」他明確提出「人之元神在腦,識神在心,心腦息息相通」。有學者提出「心神主宰生命活動,腦神主宰心理活動」,或可以此息訟,但平心而論,這種爭議並無實際意義。

除上述外,神的義項還有:智慧,如「夫神者,智之淵也,神清則智明」(《文子》);描述望診的重要性,如「望而知之者謂之神」(《難經?六十一難》);神靈,如「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金匱要略》);鬼神,如「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素問?五臟別論》),「其所從來者微,視之不見,聽而不聞,故似鬼神」(《靈樞·賊風》)。

綜上所述,神是一個由原始系統思維、意象思維方法抽象出來並運用自然語言表達的概念,其內涵與外延的界限都非常模糊,所具有的一詞多義或指意不確切常致歧義頻生,令人難以把握。實踐證明:試圖運用現代語言使其概念界定明晰的任何努力都顯得十分艱難。這種對概念的理解、解釋所造成的困擾,或許是阻礙中醫學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3.3.4。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