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都是大撒幣,誰是大贏家?

都是大撒幣,誰是大贏家?

直播行業第一權威媒體

王思聰的個人話題性,今日頭條的信息流用戶資源、映客、花椒等直播平台的直播優勢疊加,直播競答分錢戰火迅速燃起。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全民答題突然刷爆了朋友圈。王思聰傲嬌的將「沖頂大會」的獎金提升到了10萬,今日頭條旗下西瓜視頻的「百萬英雄」、映客旗下的「芝士超人以及花椒旗下的「百萬作戰」(後改為「百萬贏家」)則紛紛跟進狂撒百萬現金收割用戶,吃瓜群眾們按捺不住紛紛加入「知識變現」的戰局。

王思聰「撒幣」力挺,眾多明星互動參與的直播競答究竟有什麼魔力?直播答題APP為何走紅?燒錢大戰能持續多久?

紛紛入局

體驗下來,我們發現這幾款遊戲的規則都大同小異。規則是只要答對全部12道題,就可以和所有的答對者瓜分10萬—50萬不等的獎金,每天兩場到四場不等,全程約20分鐘,中間答錯題即被淘汰,邀請好友加入可獲得復活機會。而隨著直播平台、信息分發平台的的紛紛入局,競爭更加白熱化了,如果說國民老公的參與只是開始了這場大戰,後面則是被各大直播平台所蓄力了。

1月6日23點30分,西瓜視頻的「百萬英雄」與背靠映客的「芝士超人」、花椒推出的「百萬贏家」同時投放了百萬級別(100萬、101萬、102萬)的單場獎金。一時間,直播答題這一移動視頻新形態可謂風頭無兩。甚至,我們將其定義為移動視頻新形態,也可能限制了其更大的想像空間。

其次是場次的變化和明星的加盟。最開始兩場,短短一周,大部分平台都將場次加到四場、六場。從1月3日開始,西瓜視頻的《百萬英雄》將每天兩場改為四場,並簽約了《奇葩說》選手陳銘、流量紅人柳岩為主持人;映客的《芝士超人》,1月4日入局,開局便是四場,並大手筆投放了微博開屏頁面,還找來汪涵、謝娜、陳赫、李誕做推廣;花椒的《百萬作戰》請來近幾年比較火的知識競技節目《一站到底》的主持人李好為主持人,是否意味著花椒有意要與《一站到底》合作?

其中,單場在線人數都突破了20萬以上,一時間擊破伺服器造成宕機的情況時有發生,《芝士超人》、《沖頂大會》都反饋有長達幾分鐘的宕機、卡頓的情況。

競答玩法何以爆火?

直播答題遊戲在國內突然走紅,王思聰有一定程度的助推功勞。隨後平台緊跟入局,邀請碼復活卡在社交網路上的集中式轉發,以及獎金池的膨脹迅速將這種玩法引爆。

首先是,用戶層面。

其一、用戶參與感夠足,不分年齡和地域的普適性降低了參與門檻。而且用戶參與過程中充滿了刺激感和緊張感,每一道題答題正確與否都面臨著自己能進入下一步或者被淘汰,與遊戲體驗高度相似。答題前的預熱,給用戶很多的期待,期待的不僅是獎金,還有體驗答題環節的快感。

其二、用錢做提現模式大大提高了用戶留存。大多數用戶在知道「沖頂大會」的玩法後驚呼「只賺不賠」所以為什麼不玩?這裡的動機是在沒有損失的安全情況下可以體驗刺激和可能獲得的金錢獎勵,另外的動機是朋友、親人可以一起答題,人多答題互動現場感和得失感會更強。

其三、社交增強和自我滿足。參加沖頂大會毋庸置疑直接賞賜是獎金,但是其熱門+冷門題目(科技、體育、流行文化等)結合的形式,即使是專業人士也措手不及,所以會有一種「獲得知識」的感覺,同時在答題互動中也可以獲得人際關係。不像《開心辭典》、《一站到底》等電視節目,只能有12個人參與,全民參與的模式可以讓用戶的社交屬性增強,就跟玩遊戲一樣。

其四、直播+彈幕的答題形式,增強了互動性。這種模式的價值在於把傳統的成熟模式套上了互聯網的解決方案,當每個人都能參與進來發表自己的看法的時候,就會變得有共鳴。用戶能得到是類似於直播間的互動參與的氛圍感,幻想著過年期間拉上親戚朋友男女老少共同參與答題的場景,把線上競猜又帶入線下場景,具有極強的畫面感。

其五,偶像效應。直播答題有連接用戶與知識的主持人,起到組織、暖場和調動氣氛的作用,主持人都是明星和流量主。他們除了為用戶出題,還充當插科打諢、活躍氣氛的作用,明星效應也促成了用戶的留存。

如果說傳統電視台的知識問答還只是大量用戶對參賽選手刺激感的感同身受,那麼直播間的模式徹底實現了全體用戶的共同參與。可以說知識問答實現了更低門檻的"一衝到頂,吃雞吃雞"。

其次,平台為什麼跟風入局。

就好像今年上半年的狼人殺,下半年的吃雞,平台都紛紛入坑,為什麼呢,有流量,一場10萬元,5萬元就能換來幾十萬的在線流量,從短期效益來看,這買賣是巨划算的。所以思聰入坑了,也引發各大直播、視頻平台紛紛入坑。

最先試行這種玩法的是YY,從12月20日推出到1月3日,為期兩周。其次是映客,1月4日,上線了獨立APP「芝士超人」,再次是KK直播,1月5日花椒緊跟其上,速度如此之快令人咂舌。據業內人士透露,先搶奪一波流量紅利,對於平台來說就是搶佔了先機。其最低獲客成本不到1元錢,這就是平台扎堆的原因,先搶到流量再說,其他的再想辦法,如果搶不到這一波流量,連入場券都沒有。

這是一個注意力爭奪的時代。而對平台來說,這種答題贏現金的模式還可以延伸出很多玩法,擁有巨大的流量,自然會吸引廣告主,無論是貼片、植入還是主持人口播,都是行得通的商業模式。甚至有人說,這種答題贏獎金的模式很可能成為很多內容產品的一個插件,擁有一個長期的入口,一旦和商家、品牌結合起來,他的市場價值就元不止眼前所見。

高額獎金的誘惑,超低的參與門檻,邀請好友獲得復活卡的社交裂變,堪比「吃雞遊戲」的緊張刺激……多種因素加持下,這種模式不紅也難。

不過,一哄而上帶來的問題也很多,很多產品是趕鴨子上架,用戶體驗並不完美。隨著用戶的增多,伺服器卡頓非常嚴重。還有諸如沒有花時間挑選合適的主持人,很多主持人都很不專業,言語不流暢,不能起到活躍氣氛的作用,讓人在答題過程中有點尷尬。

燒錢遊戲持續多久?

毫無疑問,直播答題APP在極短時間內獲得了大波流量。不過目前仍在探索期。出售復活道具和廣告植入被外界認為是直播答題比較容易實現的流量變現方式,這取決於誰家的能力更強,以及如何保持用戶粘性,打造有價值的超級用戶才是關鍵。

目前看來,這種模式還處於燒錢的階段,還沒有切實可行的盈利方案,據直播觀察了解,就連直播競答類應用開創者HQ目前還沒有實現盈利,而沖頂大會、芝士超人、百萬英雄等處於起步推廣爭奪用戶階段,撒錢只會更猛烈,收割和盈利的時機還不可預見。

更多人擔憂,當用戶失去新鮮感,這一低壁壘的模式靠什麼來維持,這時就得考驗各家平台差異化競爭的想像力了。在二十多分鐘的用戶活躍時間裡,怎麼樣增強用戶粘性,做到打通社交與綜藝屬性、保證留存率是變現之前需要解決的難題。

而僅上線一周多,對於用戶黏性的焦慮已經開始顯現:面對答錯題出局的用戶,直播中主持人多次提醒要堅持觀看,因為晚上「複習場」可能會有重複題目出現。

不過焦慮歸焦慮,總要思考流量之後的第二步棋。

從平台目前的分布來看,我們可以由此把握一些玩法:

1、繼續發揮獎金池的玩法,進階到多維度的複合玩法,比如獨立APP。很多紛紛入坑的平台發現,直播用戶與答題用戶並不兼容,答題用戶年齡跨度較大,很多中老年客戶也對知識類應用感興趣,並不能精準的分流到直播平台,所以成立獨立的APP也是一種思路,培養獨立的用戶和產品,就像狼人殺一樣,可以是平台社交的入口,也可以是獨立的群體。目前映客的芝士超人和沖頂大會就是這種路數。不過還是得有廣告主、品牌主買單。

2、培養超級IP,打造超級主持人,為平台吸金。當流量積累到一定階段,得想辦法打通直播藝能的屬性,首先是人,養成答題偶像,就像朱丹之於我愛記歌詞,王小丫之於開心辭典,偶像也可以培養粉絲黏性。

總而言之,直播答題的想像空間會隨著用戶參與習慣的養成和流量基數的沉澱,而逐漸浮出水面。

對於直播平台來說,經歷了2016年的風生水起,2017年的行業洗牌,一些中小平台死亡,大平台在政策和行業的雙重壓力下,處在分叉的十字路口。秀場直播日漸式微,遊戲直播撐起半邊天,直播答題會帶來第二春嗎?

昨日,陌陌副總裁賈維在陌陌直播年度盛典中表示,砸錢買流量的方式很合理,但如果要持續地做玩法肯定要變,陌陌也在做這方面的準備。從目前的形勢來看,燒錢大戰還將繼續。

版權聲明:本號除註明出處文章外,均屬於原創。如需轉載、引用,請先獲得授權。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直播觀察網僅作傳遞信息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直播觀察 的精彩文章:

TAG:直播觀察 |